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76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在秦岭东段泥盆系中新发现一种似碧玉层纹钠长石岩,发育有与中泥盆统同样良好的韵律层。野外和室内研究表明,岩石具古热泉沉积成因的可靠信息。这类岩石的发现,对研究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海盆中古地热异常及热泉活动引起的局部热水沉积环境具重要意义,也为了解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时期的成因演化积累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2.
宗务隆构造带位于柴北缘构造带与南祁连构造带之间,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构造带东段丰富的岩浆活动记录了该构造带晚古生代—中生代期间的裂解和闭合过程,而西段岩浆活动的记录较为稀少,对于其东、西段是否具有相同的构造演化尚不清晰。通过分析构造带西段三叠系隆务河组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认为隆务河组的碎屑沉积物的源区古风化程度轻微,不具备沉积再循环的特征,原岩主要为长英质岩石,南祁连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和早古生代大陆弧型花岗岩为隆务河组碎屑岩的主要物源;碎屑岩可能沉积于早中三叠世挠曲型盆地中;锆石U-Pb年龄分析表明宗务隆构造带东西段构造演化具有不同的历程,东段发育有限洋盆,而西段并未出现,转换地带可能位于生格至罗根郭勒之间。  相似文献   
153.
张健  薛春纪  曹纪虎  彭姣 《地学前缘》2019,26(5):163-173
高庄金矿床是豫西南一处重要金矿,成矿时代、物质来源以及矿床成因类型尚不清楚。本文对高庄金矿石中载金矿物磁黄铁矿进行Re-Os测年,获得(137±2) Ma成矿年龄,表明金矿床为燕山晚期成矿。分别对载金矿物磁黄铁矿、容矿地层(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和侵入岩体(堂坪岩体)进行了S、Pb和REE组成分析。矿石硫化物δ34SCDT值为-3.0‰~-1.5‰,平均值为-2.24‰,深源S特征明显,矿石S可能来源于容矿的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基性火山岩地层。矿石硫化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7.106~17.505、15.469~15.602、37.835~38.194。堂坪岩体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244 3~19.238 2、15.594 8~15.693 5、38.504 2~39.616 3,二郎坪群火山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8.176 8~18.669 2、15.607 1~15.801 9、38.375 9~39.080 9。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地层和岩体的岩石铅组成相近,表明岩体和地层都提供了成矿物质。矿石与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地层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都为平坦型。可见,豫西南高庄金矿形成于秦岭碰撞造山之后的燕山晚期陆内构造岩浆热液过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体周围火山岩地层。  相似文献   
154.
东天山西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地球化学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东天山西滩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H、O、Pb、Sr、C、Si等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该金矿床成矿元素来自赋矿围岩;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显示出低温、低压、低-中等盐度、弱酸-中性等特性。成矿作用发生在碰撞山期,多期次的认叠加和幕式特征显著;矿床成因应属冰长石-绢云线型浅成低温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5.
东天山西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西滩金矿床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阿奇山组的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典型蚀变矿物包括绢云母、冰长石、玉髓、绿泥石、浊沸石、水白云母等。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δD=-119.4‰~-90.2‰,δ18OH2O=-12.74‰~-1.65‰,δ34S=0.11‰~2.31‰,成矿温度集中于150~200℃,含盐度很低(0.8‰~6.7‰),成矿压力为2.68×107~3.26×107Pa,pH值平均为6.7,由此推断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物质具深源性,直接来自赋矿火山岩,属P·希尔德等分类中的冰长石-绢云母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6.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侏罗系铀矿化与有机质的某些关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多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充填中铀矿化显著,有机质丰富,铀矿与有机能源同盆共存,铀矿化与有机质内在关联备受关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东胜—准格尔旗地区侏罗系直罗组下部铀矿化砂岩平均铀含量(128.4×10-6)高出含铀泥岩2个数量级,铀富集成矿以砂岩为主岩并伴随显著的方解石化、高岭石化等低温热液蚀变;铀矿化岩层富有机质,其氯仿沥青“A”中非烃和沥青质占优势,饱和烃/芳香烃比值多大于1,Ⅱ型有机质为主。铀矿化砂岩的有机碳平均丰度(0.47%)比含铀泥岩低1个数量级,前者铀含量与有机质丰度呈负相关,有机质的氯仿沥青“A”含量0.0056%~0.0341%、A/C比值为0.79%~32.34%,处在成熟阶段;而后者铀含量与有机质丰度呈正相关,有机质的氯仿沥青“A”含量0.0049%~0.4937%、A/C比值为0.12%~17.78%,处在未成熟阶段。砂岩中铀富集成矿明显经历了伴随有机质氧化、成熟和分解的晚成岩—后生期含铀热液过程,而泥岩中的铀主要是同生—早成岩阶段粘土有机吸附沉积的。铀矿化砂岩中热液蚀变方解石的δ13CVPDB =-2.7‰~-14.0‰,δ18OVSMOW =18.4‰~20.0‰;热液蚀变高岭石的δ18OVSMOW= 12.6‰~13.8‰,δD(水)VSMOW=-116‰~-133‰,与高岭石平衡流体的δ18O(水)VSMOW =1.8‰~6.1‰,指示含铀成矿热液中CO2主要是有机质氧化脱羟基产物,水来自经过富含有机质地层循环演化了的盆地流体。研究区盆地流体中铀元素在砂岩层内流动和沉淀成矿与地层中有机质的氧化分解相伴发生。  相似文献   
157.
辽东古元古代裂谷中硼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砖庙硼矿床、翁泉沟硼 (铁 )矿床及其东台子矿段矿石的3 0件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获得三条理想等时线 ,年龄分别为190 2± 12 Ma、185 2± 9Ma、1917± 48Ma;对青城子矿田喜鹊沟矿段大理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获得其 Pb-Pb等时线年龄 1844±2 7Ma。对翁泉沟硼 (  相似文献   
158.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和后碰撞造山成矿。以青藏高原为例,又将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分为碰撞造山期成矿、松弛期(伸展)成矿、走滑拉分盆地成矿和剪切带扩容成矿。以西秦岭和东天山为例,剖析了后碰撞成矿特点、过程和成矿规律。在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发育有中国颇具特色的低温成矿域,包括广泛分布的卡林型金矿、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和玄武岩型铜矿,本文研究提出这些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大陆边缘造山带弧后伸展盆地。  相似文献   
159.
萨热克铜矿是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新生界沉积盆地内的大型矿床。矿床定位于托云中生代拉分盆地西缘与东阿赖海西晚期深海盆之间的萨热克巴依中生代断陷盆地内,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分布于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上段(J3k2)灰绿色砾岩层位中,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铜矿、孔雀石,围岩蚀变较弱。矿石中辉铜矿3δ4S=-24.0‰~-19.0‰,指示硫来自地层中大量硫酸盐的生物还原作用,辉铜矿206Pb/204Pb比值范围为18.475~18.642,207Pb/204Pb为15.606~15.676,208Pb/204Pb为38.585~38.795,指示成矿金属来自于上地壳和造山带剥蚀区。结合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判断萨热克铜矿是与盆地流体活动相关的砾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60.
近年来,地面磁法仪器测量精度和读数速度有根本性改变.特别是Overhauser和铯光汞磁力仪的应用,使读数间隔达0.1 s,而带有载波相位的GPS实时定位精度可达分米级.据新疆西天山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区应用实例,展示出地面磁法连续测量比常规点距能够获得更多地磁场信息,提高发现异常能力和定性、定量解释精度.因此,该方法具很高社会效益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