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33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102.
本文从岩相学、包体性质和丰度、矿物学、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概要对比了用得最多的20个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分类。对比结果表明,许多作者的分类方案在大的划分上是相当一致的。这些分类之间的差异是由于所采用的成因模式或所侧重的分类准则(如源区性质、壳幔物质的相对贡献、岩浆作用过程以及侵位类型)不同所造成的。本文提出的分类中,三大类主要的花岗岩分别相当于地壳、地幔、壳幔混合岩浆成因,这三大类花岗岩类中每一大类又可进一步分为二到三类。截然不同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化学成分特征,是由于花岗岩类岩浆的成因和构造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因此,岩石学、矿物学、化学成分特征以及年龄已被充分掌握的花岗岩类,可以提供有关随空间、时间或时空而发生的构造环境变化的信息,也就是说,它们可作为地质构造示踪剂。  相似文献   
103.
104.
本文讨论了“时分”式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讨于相关信号同步采集时的“伪同步”现象及其所产生的附加相位移;同时以实测MT资料的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采集器的附加相位移对大地电磁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1)采集器的“伪同步”采集所引进的附加相位移对大地电磁测深结果中的阻抗相位曲线有显著影响。(2)附加相位移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结果中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不明显。由于第(1)方面的原因,所以在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中必须对采集器“伪同步”采集所引进的附加相位移进行校正。本文给出了附加相位移的定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5.
正广西地质调查院是广西国土资源系统一支独特的队伍,他们主要承担国家和自治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近年来,该院全体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围绕"强基础"和"优服务"这两大任务(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为地质勘查以及全社会提供多方面优质地质信息服务),通过突破、创新、开拓的工作思路,唤醒沉睡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06.
正"领导岗位不是一般的工作岗位,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做领导干部理所当然意味着责任和付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勇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没有担当,何谈率先垂范?"2016年1月,笔者采访广西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副处长、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施杰时,他的语言掷地有声,更重要的是他用模范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担当奉献精神。30年的责任担当换来了满满的荣誉:施杰从2000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桂林市优秀共产党员;从2003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广西国土资源厅优秀  相似文献   
107.
太行山北段是中国东部中生代重要的成矿区带,髫髻山组火山岩记录了该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事件发生的时代和有关岩浆作用源区的信息。髫髻山组安山岩中锆石大多具有明显的核幔结构,LA-MCICP-MS测试得出,锆石幔部年龄为144~145Ma左右,核部年龄为2.08~2.65Ga。两组锆石年龄中,前者代表了髫髻山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两件样品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45.28±0.44Ma和144.61±0.76Ma;后者年龄与华北克拉通在前寒武纪增生变质等演化时代一致,揭示出火山岩形成过程中华北克拉通古老地壳的参与。对应两组年龄,锆石Hf同位素特征也明显的分为两组,中生代εHf_(l)值集中于-25~-10之间,表现为壳幔混合源区特征;新太古代—古元古代εHf_(1)值集中于0~10之间,表现为地壳增生的特征,与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的演化时代相一致。结合已有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髫髻山组火山岩的形成源于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在岩浆上侵过程中同化混染(或混合)了华北克拉通的古老地壳,在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后侵位产出。髫髻山组火山岩是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构造背景转换的代表,在其形成后发育有大量与之相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床,通过总结对比中生代中国东部成岩成矿规律,我们推测太行山地区在中生代可能形成有两期重要的成矿事件,一期以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形成为特征,另一期由金矿床的产出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8.
正Dear Authors and Readers:First of all,on behalf of the new Editorial Board,I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sincere appreciation for your continuing support of our journal.This journal,founded in 1922,is the oldest geological journal in China.As the flagship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fluential in earth sciences in China and  相似文献   
109.
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蟹种比经过多代人工养殖的池塘群体蟹种具有更好的养殖性能,尚不清楚两种蟹种养成后成蟹的可食率及其营养品质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比较了长江水系野生和养殖蟹种经池塘养成成蟹的可食率、肥满度、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1)在相似的体重条件下,野生群体成蟹的肝胰腺指数极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1),性腺指数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两群体间的出肉率、总可食率及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2)两群体成蟹肝胰腺和性腺中的常规营养组成接近,但野生群体雄体肝胰腺和性腺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雄体(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野生群体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但野生雄体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和雌体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后者(P0.05);(3)就野生雌体脂肪酸组成而言,野生群体成蟹肝胰腺、卵巢和肌肉中的C18:1n9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雌体,但其C20:5n3、C22:6n3、ΣPUFA和ΣHUFA显著低于后者;就雄体而言,野生群体成蟹三种可食组织中的C18:2n6高于养殖群体,但其C20:5n3和C20:4n6低于养殖群体;整体上,肌肉中的HUFA含量显著高于肝胰腺和性腺;(4)就氨基酸组成而言,两群体雌体和雄体性腺中的氨基酸含量接近,均无显著差异,仅精巢中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无论雌体还是雄体,养殖群体肌肉中的主要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略高于野生群体,仅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差异显著;此外,野生群体雄蟹肌肉中的亮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组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养殖群体。综上,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蟹种养成后成蟹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两者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接近,整体上两群体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0.
东海三疣梭子蟹第一次卵巢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4年7月至2005年4月在舟山海区定点连续采样,系统研究了东海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期间的卵巢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卵巢外部特征、卵巢发育分期及其组织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东海三疣梭子蟹生殖蜕壳和交配主要发生在9~10月,产卵主要在3~4月,卵巢发育早期不同个体间的GSI差异较大,后期则趋于同步;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期间,GSI显著增加,HSI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SI和HSI呈负相关性;根据GSI、卵巢形态特征和组织学变化等,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可以分为6期,Ⅰ期卵巢呈透明细带状,雌体尚未生殖蜕壳,卵巢中主要为卵原细胞(OG)和卵黄合成前的卵母细胞(PR);Ⅱ期卵巢呈乳白色,主要为卵黄合成前的卵母细胞(PR)和内源性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EN);Ⅲ期卵巢为淡黄色或橘黄色,主要为外源性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EX);Ⅳ期卵巢呈橘红色,主要为近成熟的卵母细胞(NO),卵径为200~300μm;Ⅴ期卵巢发育成熟,主要为成熟期的卵母细胞(MO);Ⅵ期卵巢呈淡橘红色,已排卵,卵巢中主要为排卵后剩余的基膜和滤泡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