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桐木沟锌矿床产于秦岭泥盆系多金属成矿带中,在其层状矿体的底板整合地发育一种主要由钠长石和方解石组成的岩石——方解钠长石岩。本文通过对方解钠长石岩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属热水沉积成因,是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早期产物。  相似文献   

2.
西藏搭格架水热区位于拉萨-冈底斯地块南缘, 毗邻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 区内出露酸性泉、中性泉和弱碱性泉, 为不同类型地热水中REE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成因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通过在搭格架采集不同类型热泉样品, 开展了样品REE浓度测试、配分模式分析和赋存形态计算, 旨在揭示高温地热环境中REE地球化学行为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搭格架热泉中REE的地球化学行为呈非保守性, 其ΣREE浓度受热泉环境中富Fe, Al矿物(或无定形态固体)而非硫酸盐矿物的吸附过程的影响; 热泉REE配分模式和形态分布则主要受热储内氧化-还原条件及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控制, 是其地质成因和总体水化学特征的反映。虽然搭格架热泉中宏量组分水化学特征指示热储围岩应主要为长英质岩石, 但中、碱性热泉呈现的Ce负异常意味着热储中也可能存在碳酸盐岩。本研究为高温热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3.
赋存层控金属矿床的东秦岭中泥盆统中发育一类特殊岩石——方柱黑云岩。野外和室内研究表明,其为与火山及火山热卤水活动有关的地热异常海盆中的一种特殊沉积相。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及稀土元素特征也为其原岩经过卤水“浸泡”蚀变和埋藏热变质形成方柱黑云岩类的成因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据此,推测出秦岭中泥盆世层控金属矿床形成的地热异常背景。  相似文献   

4.
以往都将研究区内商丹断裂南侧的岩石定为角岩化碎屑岩或火山岩,划归泥盆系青石垭组或加里东蛇绿岩套。笔者认为这些岩石是一套糜棱岩,不是一个独立的地层单位。对该区的长英质、富铝质、斜长角闪质和碳酸盐质四类糜棱岩,分别做了岩相学特征描述。通过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碎斑矿物特征和变余构造恢复了各种糜棱岩的原岩。并讨论了这些原岩的时代归属,认为这些原岩分别来自秦岭群、丹凤群和中泥盆统,说明有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地质体卷入了这条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5.
依据西秦岭地区泥盆纪古生物及沉积相资料,本文将这一地区泥盆系划分为北秦岭生物区、华南生物区两个古生物区系,提出了北秦岭区沉积发展史以“D_m”事件为标志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和古地理演变的四个期次,并认为大草滩群属华北大陆边缘沉积。  相似文献   

6.
秦岭凤太矿田层控铅锌(铜)矿床的金属物质、硫和成矿溶液主要来自深部基底的岩石,属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从这一理论认识出发可进一步分析控矿地质条件及今后在该区有效地寻找同类矿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秦岭造山带变质基底杂岩中变质基性岩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秦岭岩群中的变质基性岩应为古元古代晚期侵位的基性岩墙,其化学成分相当于大陆裂谷或板内拉斑玄武岩,代表了吕梁事件的产物,形成于元古宙大陆地壳拉张构造背景的早期阶段,是秦岭造山带中元古代大陆裂谷小洋盆并存构造体制演化阶段的早期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8.
对秦岭碰撞带两侧的陕西宁陕沙沟柞水营盘金成矿远景区的地球化学研究,包括了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分析、载金矿物的微量元素特征、硫铅同位素组成、以及气液包裹体成分的研究等。结果表明,本区金矿成矿具有多期、多源、多种成因机制的特征。不同容矿岩系中的矿化虽有不同,但有一定的成因联系。泥盆系与印支期花岗岩体可能是两个主要的源岩和富集系统。  相似文献   

9.
赋层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中段含生物碎屑白云岩中的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临武长冲新发现的层控型铅锌矿床,作者在综合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前泥盆系矿源层经后期地下水热液或深循环热卤水溶液热液成矿;成矿经历了沉积-成岩阶段和后生交代阶段,属沉积+改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0.
南秦岭泥盆系成矿带热水沉积成矿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秦岭中晚古生界沉积区属造山前盆地,中泥盆世发生的海底喷流沉积事件及随后进入造山期的构造发展进程决定了本区成矿作用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产于泥盆系中的各类铅锌矿床、铜矿床和金矿床不同程度具层控性质,矿化均与以钠长岩、硅质岩、富铁镁碳酸盐岩为特征的热水沉积或蚀变有较密切联系。基于矿床时空分布,矿物组合及共生顺序以及成矿作用演化的分析,确定它们可能是一个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这个成矿系列的建立对我国西部古生代褶皱带区域成矿研究有重要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花坪铅锌矿位于南秦岭旬阳盆地金铜、铅锌、汞锑等多金属成矿带内,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泥盆系和志留系一套浅变质的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建造,褶皱、断裂发育,热液活动强烈,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运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矿体赋存于下志留世梅子垭组绢云千枚岩及下部石英脉中,受一定的地层岩性、古地理环境和构造控制。目前Ⅰ-1铅锌矿体控制长度已超过1 km,矿体连续性好,形态单一,矿物成分简单,锌含量高,有望成为一中型规模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2.
秦岭泥盆纪铅锌成矿带提供了一种沉积岩中热水沉积矿床形成的典型构造背景,成矿作用发生在被动大陆边缘上的裂陷盆地中,与盆地造山前的发展和演化有关。同沉积期断裂控制着成矿洼地的发育,地热异常促使热水系统形成,已经识别出来若干古地热异常存在的标志。碰撞造山过程中盆地封闭,含矿沉积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变质改造。 可以把泥盆纪地层中的各种金属矿床纳入一个热水沉积成矿系列中,铅锌主要是在热水系统释放到海底时的沉积成岩过程中富集的,铜和金则表现有在热水系统晚期相中或后期改造中富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床属海底喷气成矿,成矿流体温度为低温.矿床可划分沉积和热液改造两大成矿期,以前者为主.沉积作用形成的闪锌矿富Ga、Ge、Cd,浅色,晶胞参数小;后期热液改造形成的闪锌矿富Fe、Mn、In、Se,色深,晶胞参数大.  相似文献   

14.
以较详细的资料论述了秦岭凤太矿田八卦庙金矿和双王金矿床的主要成矿特征,并对比了两者之间包括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方式、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等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造成这些差异与两矿床所处的地质环境有关。综合上述特征指出本区泥盆系中的金矿具热水沉积、后期构造岩浆热液多次叠加改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对豫西小秦岭太华群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华群具明显的两分性特征,下亚群属下部基底岩系,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及TTG岩系;上亚群属上部基底岩系,具孔达岩系特征的一套沉积变质岩。根据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提出了小秦岭地区的太华群上下亚群是不同地质时期、不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下亚群时代为晚太古代,上亚群时代为古元古代,故太华群应予以解体.或给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桐木沟热水沉积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东秦岭桐木沟热水沉积铅锌矿床中碳、氧、硫、锶和铅等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碳、氧和硫分别源于海相碳酸盐和海水硫酸盐;铅和锶源于基底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