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球形氢氧化镍,通过对制备条件pH值、添加剂量、搅拌强度的研究,探讨了其对掺Zn球形氢氧化镍  相似文献   
82.
4.1 前言降到地面的雨水在流域内聚集起来,很快就流到河里。我们把从降雨到河流流量增加的现象叫做雨水流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所谓的地表面附近非饱和带的水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不仅决定雨水中流到河流而显现部分(有效降雨)和渗透于地下,或者从地里蒸发扩散的损失部分的比例,而且还将有效降雨进一步分为几个流出部分方面赋于决定性影响。本文将以渗透能问题为重点,研究流出过程的概要和其中非饱和渗透现象所起的作  相似文献   
83.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时空变化特征EOF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EOF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出高原冬季积雪的突变现象.对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时空变化规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4.
气象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使得执法人员能力比较欠缺,并导致执法不作为、执法乱作为等现象的产生,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改善这种现实状况和发展气象事业的需求。《公务员法》创设了行政执法类职位,为把好气象行政执法队伍的进出关、加强约束与管理、强化激励等,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85.
中国主要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59  
基于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地块最新古地磁结果,并重新审视已有的古地磁数据,绘制了三大地块显生宙以来的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以此为基础,推算了各地块古纬度和取向的变化特征.进而分析了三大地块及其周边地块的运动学特征及相互间的对接和缝合过程.早古生代,华北、扬子、塔里木地块都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华北地块在动力学上是独立的,其运动特征以平移为主,旋转运动为辅;扬子和塔里木地块与冈瓦纳大陆关系密切,塔里木地块很可能在晚奥陶世远离冈瓦纳大陆,在二叠纪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我国华北和蒙古联合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对接则是在晚保罗世完成的 扬子与华北地块的对接过程是先东后西,东部的对接发生在晚二叠世,对接时结合带位于北纬6°~8°.晚三叠世两地块在西部门合时,结合带位于北纬25°左右.两地块在西部对接的同时,在东部产生了应力释放,使最初俯冲到上地慢的部分陆壳物质被推挤上升,与苏鲁-大别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岩形成的时代相同.从晚二叠世到早中侏罗世华北与扬子地块以东部为支点经历了大规模的相对旋转.晚侏罗世三大地块在动力学意义上已成为整体.在中国拉萨地块和印度次大陆与中国大陆对接缝合产生的力矩作用下.晚保罗世以来三大地块统一显示了约为20°的顺时针旋转运动.  相似文献   
86.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仲钨酸铵中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7.
粘土矿物含量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忠  罗蛰潭 《沉积学报》1998,16(1):137-139
储层岩石中粘土矿物种类及含量分析是划分沉积相带和成岩相带的基础,也是油气层钻井、完井、开发改造中储层保护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传统粘土矿物抽提分离方法及其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级粒度抽提分离方法,为分析储层岩石中的粘土矿物种类和含量提供了首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88.
对华北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富有机质层段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其基本特征是富有机质沉积层段的SiO2含量明显高于泥质岩中的含量,SiO2含量与TOC成正相关系,与TiO2含量成反比,Si/(Si Al Fe)比值与TOC成正相关关系;与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关的P、Cu、Zn、Co、Ni、V等元素含量明显富集,Ba/Sr比值远远大于1,且与TOC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在下马岭组剖面上,从Qb1x^3向上纹层~薄层状硅质岩夹层蹭多,有机质含量也开始急剧增高。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在下马岭组富有机质沉积层段形成时,盆地拉张沉降作用强烈,海底热水活动与之紧密相伴,而且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是导致该富有机质沉积层段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资源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确定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资源与开发潜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盆地各区段进行了综合评判。根据评价结果,可将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资源分成5类。第一类最有利区段包括柳林、韩城、吴堡、乡宁、汝箕沟及铜川矿区;第二类较有利区段包括石嘴山、澄合、庞庞塔、蒲白、石炭井、韦州及横城,该两类区段可作为近期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研究的主要目标区。  相似文献   
90.
河口区的生态环境复杂而脆弱,难降解的毒害性有机污染物会严重影响河口生境的良性发展,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和其他途径危及人类健康。本简要论述了国内外对河口区毒害有机污染物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的进展。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毒害物质在河口生境中的各种过程、行为方式和分布特征,以及对河口生态平衡、生物机体的危害和毒理方面。这些工作对于了解河口区有机污染的状况及有机污染物在河口环境中的行为方式并有效地控制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