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6篇
  免费   2113篇
  国内免费   2954篇
测绘学   1527篇
大气科学   1068篇
地球物理   1569篇
地质学   5298篇
海洋学   1428篇
天文学   104篇
综合类   723篇
自然地理   117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744篇
  2020年   597篇
  2019年   659篇
  2018年   645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602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748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732篇
  2010年   667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84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01.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一个城市环境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改进的密切值法是其中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通过对1991-2000年10年间广东省三大城市——广州、深圳和珠海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20世纪末,大气环境质量最好的是珠海市,最差的是广州市。与广东省平均水平相比、三大城市中。广州市污染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空气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来看,自1997年开始,三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趋于好转,为新世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2.
张家口地区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张家口的河流、湖淖等湿地对京津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与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本文对该区域主要湿地现状、导致其退化的主要原因与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当前湿地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3.
预测陕西关中地区需水量的改进GM(1,1)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需水量评价与预测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采用定额法计算需水量。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需水量要素组成的分析,认为需水量要素属平稳时间序列,且一阶累加生成数据系列满足指数规律,符合灰色预测条件。为了提高GM(1,1)模型的精度,采用一种改变背景值的新方法,即:中心逼近方法。通过精度检验,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平均误差百分比、误差平方和分别比传统的GM(1,1)模型提高了0.147和1.579。用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预测需水量各要素近期和中长期值,经检验,其中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工业总产值预测模型满足一级模型,等级为良好。牲畜头数预测模型为不合格模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时间序列数据不完全符合指数规律。通过定额法计算,预计75%保证率时2005年和2010年关中地区工农业需水量分别占总需水量的92.21%和89.75%,生活需水量分别占7%和9.04%。  相似文献   
104.
The Rharb basin is located in northwestern Morocco. It is a part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ydrogeological basins of Morocco, and extends over some 4000 km2. The nature of its Plio-Quaternary sedimentary fill and its structural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contexts are reflected by great variations in aerial and temporal facies distribution. This distribution, in turn, is a direct cause of the observed complexity in the geometry of potentially water-bearing beds. In the present work, we present an image of potential new hydrogeological reservoirs and define new structures that partially explain their architecture. To cite this article: M. Kili et al., C. R. Geoscience 338 (2006).  相似文献   
105.
Application of back-propagation networks in debris flow predict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ebris flows have caused serious loss of human lives and a lot of damage to properties in Taiwan over the past decades. Moreover, debris flows have brought massive mud causing water pollution in reservoirs and resulted in water shortage for daily life locally and affected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nd industrial usages seriously. A number of methods for prediction of debris flows have been studied. However, the successful prediction ratio of debris flows cannot always maintain a stable and reliable level.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a stable and reliable analytical model for occurrence predictions of debris flows. This study proposes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model that was constructed by seven significant factors using back-propagation (BP) algorithm. These seven factors include (1) length of creek, (2) average slope, (3) effective watershed area, (4) shape coefficient, (5) median size of soil grain, (6) effective cumulative rainfall, and (7) effective rainfall intensity. A total of 178 potential cases of debris flows collected in eastern Taiwan were fed into the ANN model for training and testing. The average ratio of successful prediction reaching 93.82%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esented ANN model with seven significant factors can provide a stable and reliable result for the prediction of debris flows in hazard mitigation and guard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06.
陈志强  杨伟曹蕾 《福建地理》2006,21(2):95-97,123
ASTER(高级空间热辐射热反射探测仪)是高光谱遥感影像时代到来的标志,与一般遥感影像相比能为对地观测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源。根据福福州市1988年的TM影像和2001年ASTER影像,在NDVI和分形几何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求取两个时期植被斑块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植被景观整体分形维数上升,说明植被斑块空间形态趋向复杂化,稳定性降低,其空间格局变化表现出2种基本规律:一是破碎化,孔隙化,主要发生在城区内部,二是空间萎缩,主要表现在城市边缘地区。  相似文献   
107.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C1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LSC3,LSC4,LSC5,分析了各旋回的发育特征。识别出五种类型的沉积体系:滨浅湖近岸水下扇、较深水湖浊积扇、滨浅湖扇三角洲、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和河流沉积体系,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各基准面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和储层砂体的发育情况。综合分析生、诸、盖条件后认为,在垂向上,LSC3旋回为本区最有利的储集层段,在平面上,本区的油气勘探应主要寻找宝饶构造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主要储层砂体类型为前缘分流水道砂和前缘席状砂。  相似文献   
108.
华南扬子地块是我国古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其热水沉积特性最早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赋存多个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相关的大型、超大型重晶石矿床与N i-Mo-U-V多金属富集层。进一步研究分布在华南扬子地块黑色岩系中的金属、非金属矿床成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对认识华南乃至全球晚震旦—早寒武世生物与环境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华南下寒武统镍-钼富集层矿石进行电子探针研究,识别出黄铜矿、黝铜矿等铜的独立矿物;闪锌矿等锌的独立矿物;方铅矿、白铅矿等铅的独立矿物。研究表明,在镍-钼矿石中这些矿物的发现为镍-钼矿层是热水沉积作用产物提供了直接的矿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9.
合成并表征了新螯合树脂———邻苯二酚螯合树脂(XAD-2-Catechol),研究了XAD-2-Catechol吸附铝的特性和茜素红-铝的显色反应,在pH4.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茜素红和铝(Ⅲ)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λm ax=500 nm,铝的含量在0-50μg/25 mL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邻苯二酚螯合树脂分离/富集-茜素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样中铝的新方法,对水样中铝形态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0.
提出快速获得航空影像并及时制作DOM、DLG的一种手段.介绍遥控飞艇数字摄影系统的工作原理,探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