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434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西北干旱区夏半年深厚的混合层与干旱气候形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理解西北干旱区大气混合层(ML)厚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干旱气候形成的影响,我们利用张掖和民勤站夏季及相关月的实测探空资料及T-log P图解法,首先计算了该两地逐日ML厚度,然后分析并讨论了它的时空间变化特征、与干湿天气气候的关系,以及夏半年的深厚ML,对加剧当地干旱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西中东部ML厚度的年变化及地区差异明显.冬季最浅薄,夏半年深厚(特别是5、6月),4月及10月分别是ML急剧增厚及变薄的过渡期;同时,更靠近西北干旱区中心的河西西部及北部的ML更深厚.(2)夏季干(湿)天气通过加强(减弱)地气间的感热交换和干对流,而明显影响当地的ML厚度.平均而言,以高温日最深厚,千日次之,小雨日再次之,而中强雨日最浅薄.千年夏季的ML厚度平均比湿年的对应值增厚300 m左右.夏季典型千日的ML厚度比雨日厚3000 m,典型干日的ML厚度昼宿变化不大.(3)反过来夏半年深厚的ML也通过增加雨滴蒸发损耗,减少了干旱区的降水,加剧了当地干旱的程度,因此夏半年深厚的ML也是形成干旱气候背景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2.
1 研究背景 利用地下流体进行地震研究,地下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如:盛艳蕊等(2020)利用化学组分来判定水质类型、水岩作用强度,并探讨水体之间的水力关系;Skelton等(2014)根据地震前后氢、氧同位素的差异特征,较好地识别地下水成分改变与区域构造活动的关系.可见,利用水化学组分、同位素开展地下流体的示踪和分析,对于判定水位异常、震前跟踪分析以及预测区域构造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3.
利用常熟地震台同场地观测的洞体应变仪、体应变仪、水管倾斜仪、垂直摆倾斜仪记录数据,采用小波变换与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检测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到47个球型基频振型(0S30S49)、15个环型基频振型(0T5—0T25)以及部分球型谐频振型,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理论频率值基本符合,表明检测结果较好。对比结果显示:水管倾斜仪检测球型振荡振型能力最强,垂直摆倾斜仪检测环型振荡振型能力最强;体应变仪可检测到清晰的环型基频振型,且信噪比较高;倾斜仪对自由振荡信号的检测能力优于应变仪。  相似文献   
134.
震裂锥已被公认为陨石冲击地球表面遗留的标志。研究及统计资料表明,震裂锥与陨石冲击形成的中、大型冲击坑 有关。太湖西山震裂锥呈圆锥形,锥体表面有自锥顶向下辐射的锥纹,锥纹具有分叉的特征,这些特征与震裂锥的国际公 认的定义和标准相符。此外,西山震裂锥还具有其特有的其他特征:碎裂岩化显著;气化-熔融现象发育;锥体表面具网 状构造及波纹状、蜂窝状等多种气印。岩相学研究显示,震裂锥及含锥岩石中冲击变质现象明显,微页理(PDFs)、微裂 隙(PFs) 以及靶岩熔融现象发育。以上这些冲击变质的标志,可证明西山震裂锥是冲击成因,而非地表水风化淋溶石灰岩 的喀斯特或风蚀成因的凤稜石。西山震裂锥的发现、太湖湖底冲击击变角砾岩“太湖石”的确定,为太湖冲击坑的研究增 添了新的诊断性证据;加上早期研究确定的、冲击回落至太湖湖底淤泥层中的冲击溅射物,这些众多证据为确定“太湖冲 击坑”或“太湖冲击事件”展示了美好前景。但是,要确定太湖冲击坑的具体位置、大小及构造模式等,尚需更多的深入 研究。  相似文献   
13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NSS+R)最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双根  张勤耘  钱晓东 《测绘学报》2017,46(10):1389-139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具有全天候、近实时、高精度的特点,可持续发射L波段信号,广泛应用于定位、导航和授时(PNT)。随着GNSS技术的发展,最近GNSS反射信号可探测地球表面特征,即GNSS反射测量(GNSS+R)。结合GNSS接收机天线位置和介质信息,利用延迟测量值可以确定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特性。GNSS+R作为当前GNSS和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和成果。本文详细介绍了GNSS+R原理和方法及其最新应用进展,包括各种GNSS+R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及海洋、陆地、水文、植被和冰雪等遥感应用,特别是最新BeiDou-R和TDS-1研究进展。最后给出了GNSS+R应用前景和展望,包括多GNSS系统、GNSS+R接收机、GNSS+R卫星计划和新兴应用等。  相似文献   
136.
针对传统空间查询无法满足地理数据交互式可视化对处理时间要求的问题,以窗口查询为例,提出了一种空间近似查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处理和查询两步:在预处理阶段,利用分布化的线简化算法对空间对象进行顾及误差的预处理采样,将采样过程及误差值用树型结构保存;在查询阶段,以豪斯多夫距离定义数据可视化的误差,进行误差可知的顶点即时采样与截取,从而实现针对可视化应用的高效的空间近似查询处理。在Hadoop集群上利用77GB的OpenStreetMap数据集进行了实验,证实了本方法的效力与效率。  相似文献   
137.
干旱灾害和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的研究进展及问题   总被引:72,自引:4,他引:72  
首先阐述了自然灾害中干旱灾害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接着从西北干旱气候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干旱气候的比较以及监测和预测等方面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研究的进展;最后提出了西北干旱气候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8.
青藏高原气象学的研究进展和问题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分高原天气学、高原气候学、高原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以及高原数值预报和模拟四方面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兼及国外)青藏高原气象学的主要进展,也提出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9.
江西省鸟类种类统计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分类系统,以2017年鸟类种类统计为基础,对江西省的鸟类种类进行了重新整理,形成了最新的江西省鸟类名录。结果表明:截至20017年底,江西省鸟类有22目84科280属570种(620种和亚种),占我国鸟类1 445种的39.45%,其中259种为古北种(占江西省鸟类种数的45.44%),187种为东洋种(32.81%),124种为广布种(21.75%);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81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97种;中国特有种15种;IUCN极危物种4种,濒危物种11种,易危物种24种;CITES附录Ⅰ14种,附录Ⅱ61种。江西有留鸟和夏候鸟321种,占全省鸟类种数的56.31%,其中63种为古北种,170种东洋种,88种为广布种,说明江西留鸟和夏候鸟以东洋种为主。江西省鸟类多样性指数G指数、F指数和G-F指数分别为5.266、55.191和0.905。本次统计新增鸟类20种,其中灰翅鸫Turdus boulboul为2017年江西鸟类新纪录种,勺嘴鹬Calidris pygmeus、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和四川短翅蝗莺Locustella chengi等11种为《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中江西有分布的种类,短嘴豆雁Anser serrirostris、北短翅蝗莺Locustella davidi和华南冠纹柳莺Phylloscopus goodsoni等8种为《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中分类新增种。名录中同时列出了各鸟种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和《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5.0》中的序号,以利于鸟类研究和保护人员了解鸟类在不同分类系统中的分类地位,更好地服务于江西省的鸟类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0.
通过研究微信渠道天气实景照片的上传、压缩、存储、管理等流程,分析"广东天气"实景上传"拍天气"功能及活动运营;通过分析用户上传照片及信息的应用场景,探索微信渠道气象服务用户互动。"拍天气"互动符合社会化媒体"用户创造内容、互动性"的特点,有利于增强气象服务的互动性、提高服务的时效性以及渠道的影响力,未来可在加强互动社交属性、拓展图片应用、加强活动策划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