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7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798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483篇
地球物理   700篇
地质学   1635篇
海洋学   341篇
天文学   199篇
综合类   281篇
自然地理   3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于近断层处高烈度区高层剪力墙结构,传统设计难以解决墙体太厚、配筋太大等难题。为研究在考虑近断层影响下高烈度区剪力墙住宅采用隔震设计的技术可行性,采用隔震设计对某剪力墙结构工程进行全面分析。对比分析常规剪力墙结构方案及增设橡胶隔震支座的隔震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隔震方案较常规方案前3阶结构自振周期延长约3倍,从而有效减小了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为0.281,上部结构所受水平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可按降低一度进行设计;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性能稳定,上部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研究结论可为隔震支座设计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在分析国内地震系统应急视频会议建设、组网和应用的基础上,根据云南地震应急视频会议部署现状,提出日常、演练和应急3种视频会议组网模式,并在2018年8月13日、14日2次通海5.0级地震和2018年9月8日墨江5.9级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组网中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云南省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3.
断层的分段生长和连接控制着断层圈闭的形成,为了研究断层形成过程对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应用位移/离距法和位移梯度比法判别断层相互作用阶段,落实断层圈闭的空间匹配有效性。针对空间匹配的断层圈闭,应用最大断距相减法开展断层圈闭形成时期的研究,在成藏关键时期前形成的断层圈闭是油气有利聚集的部位。本文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的南大港同向断层与扣村反向断层为例,开展断层圈闭时空配置有效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多分布在同时具备空间和时间匹配有效的断层圈闭内,仅具备空间或时间匹配有效性的断层圈闭中未见油气聚集。因此,通过对未钻探断层圈闭开展时空匹配有效性评价,能够有效地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4.
逐步门限自回归模型及其建模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门限自回归模型在模型识别方面的不足,提出了逐步门限自回归模型,并同时给出了该模型的一种建模方案。数值实例表明,逐步门限自回归模型在模拟和预报稳定上比一般门限自回归模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5.
水震波异常与中期强震危险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金子  车用太 《地震》1993,(4):30-37
近年来在我国井网中发现某些强震之前井水位记震特性的异常现象。本文根据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与井网中统计结果提出水震波异常与区域应力状态的变化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关系,然后广泛收集了华北地区15口井水位1985—1991年间的水震波资料并系统分析了1989年10月19日大同—阳高M_s6.1地震前后井水位记震特性的变化,确认强震前存在着水震波异常。  相似文献   
996.
The intterrelation among strong earthquakes and its application are emphatical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Taking North China seismic region as study area, we have investigated how a great earthquake influence other strong earthqukaes in neighbouring area? Does there exist earthqukae immunity phenomenon? If it exists, what distributional pattern did it has in space-time doma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 withM⩾7 has cetain immunity phenomenon to earthquakes withM⩾6 in North China. Among others, the immunity area of earthquakes withM=8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M=7. For earthquakes withM⩾8, the immunity area to the earthquakes ofM=7 is larger than toM=6.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using some statistical methods, we gave the variational regularity of seismic immunity factor with space and time, and explored its concrete application in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5, 339–346, 1993.  相似文献   
997.
兼顾类别的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凤英  曹鸿兴 《大气科学》1993,17(Z1):106-111
  相似文献   
998.
龙门山南段宝兴至荥经地区铅锌矿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玉元  陆彦 《矿物岩石》1994,14(2):55-66
通过龙门山南段宝兴至荥经地区区域地质、铅锌矿化特征的研究,划分矿化类型,着重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提出“层─盆─破─热”是本区层控型铅锌矿形成的基本因素。总结出铅锌矿在本区形成时间有“三个高峰期”,空间集中于“一带两弧”的时空分布规律。在分析不同矿化类型成矿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综合理想成矿模式,为本区找矿靶区和预测区的确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曹俊臣  阚学敏 《矿物学报》1994,14(3):292-297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穆斯鲍尔诺、EPR谱和红外光谱,对不同颜色的岫岩玉(岫玉)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绿色岫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黄色岫玉由叶蛇纹石和利蛇纹石组成。穆斯鲍尔谱显示出Fe2+和Fe3+的两个双吸收特征。Fe2+:化学位移为1.122mm/s,四极分裂为2.701~2.721mm/s,占据八面体位置;Fe3+:化学位移为0.155~0.355mm/s,四极矩为0.337~0.470mm/s,占据四面体位置。电子顺磁共振谱显示出中心场0.336T附近,存在一个具有超精细结构的六重吸收,g≈2.0,与处于八面体上的高自旋Mn2+有关。在低场区(0.16T附近),出现两个吸收线,g分别为4.29和3.88,与处于四面体位置的Fe3+有关。红外光谱显示出与叶蛇纹石有关的OH-振动吸收带(3665~3670cm-1);在3690~3680cm-1间显示出与利蛇纹石有关的吸收肩。1070,980cm-1出现Si-O振动吸收,另尚有5个吸收带(610,560,445,400,300cm-1)。随着绿色的加重和质量的提高,岫玉中Fe2+和Mn2+的浓度也增加。证实了岫玉的绿色与Fe2+→Fe3+的荷移有关,岫玉的黄色与O2-→Fe3+荷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Based on the concrete conditions of earthquake data in the west of China, East China and South China, we studied the completeness of data in these regions by suitable methods to lo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we roughly estimated monitoring capability of local networks in China since 1970 and some outlying regions where the data is lack. Finally, we gav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beginning years since which the data for different magntiude intervals are largely complete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Contribution No. 94A0050,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SSB,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