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338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strata-bound Cu−Pb−Zn polymetallic sulfide deposits occur in metamorphic rocks of greenschist phase of the middle-upper Proterozoic Langshan Group 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δ34S values for sulfides range from −3.1‰ to +37.3‰, and an apparent difference is noticed between vein sulfides and those in bedded rocks. For example, δ34S values for bedded pyrite range from +10.6‰ to +20.0‰, while those for vein pyrite vary from −3.1‰ to +14.1‰. δ34S of bedded pyrrhotite is in the range +7.9‰–+23.5‰ in comparison with +6.5‰–+17.1‰ for vein pyrrhotite. The wide scatter of δ34S and the enrichment of heavier sulfur indicate that sulfur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H2S as a result of bacterial reduction of sulfates in the sea water. Sulfur isotopic composition also differs from deposit to deposit in this area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were formed. The mobilization of bedded sulfides in response to regional metamorphism and magmatic intrusion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vein sulfides. δ18O and δ13C of ore-bearing rocks and wall rocks are within the range typical of ordinary marine faci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lower values for ore-bearing marble at Huogeqi probably due to diopsidization and tremalitization of carbonate rocks.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characterized by lower radio-genetic lead. The age of basement rocks was calculated to be about 23.9 Ma and ore-forming age 7.8 Ma.207Pb/204Pb−206Pb/204Pb and208Pb/204Pb−206Pb/204Pb plots indicate that Pb may probably be derived from the lower crust or upper mantl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posits in this region are related to submarine volcanic exhalation superimposed by later regional metamorphism and magmatic intrusion.  相似文献   
42.
辽宁五龙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五龙金矿是产在辽河群地层中的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矿床产出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包体学研究,探讨了金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43.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海相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满西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藏的主要富集区之一,侧向运移是该区油气成藏的一个重要特征。该区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控干古隆起背景、东河砂岩优质输导层的展布以及中一新生代(尤其是晚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动等三大因素。古隆起背景的存在是该区油气藏形成和富集的关键。研究表明,哈得逊古隆起及其斜坡上倾部位是满西地区油气聚集成藏的最有利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层位,东河砂岩地层圈闭和地层一构造复合型圈闭是油气藏形成的主要类型。认为满西地区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应以哈得逊古隆起及其西斜坡为重点。  相似文献   
44.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黄土与古季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黄土地层含有末次间冰期一次期东亚季风演变的大量信息,经外地学界十年来的探索,初步揭示了东亚季风演化的规律,本文对于这方面研究的现状作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5.
山西天镇晚白垩世——新恐龙动物君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政武  庞其清 《地球学报》1996,17(Z1):135-139
新发现的山西天镇恐龙动物群是以巨龙类(titanosaurids)和甲龙类(ankylosaurids)为代表,含有鸭嘴龙类及兽脚类化石,其中一具何存较完整的巨龙类骨架(已获骨骼近70%)包括3个甲龙头骨及其头后骨骼.该动物君化石相当丰富,经与蒙古、印度、老挝、加拿大、美国和阿根廷等国晚白垩世恐龙动物君的比较我,实属晚白垩世较为罕见的一新恐龙动物群。由于天镇恐龙动物群的发现不仅将原划归始新世的灰泉堡组的时代归属晚白垩世,而且对白垩系划分和探讨恐龙的分类、演化、迁徒、动物地理区及其绝灭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中国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庭颐 《地理学报》1996,51(3):224-229
我国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山多,高原广,垂直地带性的影响,给热量带的划分带来了困难,因为垂直气候都具有在该地区纬向气候带的基础上衍生而生的,因此,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的划分也应以纬向地带性为主,基带气候为中亚热带的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河谷仍应归属于中亚热带,青藏高原破坏了纬向地带性规律,其东侧应有一条亚热带西界,这一界线应是北、中、南亚热带遇到青藏高原后的中断界线,而不是北、中、南亚热带与青藏高原寒气候  相似文献   
47.
On global climate warming  相似文献   
48.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与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效民 《地理研究》1992,11(3):101-107
工业生产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阶段性变化,并在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空间特征的变化上表现出来。80年代以来,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为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区位的影响日盆增强以及工业生产组织的国际合作的扩展,这种变化导致了工业地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革新拓展。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超文本电子地图集系统HEAS的若干概念,分析了现有地理信息系统的优点和弱点,介绍了超文本电子地图集系统的特性和武测超文本电子地图集实验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0.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本文通过对2005a以来祁连山云水资源相关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旨在揭示气候变暖对祁连山云水资源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水汽时空变化、地形云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评估了祁连山云水资源开发潜力及效益。实验研究表明,在祁连山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每年可增加降水量3.7×108~7.4×108m3。近10年来,甘肃春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年均增加降水量为13.5×108m3,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