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83篇
  免费   6593篇
  国内免费   8975篇
测绘学   1778篇
大气科学   7220篇
地球物理   9144篇
地质学   18868篇
海洋学   4388篇
天文学   1513篇
综合类   3850篇
自然地理   3890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502篇
  2022年   1351篇
  2021年   1564篇
  2020年   1378篇
  2019年   1449篇
  2018年   1803篇
  2017年   1648篇
  2016年   1886篇
  2015年   1520篇
  2014年   1937篇
  2013年   1813篇
  2012年   1738篇
  2011年   2185篇
  2010年   2080篇
  2009年   2233篇
  2008年   1751篇
  2007年   1767篇
  2006年   1656篇
  2005年   1562篇
  2004年   1813篇
  2003年   1444篇
  2002年   1245篇
  2001年   1112篇
  2000年   1174篇
  1999年   1663篇
  1998年   1379篇
  1997年   1499篇
  1996年   1207篇
  1995年   1075篇
  1994年   959篇
  1993年   931篇
  1992年   709篇
  1991年   495篇
  1990年   329篇
  1989年   370篇
  1988年   308篇
  1987年   208篇
  1986年   168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104篇
  1983年   80篇
  1982年   80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6篇
  1958年   25篇
  1940年   8篇
  193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昆仑山阿卡孜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西昆仑山阿卡孜岩体是该区已知的最古老侵入体。岩体侵入于太古代赫罗斯坦群(TTG岩系)中。获得最新的单颗粒锆石SHRIMP年龄为2426±46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具有高碱度富K特征;∑REE为409.94×10~(-6)~787.76×10~(-6),δEu为0.48~0.73;微量元素显示富集大离子元素。综合分析该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岩体形成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初期碰撞后拉张背景,是TTG岩系(赫罗斯坦群)重熔的结果。这对研究西昆仑山早前寒武纪陆壳增生及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92.
河南熊耳山区的铁炉坪银矿定位于高级变质基底中的NE向断裂带中,是熊耳山脉状造山型金、银、铅锌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作用包括了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形成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脉3类矿物组合。早阶段成 矿温度大约为373℃左右,成矿流体δD=-90‰,δ~(13)C_(co_2)=2.0‰,δ~(18)O=9‰,来源较深;晚阶段流体温度<203℃,δD=70‰,δ~(13)C_(co_2)=-1.3‰,δ~(18)O=-2‰,属于浅源大气降水热液;中阶段流体均一温度210~249℃,δD=-109‰,δ~(13)C_(co_2)=0.1‰,δ~(18)O=2‰,是深源与浅源流体的混合。对比讨论表明,熊耳山区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熊耳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类的三者之一或它们的混合物,均无法提供具有早阶段流体D-O-c同位素组成(高δ~(18)O和δ~(13)C,低δD)的成矿流体,表明早阶段流体来自栾川群和管道口群的碳酸盐-页岩-硅质岩建造的变质脱水作用。矿石硫同位素组成较低,铅同位素比值较高,同样不可能来自熊耳山的主要地质体,更不可能来自其下伏的地幔和下地壳,指示成矿物质和流体应主要来自栾川群和管道口群。尽管栾川群和管道口群地层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尚待补充,铁炉坪银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似乎只能借助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才能合理解释。即华南与华  相似文献   
993.
胶东金矿床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对胶东四类金矿床(盆地边缘砾岩型、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开展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宏观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相对应,山东金矿床可能有亲岩浆岩和亲沉积盆地两个不同的成矿系统。前者包括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三类金矿床,后者指盆地边缘砾岩型金矿床,二者具有不同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山东亲岩浆岩系列的金矿床,其锶-钕同位素与同时代的幔源岩浆岩一致,碳同位素显示幔源碳和岩浆碳的特征,氧同位素则显示初生水与大气降水不同比例混合的可能性,因此有可能是以CO2为主、富合成矿金属的地幔流体与浅部下渗大气降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与岩浆岩关系不密切、主要受盆地边缘断裂控制的盆地边缘砾岩型金矿床,其碳-氧和锶-钕同位素组成均较分散,可能主要与地壳浅部下渗大气降水对上地壳各种岩石淋滤萃取演化而成的成矿流体有关。  相似文献   
994.
