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4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硫化物矿床中的磁黄铁矿,往往同时存在六方和单斜两种同质多象变体.徐国风(1978)曾对六方磁黄铁矿和单斜磁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作过系统介绍. 在矿相显微镜下研究磁黄铁矿,目前通常采用铬酸饱和液浸蚀法.由于单斜磁黄铁矿比六方磁黄铁矿更容易受到铬酸腐蚀,故浸蚀后单斜磁黄铁矿反射率降低更加显著.但是,这种浸蚀方法有两个显著的缺点:第一,每次浸蚀耗时1小时左右,工作效率甚低;第二,浸蚀强度不易控制,浸蚀过度和浸蚀不足都会使两种变体之间的反差降低. 近年来,国外多采用磁性胶体法研究磁黄铁  相似文献   
92.
江西武山与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伴生的燕山期侵入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研究表明,江西武山与中石炭世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伴生的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属于徐克勤等所称的过渡型地壳同熔型花岗岩类。在华南各海西-印支断裂拗陷带中,与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伴生的花岗岩类大多属同熔型花岗岩类,成矿后常受同熔型花岗岩类的改造和叠加,这是华南型矿床不同于黑矿型和塞浦路斯型的重要特征,也是大陆地壳上多期多次花岗岩类形成作用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93.
东天山黄山-镜儿泉地区位于康古尔弧后盆地闭合带东段,该盆地于石炭纪末因弧-陆碰撞而闭合.二叠纪时本区进入碰撞后伸展阶段,并形成了时代相近的、如下一组地质特征:1)20多个镁铁-超镁铁岩体(其中有一部分产有工业铜镍矿床);2)低压高温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3)形成深度较浅(8~12 km)的韧性剪切带;4)原地改造型片麻状花岗岩;5)块状过铝花岗岩;6)与过铝花岗岩有关的锂铍伟晶岩矿床.此外,黄山-镜儿泉位于一个被推测为巨大镁铁质岩体的区域布伽重力和航磁高值区的边部.该处在人工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一个波速为6.99 km/s的高速层,其厚约22 km.这些特征表明,该区在二叠纪时期是一个热穹窿,其面积约5000~8000 km18,而该热穹窿乃由地壳内部的一个幔源岩浆内侵体所引起.正是这个内侵体在黄山谎儿泉地区造成了地壳岩石的低压高温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部分熔融.在内侵体热量和流体的影响下,韧性剪切得以在壳内较浅层次发生.与内侵有关的变质-超变质作用所释放出的流体和熔体强烈改造韧性剪切和细粒化的地壳岩石,即形成了片麻状花岗岩.部分熔融所产生的过铝花岗岩形成了以锂、铍等稀有金属为特色的伟晶岩矿床.本区存在同时代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表明底侵与内侵曾在这里相伴发生.众多的锾铁-超镁铁岩是底侵和内侵岩浆在地壳浅部的显示.侵入岩的年龄数据似乎表明,本区直接来自幔源岩浆的镁铁-超镁铁岩就位最早,与底侵有关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次之,而作为内侵产物的过铝花岗岩最晚.过铝花岗岩与镁铁-超镁铁岩之间的时差可能代表了从幔源岩浆结晶到由内侵产生的岩浆结晶之间的时差.康古尔断裂是一条超岩石圈断裂,在碰撞后伸展阶段为幔源岩浆提供了良好的上升通道,因此内侵很容易在此地此时发生.与底侵一样,内侵是壳幔相互作用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花岗岩浆生成的重要机制.区域重力和航磁异常、人工地震中部地壳高速层、时代相近的地表锾铁-超镁铁岩、低压高温变质岩、混合岩、浅层次韧性剪切带、原地改造成因片麻状花岗岩、异地过铝花岗岩和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过铝花岗岩中的幔源岩石包体或幔源流体可以用作为内侵体的识辨标志.  相似文献   
94.
长江中下游中三迭统层控铁矿床,是指定位于中三迭统周冲村组及其之上黄马青组下部层位中的似层状铁矿床.多年来,此类铁矿床被众多学者视为典型的气化-热液接触交代型矿床.近几年来,在徐克勤、胡受奚教授指导下,经笔者研究的结果表明,它们乃是中三迭世富铁层经后期热液改造叠加的产物,并将其归属为层状-层控型铁矿床之列. 关于此类铁矿床层状-层控的特性,笔者已有拙作予以论证,本文不再赘言.在此仅探讨在本类铁矿热液叠加过程中所伴随的碳酸盐化蚀变的特征和铁的活化转移机制.笔者得出的初  相似文献   
95.
