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475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187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1024篇
海洋学   231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12篇
  1956年   3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时间序列建模时,随机扰动项经常表现出非高斯性质,造成传统的时序模型的估计和预测偏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时间序列混合模型———多维高斯混合转移分布模型(MGMTD模型),用来处理残差项不是白噪声的情况,并提出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将新提出的MGMTD模型应用于对国际原油价格的预测分析中,进行模型的可行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MGMTD模型可以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可再生能源项目——中国风能发展项目》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丹麦王国两国政府共同协商,本着增强两国间在可再生能源和加强发展合作方面的联系,寻求更多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契机,于2005年11月签定、决定实施的项目,  相似文献   
993.
2008年初塔里木盆地低温阴雪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塔里木盆地内的43个气象站1961年以来的冬季逐日气温、降水、雪深、日照等资料,以寒冷日数、降雪量等要素为分析指标,对2008年1月15—26日塔里木盆地的持续低温阴雪天气进行气候学的分析。此次过程降温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塔里木盆地西部的部分地区达到了50a一遇,甚至个别站的部分指标达到了100a一遇。此次过程给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业和绿洲设施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大量的积雪也为后期的河流来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相似文献   
994.
都匀市气象局迁站对比观测各气象要素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都匀市气象局(57827)新、旧站址2007年1、4、7月同期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观测资料的对比,发现新址气温、本站气压、降水量均低于旧址,风速、相对湿度均高于旧址。并从海拔高度、下垫面性质、测站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新旧站址各气象要素差值的形成原因,为都匀国家一级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序列延续和订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北黄海沉积物中氮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早期成岩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首次报道对北黄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及其早期成岩作用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 ,北黄海沉积物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细粒度组分 ,其结构和性质直接影响着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形态、含量与分布 ,使自然粒度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垂向分布与细粒度组分中各形态氮的分布非常相近。在氮的早期成岩过程中 ,粒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沉积物的粒度越细 ,沉积物中有机氮的分解速率越小 ,即细粒度沉积物中有机氮的分解矿化速率最小 ,易于富集有机氮。对于不同站位的沉积物来说 ,因其沉积速率的差异 ,致使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埋藏通量有很大差异 ,沉积速率越大 ,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埋藏通量越大 ,在沉积速率最大的 C4站位 ,各形态氮的埋藏通量最大。  相似文献   
996.
以霸县凹陷东三段古物源体系为例,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与不同层次的精细研究,进而探讨了霸县凹陷断-坳转换期的物源体系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霸县凹陷断-坳转换期物源特征主要受古构造与古气候的控制,表现为:一方面,受继承性裂陷末期断陷样式的影响,凹陷快速地构造沉降,使得隆凹格局明显,易于形成近源堆积;另一方面,受古气候频繁变化的影响,气候干燥时,整体处于暴露环境,加速了剥蚀速度,气候潮湿时,沉积范围扩大,加速了凹陷填平补齐,准平原化。在古构造和古气候双重因素控制下,形成了霸县凹陷断-坳转换期独特的物源特征,表现为以凹陷边缘凸起为主的近物源慢速堆积特征。综合多种物源分析方法,得出研究区物源来自东部的大城凸起和西部的牛驼镇凸起,具体包括东部的长丰镇物源;史各庄物源和苏桥物源;西部的膮州物源和岔河集物源;南部的饶阳物源和北部的南孟物源。在物源体系、构造组合特征及气候的控制下,东三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97.
西藏古堆地区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和 《地质与勘探》2017,53(2):300-309
近些年许多学者对煌斑岩的研究较多,但对藏南地区的煌斑岩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藏南古堆地区煌斑岩进行了主量元素、稀土及微量元素的研究,以便了解藏南古堆地区的构造演化环境。结果表明:煌斑岩中SiO_2含量为32.99%~52.62%,平均值41.39%,K_2O/Na_2O为0.01~2.31,平均值为0.73,为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Ba),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如Ta、Zr)为特征,但高场强元素Nb相对富集。煌斑岩的成因具有幔源特征,是在新特提斯洋形成后经扩张,在岩石圈拉张伸展的动力学构造背景下,致使岩石圈减薄、地幔物质上涌,并遭受地壳物质混染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8.
对吉林安图地区原划为中元古代构造地层的海沟岩群进行的野外地质工作和锆石 SHRIMP U-Pb 年代学工作表明, 海沟岩群不同岩组的变质程度和形成时代都存在明显差异。 以条带状含铁建造为特征的四岔子岩组受到高级变质作用改造, 变质程度为高角闪岩相并伴有深熔。 侵入 BIF 铁矿的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给出的形成时代为 2 554 ± 3 Ma 或更老, 变质时代为 2 528 ± 11 Ma, 表明四岔子岩组应当老于 2 554 Ma。 结合区域对比, 推测其为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 而东方红岩组虽然变形作用强烈, 但仅为绿片岩相变质。 该岩组中的变流纹岩形成年龄为 178 ± 2 Ma, 表明其为早侏罗世火山岩, 受到后期韧性变形作用的改造。 新资料表 明原划的海沟岩群需要解体, 其中既包括太古宙变质基底, 也包括受到变形影响的中生代地层。 太古宙地质体在古生代末-中生代初古亚洲洋闭合及造山后构造作用下, 呈岩片出露在年轻地质体之间。 本文的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变质增生边和变质新生锆石具有异常高的 Th/U 比 值, 推测其和变质过程中高 U 矿物的形成有关。 高 Th/U 比变质锆石和低 Th/U 比岩浆锆石的实例表明:对锆石成因进行判别时, Th/U 比值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手段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999.
凭借着高产油气流,玛湖凹陷北斜坡带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成为近年来颇受储层沉积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区域。层段内砂砾岩储层储集物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控制机理一直尚未明确。本文按照流体成因差异,将层段内岩石相划分为4 种类型:牵引流成因的砂砾岩相、含砾砂岩相、砂岩相,以及重力流成因的砂砾岩相。在不断埋深过程中,重力流砂砾岩相的压实进程远远早于且明显强于牵引流砂砾岩相。而随后持续深埋过程中,重力流砂砾岩相孔隙度不再明显降低,渗透率却呈现明显增加,表明重力流砂砾岩相内的微裂缝开始发育。上述压实效应的差异造成了在储集空间上,牵引流砂砾岩相以原生粒间孔为主要类型,而重力流砂砾岩相则以粒内溶孔和微裂缝为主要类型。最终在宏观储集物性上,牵引流砂砾岩相储集性能明显优于重力流砂砾岩相,成为研究层段内有效的储集体。  相似文献   
1000.
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是以多元地学大数据为基础的矿产预测新技术与方法。本文基于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的实际需要及相关方法步骤,采用集成二次开发的方式,设计实现了一套可在三维环境下基于大数据开展定量化成矿预测工作的软件系统。本文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开发方式,并对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实现过程进行详细阐述。系统融合了当前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研究的最新方法及成果,内含数据库管理、三维地球物理正演、三维空间分析以及三维预测评价等功能模块,能够对多元地学大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预测。为了验证系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该系统被应用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钟姑矿田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研究,相关成果表明系统的建立不但能够深化和发展三维成矿预测理论,也为新时期基于大数据的隐伏矿体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新方法及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