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704篇
  国内免费   989篇
测绘学   428篇
大气科学   410篇
地球物理   430篇
地质学   1590篇
海洋学   610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25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北京延庆北部地区后城组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洋  姬广义 《城市地质》2004,16(1):16-25
根据TAS图解 ,北京延庆北部地区后城组火山属于玄武粗安岩 流纹岩 (和粗面岩 )的双峰式组合。该套火山岩不属于典型的钾玄岩系列 ,在基性岩和中性岩中总体上以碱性系列和向碱性系列过渡的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为主 ,流纹岩类属于富钾质的拉斑系列。该套火山岩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玄武粗安岩类岩石没有负铕异常或负铕异常不明显 ,而流纹岩存在明显的负铕异常。延庆北部地区后城组火山岩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或中期阶段的造山变形事件趋于结束时的后碰撞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92.
1. IntroductionAccording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leo-temperature based on δ18 O data of ice core in theGreenland (see Jouzel et al., 1987; Grootes et al.,1993; Blunier and Brook, 2001), the current inter-glacial epoch, the Holocene, began at ca. 11.5 thou-sand years before present (ka BP). Multiple sources(pollen data, macrofossils) reveal that the summer cli-mat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as warmer in theearly to middle Holocene (MH) (ca. 8-6ka BP) relativeto the present climate. …  相似文献   
93.
城市地质是基础地质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领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是城市地质研究的基础。目前,我国城市地质研究中普遍存在基础地质薄弱、灾害地质调查忽视基本的成因分析、第四系覆盖区地质调查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基岩出露区地质调查忽视基本结构构造分析等问题。基础地质调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不应该被忽视。如果城市地质在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基础地质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成为薄弱环节,是严重的策略性失误。  相似文献   
94.
姬广义汪洋  夏希凡 《城市地质》2005,17(4):1-32,F0003
在燕山中段南麓的蓟县北部山区有着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北方中-新元古代正层型剖面标志碑就耸立在那里。对这一地区基本地质事实和地质体真实位态的研究,不仅关系着对华北地区晚前寒武纪标准剖面可靠性的评价,也关系着燕山运动命名地的基本地壳结构的合理解析和我国北方中生代以来构造一岩浆活动序列的正确建立。本文展示的基础地质调查成果可揭示:蓟县北部常州沟-杨庄一带的地质结构构造远不是我国大多数地学学者们对此描述的那样简单。调查区约200km。面积可代表燕山中段南麓的大面积中-新元古界分布区的基本地质结构构造特征。已识别出的18条断层和由其限制的21个以上构造岩片的现实位态表明,该地区地壳上部是由多个复杂地块堆叠构成的,主体构造形成于燕山晚期,在形成方式上以大规模多次不同方向运移的薄皮构造岩片叠覆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5.
成熟的倾斜摄影测量及密集匹配技术可获取密集的城市点云,对点云进行三角网构建是真三维建模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基于区域生长的三角网构建方法,使用双约束条件提高点云的搜索效率,基于点边表数据结构进行网格生长,利用夹角约束和三角形孔洞修补优化网格。实验证明,该方法获取的三角网能够准确地表达楼体、桥状建筑等在内的城市实体,网格优化后的孔洞比例约为1‰并且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96.
张福良  季洪伟 《地质论评》2016,62(S1):143-144
当前我国正处经济增速减缓的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运而生。我国乃至世界的矿业更是处于发展的严冬之季,产能严重过剩,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用新常态眼光看待矿业未来发展之路,因地制宜,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7.
沿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发现大量逆冲推覆构造,如北雷错东西两侧、隆鄂尼西北侧、比洛错东南侧、鲁雄错东西两侧,侏罗系烃源岩及含油白云岩沿低角度缓倾斜断层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上白垩统红层之上,昂达尔错西北侧中侏罗统含油碳酸盐岩和碎屑岩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三叠系灰黑色碎屑岩之上,形成不同规模的逆冲岩席、逆冲岩片、飞来峰和构造窗。高分辨率二维地震反射剖面显示,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深部发育多重逆冲推覆构造;比洛错中侏罗统含油白云岩沿顶部双重推覆构造自北向南运移7~11km和12~15km,分别形成隆鄂尼古油藏和德如日古油藏;下伏三叠系及石炭系—二叠系沿底部双重推覆构造自北向南发生大规模逆冲推覆,前锋被向北逆冲的反向断层切割错断。野外观测表明,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与羌中隆起北侧油苗带之间发育大量侏罗系逆冲岩席和飞来峰;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解释进一步揭示,三叠系和侏罗系海相烃源岩经历自北羌塘向南羌塘长距离逆冲推覆构造运动,自北向南逆冲推覆运动导致侏罗系烃源岩及中侏罗统含油白云岩构造隆升,形成昂达尔错、隆鄂尼、德如日等古油藏。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逆冲推覆及构造隆升主要发生于晚白垩世—古近纪。  相似文献   
98.
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的建立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的基础。以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为主线,提出了以土地为核心的不动产单元构建方法,构建了以不动产单元为基础的不动产权利登记体系,分析了不动产登记业务与不动产管理其他相关业务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明晰了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在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框架中的定位,以徐州市为例,给出了市(县)级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
撞击坑是月表最典型的地质单元,其溅射物作为撞击坑的坑外组成部分可分布到距离坑中心10个直径距离之外的区域,因此撞击溅射物也是月球地质编图中最重要的表达要素之一。本文使用月球勘测轨道器(LRO)的激光高度计(LOLA)数据、广角相机(WAC)影像、窄角相机(NAC)影像以及Clementine的UVVIS多光谱数据,研究了哥白尼纪正面月海区直径31km的Kepler撞击坑和背面月陆区直径30km的Necho撞击坑。哥白尼纪撞击坑溅射沉积物可以分为三个相:连续溅射沉积相(CE)、不连续溅射沉积相(DE)和辐射纹(CR)。连续溅射沉积相分布在最大约2.6个半径范围之内,不连续溅射沉积相分布在最大近11个半径范围之内,辐射纹分布在最大近29个半径范围之内。本文强调了多源数据结合在识别撞击坑溅射沉积物中的作用,对Kepler坑和Necho坑溅射沉积物进行了填图,不对称分布的特征表明这两个坑可能形成于倾斜撞击。  相似文献   
100.
研究月海撞击盆地,尤其是古老的月海撞击盆地,有助于深入认识月球乃至太阳系中两种动力学即内动力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演化过程,也是研究月球早期演化和现今状态的重要纽带。云海撞击盆地为古老的撞击盆地之一,形成于前酒海纪,在后期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盆地有很大程度的改造。为了恢复云海撞击盆地原貌,深入认识该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本文利用了LRO宽角相机影像数据、LOLA地形数据和GRAIL重力数据等多种类型的遥感数据,开展了云海撞击盆地演化的研究。结果显示,云海盆地是由一次撞击事件形成,具中央隆起的三环结构的撞击盆地,三环直径分别约为740km、500km、340km,盆地中心约为16°W,21°S。云海撞击盆地事件破坏了该地区原始月壳结构,随后岩浆喷出或溢流充填在撞击盆地中形成云海,塑造了现今观察到的云海地形特征和重力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