高校地质学报1999年第一期发表了题为《安徽铜陵新桥黄龙组沉积期海底火山喷发沉积质疑》一文[1],对作者及其他研究者关于下扬子地区海西-印支期断裂拗陷带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研究在两个方面提出了不同意见,其一,认为石炭纪沿江地区是克拉通浅陆表海沉积区而非...  相似文献   
96.
新疆哈密马庄山金矿成矿流体成冈及金沉淀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庄山大型金矿位于阿齐克库都克东部 ,分布有中晚石炭世的中酸性火山岩及相应的次火山岩。近 2 0条矿体产于其中。矿石平均品位为 6.4× 1 0 -6。成矿流体均一温度的峰值在 2 4 0~ 2 60℃ ,成矿深度为 1 .6~ 2 .3km,具有浅成成矿的特点。成矿流体成分摩尔浓度比值 m K m N a (0 .1 0~ 0 .81 )、m2N a m Ca2 (0 .0 0 1~ 0 .338)、 mΣCl mΣS和 mΣC mΣS等比值 ,成矿条件参数p H值为 5.8~ 7.4,氧逸度 (f O2 ) 1 .9× 1 0 -5 5~ 2 .9× 1 0 -47Pa,硫逸度 (f S2 )约为 1 0 -1 3 Pa;Eh值为 - 0 .6e V流体 δ3 4 S值为 3.94‰~ 4.98‰ ,均随还原参数 Hy[Hy=(CO CH4) / CO2 ]和温度有规律变化。且矿石和脉石中的金含量也与 Hy成正比。矿石和脉石 REE配分图和微量元素特征与岩浆岩相似 ,代表着成矿物质来源与围岩岩浆岩关系密切。推断岩浆来源的成矿流体经地下水的混合作用是金沉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7.
闪锌矿和黄铜矿交生形成的“黄铜矿病毒”结构通常被解释为由富铜热液交代闪锌矿形成。本文通过显微结构研究、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微束分析,都证明了建德铜矿的“黄铜矿病毒”结构系闪锌矿交代黄铜矿形成。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群仍保留着原始黄铜矿的轮廓,高倍电镜下具明显的交代残蚀结构,电子探针点、线、面成分分析都表明,无论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含量多少,Fe:Cu原子比始终在1附近,与后期热液交代说不相符。总成分在相图上的投点还否定了固溶体成因的可能。  相似文献   
98.
博格达上大河沿岩体铷-锶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博格达造山带是上古生代裂谷带,于石炭纪末闭合。该带的侵入活动主要表现为大量辉绿岩岩床、岩墙和岩株,并有零星分布的闪长岩和花岗岩岩体。上大河沿侵入体一组矿物岩石样品的RbSr 等时线测定获得其年龄为298.4±0.76 Ma 和87 Sr86 Sr 初始比0.7041。结合野外证据,表明博格达山的大部分侵入岩定位于海西旋回,且是裂谷闭合后初始拉张阶段的产物,同时表明该带海西期以后的侵入活动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99.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石炭纪火山岩及其形成地质环境   总被引:94,自引:35,他引:59  
顾连兴  胡受奚 《岩石学报》2000,16(3):305-316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早、中石炭世海相火山地具有双峰式特征,主要岩性为富钠的玄武岩和流纹岩,其次是英安岩,安山质岩石极少出现。玄武岩的特征是:少数岩石含有实际矿物石英,个别岩石含橄榄石斑晶;辉石主要是透辉石和次透辉石,其成分富含铝(Al2O3=4.17~5.99)和钛(TiO2=2.80~4.78);基质中的长石主要是钠-更长石,斑晶中有相当数量的中长石和拉长石;全岩化学成分CIPW计算结果绝大部分含  相似文献   
100.
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含矿花岗质岩体锆石SIMSU—Pb年代学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金属成矿带中的两个重要矿床。对武山铜矿的花岗闪长斑岩和永平铜矿的花岗斑岩中锆石分别进行了,离子探针(SIMS)U—Pb定年研究,发现两个矿区的锆石年龄可分作两期,武山铜矿含矿岩体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45±3.9Ma和121±2.5Ma,永平铜矿含矿岩体锆石^206Ph/^238U年龄分别为160±2.3Ma和135±7.4Ma。这两期不同的年龄可能反映了锆石在岩浆侵位时的结晶年龄和后期热液蚀变作用的年龄。因此确定武山铜矿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年龄为145Ma,永平铜矿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年龄为160Ma。该年龄可能也反映了这两个矿床中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