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71.
浙江省雷电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伟  杨续超  张斌 《热带气象学报》2014,30(5):996-1000
在灾害风险评估中,基于行政区域统计单元的人口和经济数据往往与栅格水平上的致灾因子存在空间上的不匹配。利用遥感夜间灯光数据、植被指数和DEM数据构建人居指数,进行栅格尺度上的雷灾承灾体易损性分析,利用2005—2011年浙江省电网雷电信息系统的地闪数据和2008—2011年雷电灾害统计资料进行雷电致灾危险性评估,基于上述三个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建立浙江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获得1 km分辨率的浙江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杭州、宁波、台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和长兴、安吉、天台和临海等平地向山区地形过渡地带是浙江省雷电高风险区,甬台温沿海、海岛、衢州西部和丽水南部地区是低风险区域,其他地区为中风险区。  相似文献   
72.
73.
高分遥感智能解译是实现地理信息精细生成与快速更新的重要途径,从基于遥感开展精准地理应用的背景出发,解析了遥感信息产品生产与落地应用中的局限性,阐释了遥感回归地理应用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其中“精(形态)”“准(内容)”图谱特征耦合的关键性。以地理学指导智能遥感研究为基本认识,提出了基于精细地理场景开展高分辨率遥感地学分析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思路,以及时空/星地两个层面相协同的智能计算模式,并以中国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耕地评价为应用案例,利用分区分层感知/时空协同反演/多粒度决策3个基础模型,在复杂山地区开展精准应用驱动的高分遥感协同计算。结合实验结果,通过对不规则网格空间表达、时序特征多模态重建、多源不确定性解析以及不确定性引导的迭代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的探讨分析,给出面向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研究思路,为地理学指导下的智能遥感研究以及遥感支撑的精准地理应用提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选取桂林市海洋乡裸露岩溶区地下河管道分别进行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三极电测深法和充电法试验对比研究,其综合成果得到了钻探验证.试验研究表明,充电法对具有出口、进口或天窗的地下暗河定位追踪准确,效果明显.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对寻找深部构造破碎带具有独特的优势.三极测电深法受场地条件、高阻围岩和地形起伏影响较大,不能满足对地下暗河的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75.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广泛发育,平面上呈带状分布。滩坝砂体储层中次生孔隙是形成有效储层的重要条件,研究区存在的次生孔隙主要包括碳酸盐溶蚀孔隙和石英溶蚀孔隙两种类型,分属于两种不同流体成因。根据对不同滩坝沉积区储层次生孔隙和成岩作用的研究发现东营凹陷不同构造位置次生孔隙的成因类型不同,这是由于滩坝砂体中储层的固体和流体性质存在差异。固体性质的差异一般是由于沉积体距离物源的远近和沉积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而流体性质的差异主要是沉积体附近断层的连通性和活动性造成的。因此滩坝砂体的次生孔隙成因在横向上也相应地呈现出带状分布的特征:砾质滩坝主要为酸性成岩作用主导次生孔隙发育带,近岸滩坝主要属于酸碱共同作用次生孔隙发育带,远岸滩坝和中央共振带滩坝主要是碱性成岩作用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76.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近纪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研究区新近系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的综合分析,将柴西地区新近系沉积相划分为5种相和亚相:扇三角洲、河流-泛滥平原、滨湖、浅湖、半深湖。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大体以茫崖和大风山为沉积中心,到盆地边缘依次发育半深湖相、浅湖相、滨湖相,并呈环带状分布。扇三角洲相和河流泛滥平原相发育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前。古地形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物源来自阿尔金山和昆仑山,气候炎热干旱。下油砂山组为较好的烃源岩,储层主要为孔隙性碎屑岩储层和裂缝性非常规储层两种。  相似文献   
77.
泰安地区岩溶富水构造激电测深法异常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的抗旱打井找水开发深层岩溶地下水资源实例证明,泰安岩溶区不同岩溶形态富水构造激电测深异常类型及成因有一定规律可循.富水构造上的电测深曲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缓升型、缓降型、低阻V型、低阻平台型,富水地段电测深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低阻台阶型、低阻梯度带型、低阻U型.以溶洞等岩溶形态为主的富水带引起相对低视电阻率、低视极化率、低半衰时及衰减度低异常,出现激电测深法多参数“同步低”异常;以断层构造破碎为主的富水带引起相对低视电阻率及低视极化率异常,产生相对高半衰时及衰减度极大值异常,出现视电阻率与激电测深法多参数“反相”异常.  相似文献   
78.
东非裂谷Tanganyika地堑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东非裂谷乌干达区块的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与之石油地质条件相似的Tanganyika地堑的勘探潜力受到了人们的重视。Tanganyika地堑地处东非,属于东非裂谷西支的中段,是典型陆内裂谷盆地,主要沉积中新世以来的地层,现仍大部分被湖水覆盖,湖盆水体较深。盆地整体分为2个次盆,呈三隆夹两凹的构造格局。盆地目前勘探程度较低,根据现有资料推测,盆地地层埋深较大,深洼区中新统地层发育成熟烃源岩,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和生烃规模; 陆内盆地物源相对充足,储盖组合条件较好; 应力复杂,能够形成大量多种类型构造及构造-地层圈闭; 各种成藏条件匹配关系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综合分析认为,盆地具有较大勘探潜力,其中盆地转换带是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79.
耿伍  侯一筠  齐鹏  赵伟 《海洋与湖沼》2013,44(4):817-828
应用POM2K模式对中国海黑潮区气候态平均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正交曲线网格, 模式区域为太平洋海盆, 特别的在中国海区域进行加密并较好的拟合了岸线; 垂向分为21层, 并在海表9层以上采用对数网格分布; 采用COADS气候态月平均的风应力, 并将模式的温度结果和MODIS月平均的SST数据进行同化, 然后将模式模拟出的流量、海表高度异常同实测数据和卫星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 结果均显示模拟结果可信度较高。接着本文探讨了北赤道流分岔位置季节性的变化对源区黑潮流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秋冬季节北赤道流分岔位置较靠北, 源区黑潮流量较大, 而春夏季节北赤道流分岔位置较靠南, 黑潮流量较小。在此基础上, 针对源区黑潮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数值实验。实验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动力因子对源区黑潮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1)风应力; (2)非线性; (3)黑潮的斜压敏感性, 然后通过与控制实验的对比, 讨论了不同的动力因素对吕宋海峡净流量和吕宋海峡上层环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政务电子地图是城市智能化、智慧化管理的基础,随着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政府各职能部门对电子地图的应用需求日益强烈,基于传统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电子地图在政务服务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现势性不强、丰富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城市管理决策过程中无法准确进行空间定位和查询服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南京为例,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通过挖掘和分析各类电子地图更新数据源,提出了多源、异构数据的协同更新技术路线,电子地图实现了更新源由单一向多源的跨越,地图要素的丰富性和现势性取得了显著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创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