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1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634篇
测绘学   124篇
大气科学   255篇
地球物理   1073篇
地质学   1238篇
海洋学   351篇
天文学   112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2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40篇
  1973年   11篇
  1964年   14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王晓军 Llube.  A 《冰川冻土》1996,18(4):337-346
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一支深达91.64m的透底冰芯进行了详细的层位及冰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20m深度以内,很好地保存了原始沉积的特征,但在70 ̄80m深处还发现小密度的乳白色冰占优势的冰层,可能形成于小冰期,中层具有动力变质及再结晶作用共存及反复消长的结构特征(冰晶尺寸、气泡),未见单极大型组构,但出现弱竖环形组构,底层出现弱宝石状的多极大组构。  相似文献   
92.
通过评价和优化有关热力学数据,利用冶金物理化学原理建立了钢铁冶金中最为重的Fe-Si-C三元体系与CO-CO2-SiO混合气体间硅,碳迁移的热力学数学模型,计算了相关热力学数据并计算机绘制了该体系的Pco2-Psio和lgPsio相平衡图。该模型的可靠性1873K高温条件下的一系列的平衡实验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93.
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散射波数据来确定地下目标位置的算法。该算法假定目标体已知,而它的位置要根据任意数量(有少量)的具有噪声的散射实验来估算,这种方法不受物理的测量几何条件的限制,因此特别适用于这样的地球物理问题:每个实验的花费使有效数据量受到限制的情况,即我们所称的数据贫乏的情况。  相似文献   
94.
95.
水文气候条件的改变可导致水文风险的变化,如莱茵河和密西西比河近代发生的洪水极值在很大程度上可解释为由发生的非常水文气候极值所引起的,这些极值窨是天然变化或气候的可能变异还是由于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必须道德回答的问题,因此,现已开展了对不同水文变量的时间序列(大气环流模式、降雨和径流)的研究。由于水文风险同极值有关,故应从序理研究产着手,而不能仅仅研究其平均特性,无论何时,若平稳笥假定不用,  相似文献   
96.
金沉淀的一个可能机理——歧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结果指出,在温度小于200℃的本实验条件下,金的溶解种类主要是AuCl_2~-和AuCl_4~-,AuCl_2~-.和AuCl_4~-的关系可用歧化反应式表示为3AuCl_2~-=2Au(s) AuCl_4~- 2Cl~-高的AuCl_2~-浓度有利于(1)式向右进行,logK_1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讨论了通过歧化反应机理形成金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
北岭地震时,许多新的技术,包括震源数据的实时获取、改进后的损失估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不同的卫星监测系统,已经出现或被考虑作为应急管理的资源。然而,这些技术在减轻地震灾害、地震应急反应和震后恢复方面的潜在益处大多是概念性的。从1994年1月17日地震中得到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这些技术为了解和应对重大灾害可提供显著的便利条件,并且这些技术结合起来会贡献出更大的显著效益。北岭地震之后的两年半时间内,在将相对独立的技术结合成一个系统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系统对区域性破坏、损失和人口影响提供实时估计.本文将阐述应急服务组织使用的第一个实时损失估计系统的研制、运行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8.
S.A. Velikin 《冰川冻土》2004,26(Z1):142-150
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condition of the right-bank of the dam at the Vilyui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 measurements are applied to obtain experimental date such as drilling borehole,hydrolocation and so forth. By finding ou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taken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dam during the change of the ground temperature. And finally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 to the study.  相似文献   
99.
使用区域(NIED MT)和全球(哈佛大学CMT)矩张量目录研究了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的应力场。使用NIED MT目录4年数据和哈佛大学CMT目录24年数据的联合数据集,发现沿琉球岛弧弧前分布的平行弧向的扩张应力区域,并观测到详细的冲绳海槽扩张应力场。除北东端外,该顺弧向扩张在整个琉球岛弧区域都可以观测到。该应力场通过火山链与冲绳海槽的弧后扩张应力场明显分开。由于它存在于正俯冲区域以及弱耦合俯冲区域中,倾斜俯冲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平行弧向扩张的形成。因而,我们认为弧后张开过程应该在这个平行弧向的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沿冲绳海槽,在琉球岛弧东南部和中部观测到垂直岛弧方向的扩张应力场,而在冲绳海槽东北部,扩张轴的方向既与岛弧的法向斜交又与板块运动方向斜交。考虑了俯冲板块与弧前和弧后相互作用的二维力学模型是不充分的,因为整个琉球岛弧都观测到平行弧向扩张应力场,而且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扩张轴与海槽走向斜交。倾斜的弧后应力可能发源于弧后下部或者弧后大陆一侧。解释该现象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可能是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活动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业已证实,发生在地壳中的地震能够’触发后续地震,但对于更深的地震这种触发机制是否存在还未见文献说明。浅断层相互作用的模型表明,静态(永久)应力变化能够触发附近的地震,一般在距原发地震几个断层长度的范围内(King et al,1994;Harris,1998;Stein,1993)。而由地震波携带的动态(瞬态)应力既可以触发附近的地震,也可以触发远震(Hill et al,1993;Harris and Day,1993;Belardinelli et al,1999;Kilb et al,2000;Gomberg et al,1997)。本文中,我们对2002年8月19日发生在汤加的深源地震序列做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静态触发作用和动态触发作用的证据。一次深度为598km的7.6级地震发生后7min,在相距300km的以前无震区发生了一次7.7级的地震(深度664km)。我们发现在第一个主震后,附近的余震往往集中在主震引发的静态应力升高的地区。但是第二次主震和其他的被触发的地震发生在距离第一次地震很远的地方,在那里静态应力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表明是动态应力触发机制在起作用。被触发地震的发震时间同主震的主要地震波到时并不对应,并且这种动态触发的地震通常发生在地震区下面或附近的无震区。我们认为这些地震是在接近临界状态的地区由瞬变效应触发的,而在这些地区,如果没有外部影响,地震起始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