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305篇
测绘学   198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247篇
地质学   698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2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西辽河平原(内蒙古部分)地下水的环境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3年西辽河平原(内蒙古部分)地下水、河水及雨水的同位素测试结果,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的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利用浅层地下水3H浓度计算出不同流域的地下水平均年龄,同时利用14C数据计算出承压水的14C年龄及其区域流速.  相似文献   
942.
Virtual Earth API在Web地图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岳红  邹峥嵘  王科 《测绘科学》2008,33(6):199-201,228
自2005年地图搜索服务兴起以及Google公司在线地图Google Map的发布,web地图服务成为新一轮竞争热点,微软、雅虎及亚马逊等公司纷纷参与竞争。本文介绍了微软Virtual Earth API最为重要的几个功能及其实现方法,演示了使用Virtual Earth技术建立Web地图服务的方法,为学习微软Virtual Earth制图技术和使用Virtual Earth地图控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3.
粗集分类思想在GIS点群综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有的多种点目标综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基于粗集理论的分类思想对GIS中的点群目标进行综合的方法.分析了粗集分类思想与GIS综合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基础到方法应用两方面阐述了两者的共同点及运用粗集方法进行GIS综合的可行性.具体介绍了运用粗集方法进行点目标综合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了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944.
利用CMAP逐月降水资料和欧洲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CESM模式对东亚地区降水及夏季环流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1)CESM可以模拟出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地表温度、水汽输送及降水随季节南北进退等主要特征。(2)该模式降水模拟结果与CMAP资料的对比显示,冬季降水的空间偏差主要表现为青藏高原南侧模拟降水偏多,而青藏高原西北部和日本海附近降水模拟偏少。夏季降水的空间偏差主要表现为陆地偏多,偏差最显著的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南侧,而海洋上偏少。降水偏差在季节变化上主要体现为低纬度地区雨带出现时间偏早,中高纬度地区出现时间偏晚且持续时间偏长。(3)模式模拟的夏季地表温度与ERA再分析资料相比在陆地模拟的结果明显偏低,在海洋上模拟的偏高。模式模拟的夏季500 h Pa西太副高较ERA再分析结果异常偏西至我国的江淮地区且强度偏强,这与模式模拟的夏季江淮地区降水较CMAP结果偏少密切相关。(4)夏季经向垂直环流的对比显示,模式模拟结果与ERA再分析结果的主要差异出现在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模拟结果在高原的南北侧均出现明显的异常垂直环流,南侧的异常垂直环流伸展高度高,范围狭窄,这与模式模拟的夏季降水在高原南侧明显偏多有关。  相似文献   
945.
本文利用195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研究了热带海表面温度对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发展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两高压强年与暖海温年(两高压弱年与冷海温年)里,冬、春两季赤道印度洋、太平洋海温距平呈现显著的正?负?正(负?正?负)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中南半岛附近的对流层高层产生异常西风(东风)气流,有利于(不利于)南侧异常反气旋环流的产生,从而促进(阻碍)南亚高压发展;菲律宾海域的对流层产生异常下沉(上升)气流,有利于(不利于)西北侧异常反气旋环流的产生,从而促进(阻碍)低层西太副高的发展。夏季,热带印度洋的暖海温(冷海温)有效地增加(降低)了当地的对流效应,使大气对流层温度增暖(减低),影响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6.
镇村社区空间网络是以镇区为依托、镇村社区为节点、彼此关联为连边构成的空间组织形态,探索其结构特征及其优化策略对引导要素合理流动、提升网络运行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凰镇19个镇村社区作为网络节点,采用修正后的引力强度模型反映节点之间的联系,运用GIS工具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镇村社区空间网络结构的总体特征、节点特征及差异特征,提出镇村社区空间网络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镇村社区空间网络总体处于低水平、非均衡的发展阶段,网络兼具整体松散性与局部集聚性,且小世界特征较为显著,凝聚子群之间的关联性差异明显;镇村社区空间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的节点结构,核心节点的结构洞优势有待加强;社区居民不同的社会属性对网络结构造成了差异性影响;基于此,拟从节点自身功能完善、节点等级体系构建及节点间经济联系强化等方面,构建“1轴、1心、18点”+“1网、57线”的空间网络化模式,为当前及未来的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947.
利用美国国家浮标数据中心NDBC和热带大气海洋计划TAO浮标的海表面温度数据,对WindSat 2004年-2013年近10年的海表面温度产品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美国沿岸海域,WindSat反演得到的海表面温度的平均偏差为0.10℃,标准偏差为0.59℃;在近赤道太平洋海域,反演得到的海表面温度的平均偏差为-0.15℃,标准偏差为0.33℃。WindSat海表面温度在夏季相对浮标实测值有正偏差增大和负偏差缩小的趋势,在美国东海岸以及墨西哥湾区域部分站点反演得到的海表面温度的标准偏差较大,其标准偏差超过1℃。在5-10 m/s风速段,WindSat海表面温度反演效果比较理想,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相对恒定。当风速大于12 m/s时,WindSat海表面温度反演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与AMSR-E月平均海表面温度产品对比发现,夏季,WindSat SST较AMSR-E偏低;冬季,WindSat SST较AMSR-E偏高。  相似文献   
948.
贵州西北部江子山—蟒硐铅锌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之菱形断块北东边界断裂南东段,经历了加里东—印支期裂陷作用和燕山期褶皱造山过程,以及海西—印支期、燕山期两次岩浆活动。铅锌成矿特征显示,本区矿化层位较多,根据矿化特征分析并差异分辨,矿床类型划分为受上司组和摆佐组主控的矿床、受垭都—蟒硐断裂主控的矿床2种,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下伏D-C铁质、炭质、泥质碎屑岩类,但硫的来源有所不同,其中第一种类型形成机制差别在于赋矿的上司组和摆佐组地层沉积了成矿主要的硫源,并在印支期和燕山期发生富金属流体上行与地层中富硫酸盐热液的混合成矿和二次叠加,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类型;第二种类型成矿过程为构造驱动富金属成矿流体上行至构造空间,与断裂穿层逆冲过程中下行之硫酸盐流体混合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类型;两种类型的划分对深入研究本区铅锌成矿作用和找矿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49.
SZS3-1型压力式波潮仪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SZS3—1型压力式波潮仪是“九五”国家863计划的海洋监测技术主题资助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该波潮仪的测量原理、特点、测试、试验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50.
海洋水文多参数测量仪是南海海洋研究所新研制的一种可以同步测量海流、波浪、潮位、水温、电导率的仪器,利用同步观测压力和矢量流速估计海面方向谱的方法(PUV方法)可以计算得到海面方向谱,进而求得主波向。利用该仪器现场实测数据与荷兰MARKⅡ型“波浪骑士”方向浮标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者的主波向吻合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