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岩心、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下白垩统的扎赉诺尔群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扎赉诺尔群可划分为1个超层序,形成于凹陷断陷发育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Sq5)。进而在层序框架内对沉积体系和生、储、盖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预测了储集层有利发育区带。指出各个断阶带、斜坡带沉积的冲积扇、扇三角洲砂体和超层序的退积型层序组(Sq2、Sq3)发育的湖底扇砂体是油气良好的储集场所,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2.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各级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依据10口井岩心和1256口井测井资料,把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提出了葡萄花油层南部为同沉积构造抬升控制的中部缺失而非底部缺失的层序地层新格架。通过对短期基准面旋回内储层沉积特征、单砂体展布规律的研究,认为葡萄花油层主要储层水下河道砂体比原认识更连续,且延伸较远, 分流平原、内前缘相带南移达36km,这对深入认识该区油藏类型、聚油规律、特别是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整个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气藏勘探与开发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3.
岩浆结晶过程中,矿物-熔体相分离时,Pb优先进入熔体相,表现出不相容性;流体-熔体相分离时,Pb优先进入流体相;卤水-气相分离时,Pb优先进入卤水相; Pb在成矿过程中主要进入液相中进行迁移。氧化、偏酸性、富氯热液体系中,Pb主要以PbCl2-nn(0≤n≤4)形式迁移,尤其在高于350℃的高温环境下,Pb的氯络合物起支配作用;中低温、贫氯、高还原硫的碱性热液中,Pb主要以硫氢络合物形式迁移;氧化、贫氯的强碱性(pH>7.5)热液中,Pb主要以羟基络合物形式迁移;贫Cl-且富CO32-和HCO-3配体的中、低温弱碱性热液体系中,PbCO03、Pb(CO3)2-2络合物也很重要。NH3、F-、Br-、S2-x、NaPbCl03、NaPbCl4-以及S2O2-3等潜在无机配体对Pb迁移成矿意义不大。某些有机配体,如羧酸、氨基酸、腐殖酸,在低温(<200℃)条件下对Pb的运移成矿有重要作用,尤其羧酸比较重要。在成矿过程中,岩浆-热液成因的Pb Zn矿床通常经历了早期岩浆房去气、期后热液和晚期热液3个阶段。非岩浆热液成因的层控Pb Zn矿床流体主要为盆地卤水,矿化机制主要为构造挤压与重力的联合驱动,或者伸展背景下的海底热液对流。影响Pb沉淀富集的微观因素主要包括热液组成、温度、压力、pH值以及Eh值等。热液演化过程中,沸腾减压、围岩蚀变以及流体混合等地质作用促使上述微观物理化学因素发生显著变化,形成地球化学障,从而使得矿石矿物大量沉淀。   相似文献   
24.
逆掩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模拟实验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正确分析逆掩断层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封闭机理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与逆掩断层相伴生的塑性岩石的变形特征、断面压力和断裂带中泥质含量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断裂带填充物中泥质含量与断层封闭性定量关系物理模拟实验,并分析了岩石变形特征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建立了断层封闭性评价标准,提出了利用断裂带填充物质的性质、断面压力和膏泥岩变形特征评价断层封闭性方法。选择了库车坳陷克拉 3号构造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25.
金春  李兴防 《地理教学》2010,(15):54-54
一、解析 图中要素虽然简单,但涉及到的地理规律、原理却很多。可从图中风向与等压线关系判断该图位于北半球,理由是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再由风向的偏向判断南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可从1月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的角度,判读出该晨昏线为晨线,也可由1月份越向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判断该晨昏线是晨线;  相似文献   
26.
针对“小而肥”油田油气成藏特点,以贝尔凹陷贝中油田为例,在对其探评井及开发井测井曲线、地震解释成果、测井解释资料、试油试采动态开发数据研究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其断裂系统拆分结果,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和油藏解剖得知,贝中油田南一段主力油层在“满凹含油”的基础上,形成含油性差区或水区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断层断失作用造成目的层内主力...  相似文献   
27.
李兴防 《地理教学》2011,(23):43-47,42
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7.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6分)  相似文献   
28.
李兴防 《地理教学》2011,(21):54-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似文献   
29.
李兴防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11,(6):44-49,43
一、专题适应训练 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相似文献   
30.
秘鲁地震     
以下是对 2 0 0 1年 6月的秘鲁地震后果的简要概述。秘鲁的泛美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的办事处和卫生部不断地在提供信息 ,这些信息可在下面这个网站查到 ,网址 :www.disaster.info.desastres. net(点击秘鲁地震 )。卫生影响6月 2 3日袭击秘鲁的地震给该国大部分易损地区的基础设施、住房和居民点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大部分重大灾害情况一样 ,受灾最严重的方面有 :卫生、供水、卫生设备、食品和临时住房。破坏评估秘鲁南部的莫克瓜省遭受了最严重的破坏 ,在那里有接近 50 %的房屋破坏或摧毁。所有的电力系统都部分或全部被毁坏。在较大城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