分布于哀牢山-红河断裂带西南侧的金坪上二叠统玄武岩属于低钛拉斑玄武岩(LT)(Ti/Y<500)。其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根据其岩相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将其划分为LT1和LT2两个地球化学亚类型,它们的分布和主要地球化学标志为:LT1分布于下部,高Mg^#(48-63),SiO2(50%-56%),高∑REE(118-145μg/g)、低Fe2O3(1.36%-1.63%),Na2O(1.88%-3.17%),TiO2(1.37%-1.92%),高Th、U,低Nb,Ta和Sr负异常;LT2分布于上部,低SiO2(47%-56%),Sr强负异常,二者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是同一母岩浆经不同的分离结晶和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金平与宾川峨眉山的化学地层学对比表明,金平LT1和LT2玄武岩与宾川峨眉山玄武岩下部的LT1、LT2十分相似,它们可能是同时,或在类似的环境下形成,金平玄武岩属于峨眉山大火山岩省的一部分,同为峨眉地幔柱早期活动的产物。新生代哀牢山-红河断裂的左滑剪运动导致了宾川与金平玄武岩的错位。  相似文献   
995.
甘肃礼县新生代火山喷发碳酸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甘肃礼县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中有大量火山喷发碳酸岩出露,本文对该区各种碳酸岩的地质产状,岩石特征,全岩化学及稀土,微量和C、O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碳酸岩属于一种高CaO低碱(Na2O K2O)的火成碳酸岩,其化学成分与东非裂谷乌干达FortPortal地区的碳酸岩相似,其中碳酸岩的火山砾岩和凝灰岩具有高的SiO2和Mg/Ca比值,化学成分显示了硅酸盐和碳酸盐混合的特征,可能代表直接由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原生碳酸盐岩浆。其它类型碳酸岩的成因与原生碳酸盐岩浆或原生钾霞橄黄长岩浆的液态不混溶作用和/或结晶分异作用有关。碳酸岩及共生的高钾火山岩不是典型的大陆裂谷岩浆作用的产物,其起源和成因与软流圈的上涌有关。碳酸岩的发现为查明本区地幔的组成和性质提供了新的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996.
山东西部莱芜-淄博地区的中生代雪野碳酸岩中发育有大量罕见的反环带云母,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云母斑晶的核心为黑云母,过渡带和边缘是金云母,基质中云母为金云母,核心黑云母与过渡带的金云母界限清晰,成分突变以及核心黑云母的溶蚀结构表明,核心黑云母和过渡带与边缘带金云母不是同一岩浆体系结晶的产物,核心黑云母可能是碳酸岩岩浆捕获的外来黑云母,过渡带与边缘带金云母同基质中金云母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从过渡带到边缘带,金云母的Mg(Mg Fe)逐渐降低,反映了碳酸岩岩浆的不断结晶演化过程,TiO2的不断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岩浆的分异结晶,另一方面则是岩浆上升期间去气作用导致岩浆内CO2/H2O值降低所致。云母斑晶从过渡带向边缘带Al2O3含量逐渐减少,表明碳酸岩浆自过渡带云母结晶后没有富Al的圈岩物质加入。  相似文献   
997.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高盐度包裹体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学研究表明,银山矿床石英斑岩和金金属矿床中都发现须含石盐的高盐度流体包裹体,表明至少在成矿作用的早期成矿流体为高盐度流体,高盐度流体不是由热水溶液的不混溶作用或沸腾作用形成的,而是直接从饱和水的结晶岩浆熔体中出溶的,银山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斑岩铜矿的成矿流体具有相似性,证实矿床深部可能有隐伏斑岩铜矿。  相似文献   
998.
第23届IUGG大会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充分反映了新世纪地球科学以实现全球变化的预测为目标,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发展趋势。文章从IUGG内部跨学科的合作研究,IUGG与国际科联(ICSU)各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IUGG与政府间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的合作三个层面,简要介绍了IUGG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概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就拓展国际合作领域,提高我国地球科学研究水平,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现代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现代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背景、发展情况及研究内容;详细介绍了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抗震设防方法;指出了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与传统抗震设计理论的主要区别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范琦 《地震工程学报》2003,25(2):125-130
根据统计分布与信息熵理论,定义了震级信息熵Hm和地震间隔时间信息熵Ht,并推导了它们的计算公式。通过时空扫描和计算,发现强震前1~3年Hm和Ht出现低值异常,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一组中期或中短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