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432篇
测绘学   266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790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网络环境下分级统计地图可视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分级统计地图可视化技术,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分级统计地图制图系统,让用户在一个交互的、可视化的制图环境中定制个性化地图,同时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可视化工具进行探索性的空间数据分析,发现统计数据内在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是目前国际上遥感领域发展较前沿的研究课题,而PSInSAR技术是InSAR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分析了制约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的因素,介绍了PSInSAR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外PSInSAR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多源遥感数据综合解译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假彩色合成、融合及纹理分析等增强处理方法提取研究区构造信息,进而对研究区进行综合解译;通过分析水系、色调、纹理、地貌及岩性等特征,判断出杭锦旗地区存在一小一大、内外相套的2个环形构造,发育的北西向、北东向2组共轭断层和一组北北西向断层,与环形构造相互构架,构成研究区特殊的构造体系。经分析预测,这些构造是受周边南北向构造应力共同挤压而形成。  相似文献   
14.
InSAR复数影像配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数影像配准是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对目前影像配准最常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幅度影像的配准方案,并证明该方案配准精度高,适应能力强,运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16.
四川盆地南部中—上寒武统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南部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储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局限台地沉积,其岩性为粗粉晶—细晶白云岩、砾屑白云岩、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等。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岩溶作用、破裂作用等,白云石化作用和岩溶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白云石化的机理为混合水白云石化。岩溶作用具有多期性,包括沉积期岩溶、风化期岩溶、埋藏期古岩溶和褶皱期古岩溶等,以风化期岩溶为主。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破坏了大量的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压实作用主要发生在浅埋藏期,它与埋藏期胶结一同作用使孔隙度由原来的15%左右骤降至2%~3%左右。随着后来的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等,部分储层的孔隙度又扩大到4%~5%左右,以晶间孔和晶间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17.
18.
机载激光水深测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详细分析了机载激光水深测量的各种误差,着重讨论了IMU姿态测量误差对机载激光定位的影响。根据实际可能的误差数据,并联合扫描角误差、测距误差和平台坐标系原点误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不同的量测误差对目标3维定位误差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智能巡检技术的飞速发展可有效提高直升机、无人机、机器人及各类智能终端巡检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本文利用智能终端平台搭载的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获取特高压输电线路上的激光雷达点云和光学影像数据,在激光扫描技术、三维可视化术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在三维全景平台上融合航检数据,建立输电线路通道管控系统,全面提升输电通道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