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测绘学   197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247篇
地质学   695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2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渤海湾贝壳堤研究现状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贝壳堤是渤海湾西岸、西北岸近五六千年以来成陆过程中的一类重要地质现象。它的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含的地质古环境信息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整理总结前人有关贝壳堤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贝壳堤研究的现状、方法和意义,并指出了研究中仍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2.
盐生能源植物菊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种植抗盐耐海水经济作物是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海水资源、耐盐植物的有效措施之一.就盐生能源植物菊芋的生物学特性、用途及其耐盐耐海水性研究进展,以及不同收获时间和储藏温度对菊芋块茎干物质、总可溶物及糖和菊粉组分的影响、微生物菊粉酶对菊粉水解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953.
精密轨道支持下的哨兵卫星TOPS模式干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文豪  周志伟  李陶  龙四春 《测绘学报》2017,46(9):1156-1164
哨兵卫星采用TOPS模式成像,为确保影像干涉相位偏差小于3°,方位向配准精确度需达到0.001个像素。本文论证了哨兵卫星精密轨道条件下进行几何配准即可达到较高的配准精度,满足增强谱分集进行方位向残余偏移量估计的前提条件,并基于DORIS软件实现哨兵卫星TOPS模式影像的几何配准和增强谱分集优化配准处理。地表方位向形变等信号可导致Burst干涉图之间发生相位跳变,并对增强谱分集估计几何配准残余偏移量时产生干扰,本文开展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数据处理试验,提出粗差探测方法消除相位跳变对增强谱分集配准的干扰。  相似文献   
954.
为了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点云生成高保真、多尺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生成策略的方法:首先,利用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生成高分辨率、高保真的DEM作为基础DEM;然后,通过迭代的方式对上一层较高分辨的DEM进行综合获取较低分辨率、高保真的DEM。实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生成的多尺度DEM具有高保真的特性。  相似文献   
955.
以典型历史断面下的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以数量估算控制下的空间格局重建为基本思路,在200 m×200 m网格下,估算并重建了近200年5个时间断面下的江苏省建设用地(城镇用地和农村聚落用地)的空间格局。在数量估算方面,历史时期(1820年)的城镇用地主要采用城垣、市镇四栅等作为代用指标;近现代时期(1911年、1936年、1952年),主要通过人口、社会经济等数据,结合一定假设确定人均用地数量进行推导;各时期的农村聚落用地均以人口数量为基础,根据人均住房面积和社会经济数据修正确定。在空间重建方面,结合遥感数据解译获得的现代(1985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基础地理数据,在一定假设条件下,通过数量控制、边界控制、适宜性控制,兼顾用地连片性等予以确定。结果表明:① 各时间断面下的江苏省建设用地数量分别为963.46 km2(1820年)、1041.94 km2(1911年)、1672.40 km2(1936年)、1980.34 km2(1952年)和10687.18 km2(1985年);② 建设用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亲水网、路网等特征,并随居民点极化与扩散效应而不断扩张;③ 通过变化过程与演化趋势检验、建设用地与生产协调性分析、居民点空间数量与格局分析等方法,间接证明了重建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56.
北极楚科奇海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7月和2003年7月在北极科学考察中获取的楚科奇海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分析结果表明,楚科奇海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约为1.41%,远高于我国东海和世界部分大陆架沉积物;有机碳/氮比值为8.69,反映了有机物以海洋自生为主的混合性来源;有机碳与有机氮之间显著相关(R=0.93);有机碳质量分数与粒度明显相关(R=0.71),细粒粘土质沉积物中的有机碳质量分数高于砂质沉积物的;在水深200m以内,有机碳质量分数随水深加大有一定的增加;有机碳质量分数与生源硅质量分数明显相关;有机碳质量分数随纬度变化较小。结合2次北极考察的实测结果,对楚科奇海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来源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沉积有机碳埋葬可能主要取决于生物泵。  相似文献   
957.
基于农户利用效率的平原和山区耕地利用形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是引起土地利用系统变化与土地利用转型的深层因素,当前学者从多个视角对耕地利用形态展开了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但从农户层面深入探讨耕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揭示农户耕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为切入点基于平原区寿光市和山区沂源县农户调研数据,从农户家庭劳动力要素变动与农业生产决策视角对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寿光市和沂源县耕地利用效率较低,并且存在地貌类型和农户类型上的差异,平原(寿光市)耕地利用效率要高于山区(沂源县),老年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低于年轻农户。在影响路径方面,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生产要素投入和耕地产出直接影响耕地利用效率,而种植结构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8.
全球乡城关系新认知与人文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刘彦随  龙花楼  李裕瑞 《地理学报》2021,76(12):2869-2884
全球化、城镇化作为驱动人地系统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变的关键过程,持续推动着城乡关系的转型与重塑。本文认为乡村孕育了城市,乡城关系实质上是母子关系,是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文要素转移、人地关系转变、城乡发展转型的一种综合表征,具体体现在不同发展阶段乡村与城市之间土地非农化、人口城镇化、产业园区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传统的城乡关系认知忽略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多维联系,以及城乡融合系统这一重要地理综合体及其功能价值,成为产生乡村短板效应凸显、城乡发展权能受损、城乡地域功能紊乱等突出问题的根源;转变城市偏向发展观念,基于乡村母体思维,创新全球乡城关系新认知是破解当前全球化特别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所在。现代人文地理学迫切需要强化与自然地理学、信息地理学交叉研究,创建天—空—地一体化人地系统协同观测体系,突出乡村人地系统的远程耦合性和系统综合性,重塑全球乡村观、乡城系统观,探究可持续的全球乡村人地关系、城乡融合关系、村镇居业关系。乡村人地系统研究应聚焦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及其复杂交互过程与效应,以多学科交叉、新领域拓展与新学科培育为支撑,创建人地系统协同观测技术与多源数据融合计算方法论,基于过程—机理—格局的研究思路和监测—模拟—决策支持的技术路径,探寻实现乡村人地系统耦合与乡城融合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全球共同治理的有机衔接路径。  相似文献   
959.
随着移动定位服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地图综合在专题内容、综合效率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移动地图服务的需要.这就要求针对当前的移动环境,发展自适应地图综合方法.在系统分析当今移动环境自适应地图综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移动环境自适应地图综合的理论基础与技术背景,提出移动环境自适应地图综合的基本思想、特征与关键问题,并以南京市湖南路商业区居民地为试验数据,实现了自适应于用户位置的居民地简化算法.  相似文献   
960.
根据地层基准面原理,通过对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将辽河清水洼陷东营组划分为4个3级地层旋回(层序):东三下、东三上、东二和东一层序;识别出3种类型的沉积体系:较深水湖—水下扇、浅湖—三角洲以及河流—泛滥平原体系;并在层序格架内分析了各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和储层砂体的发育情况。综合分析生、储、盖条件后认为,在纵向上,东三下和东三上旋回为研究区最有利的储集层段;在平面上,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应主要寻找洼陷中部的水下扇砂体和洼陷北部、西部与构造及断层相配合的辫状三角洲或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主要储层砂体类型为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河口坝和席状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