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0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江苏地区及其近海地震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在地球历史的某些特定时期,由于碳循环发生重大变动,导致大量有机碳在海洋沉积物中以缺氧的黑色页岩形式保存下来,这一代表海洋和气候系统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已被地球科学界称为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OAEs).自从1976年首次提缺氧事件的概念后,现已被地学界所广泛接受,对于大洋缺氧事件发生期间的地球系统演化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3.
通过1:5万生态地层填图试点,总结了生态地层剖面测制、生态地层基本填图单元-群落的建立以及生态地层填图的具体步骤和工作方法,将研究区内作为生态地层填图试验的以泥盆系为主的沉积地层划分为12个古生物群落,通过填图查明了各群落空间展布及时限,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44.
生态地层填图方法 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兵  吴山  王大可 《地质通报》2000,19(4):422-429
通过 1∶5万生态地层填图试点 ,总结了生态地层剖面测制、生态地层基本填图单元———群落的建立以及生态地层填图的具体步骤和工作方法。将研究区内作为生态地层填图试验的以泥盆系为主的沉积地层划分为 12个古生物群落 ,通过填图查明了各群落空间展布及时限 ,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45.
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地球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两井四孔"之一的松科二井东孔(简称松科二井),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境内,于2018年5月26日正式完井。松科二井的科学目标涵盖古气候研究、资源能源探索、基础地质研究和发展深部探测技术四个方面。自2014年正式开钻以来,松科二井科学钻探工程组织实施了钻井取芯、原位测井、岩芯元素化学分析以及井周边深部结构探测等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科研进展:获取长4134.81 m原位岩芯资料,完成了对白垩纪最完整最连续陆相地层厘米级高分辨率的精细刻画,初步建立起陆相地层标准剖面;发现了松辽盆地深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与盆地型干热岩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首次重建了白垩纪陆相百万年至十万年尺度气候演化历史,并发现白垩纪气候波动重大事件;揭示了古大洋板块俯冲、聚合的深部证据,为松辽盆地成因再认识及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对探索地球奥秘、解决深部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向地球深部进军"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46.
前寒武纪地壳以其独特的岩石组合以及构造类型在地球演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要描述了前寒武纪地球演化中的特殊地质现象,并讨论其蕴涵的地球演化的可能的因果联系和时空关系。针对前寒武纪地球演化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文对可能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一一论述。前寒武纪一级构造模式可能经历了由垂直方向运动为主的地幔柱模式向由水平方向运动为主的板块构造模式的转变。对于前寒武纪板块运动存在的检验,硬玉和红宝石则是很好的板块构造指示矿物。根据太古宙克拉通与元古宙克拉通之间的几何关系与时空演变的联系,笔者等认为2.4~2.2Ga很有可能是前寒武纪构造模式发生转折的关键期。其间发生的全球冰期事件和超级大陆的形成并无很强的相关性,但与海平面的高低直接相关,这很有可能是大洋块体俯冲下沉至地幔引起海水"倒灌"所致。此后,地球表壳岩的刚性特征即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7.
川西雅安一名山地区白垩纪地层发育,本文通过对不同层位地层中泥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及粘土矿物成分测试分析,从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区白垩纪古盐度、古水温及古气候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该区白垩纪水温相对较高。从早白垩世(夹关期)至晚白垩世(灌口期)水体盐度明显增加,古气温也明显增高。总体处于热带一亚热带背景,受干早期一半干旱期交替变化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8.
本文运用色度学方法对采自松辽盆地"松科Ⅰ井"南孔的上白垩统泉头组四段(K2q4)、青山口组一段(K2qn1)的51件样品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CIE1976 L*a*b*表色系统分析发现,样品的色度参数L*和a*,b*和a*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负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564和-0.663),L*和b*则呈显著的正相关性。(2)样品的色度参数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和TOC%呈现较显著的负相关性,TOC%与L*和a*的相关性不明显。有机碳作为碳旋回中的一部分,对松辽盆地古气候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b*受到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的制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反映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49.
寻求指示古气候变化的测井替代指标是近年来古气候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向。测井曲线是地层岩 石学、岩石物理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反映,具有连续性好、纵向分辨率高的特点,为反演古气候变化 提供了新的手段。松科1井作为专门为研究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重大地质事件与古气候变化而部署的一口科学探 索井,具有系统的岩心资料和较完整的测井系列资料。文中在对松科1井南孔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进行统计 的基础上,结合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论证了钍/钾比(Th/K) 可以作为指示气候变化良好替代指标 的可行性,并据此对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嫩江组沉积时期的气候干湿变化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松辽盆地从 泉头组3段-嫩江组2段沉积时期气候总体表现为从潮湿向半干旱转化的趋势,垂向上可划分为3个完整的干 湿变化旋回。这一研究结论与前人在松辽盆地南部采用古生物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得出的结论相吻合,表 明根据自然伽马能谱资料统计得出的Yh/K值可以作为反演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乌兰乌拉湖地区第三纪风火山群上部岩性段共计156件样品的古地磁采样和室内退磁研究,揭示出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在95%置信度下通过正倒转检验和正褶皱检验,说明这组高温分量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采样剖面获得的磁性地层显示多个正、反极性带交替出现的图案,参考晚期侵入红层中浅成岩脉钾-氩法同位素年龄对陆相红层沉积顶界的限定,可对比国际标准地磁年代表的C23n至C20n极性带,沉积时限为52~42Ma,相当于始新世中期。根据野外调查及区域地层对比,本文提出风火山群是一个跨区分布的穿时性岩石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