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245篇
地质学   512篇
海洋学   18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贻贝是我国北部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俗称“海红”又称"淡菜"。它是世界两半球温带及寒带各海沿岸广泛分布的海产双壳类。其肉味甘美,营养丰富,故为海产养殖的对象。常附着于工业冷却水管壁上、舰船底部和海上设施的仪器上;致使管道堵塞而大大降低冷却效率、减低船只航行速度和仪器失灵,为害甚大。 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国家的学者曾作了不少的研究。在生殖,胚胎发育以及生活史方面也积累了许多资料。Wilson E. B. (1886), Matthews A. (1913), Field I. A.(1922)等对胎贝(Mytilus edulis)的胚胎发育及主要器官形成分别作了一些研究;宫畸一老(1935)对厚壳胎贝(Mytilus crassitesta)的发生也曾进行过研究;Chipperfield(1953),Lubet (1953),杉浦靖夫(1959 )等曾报导过胎贝的繁殖、附着及生殖腺周年变化和性变现象;郭继绪(1959)还进行过紫胎贝室内人工育苗试验;厦门大学生物系海洋生物教研组(1960)对翡翠胎贝(Mytilus smaragdinus Chemnitz)生殖季节变化及性变现象进行了初步观察。虽然过去对胎贝作了这些研究,但作为防除试验和养殖工作的基本资料、对其生活史仍有作比较系统地观察的必要。因此,我们选择了经济价值较大的胎贝(Mytilus edulis Linné)作为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992.
柴油在底泥中的行为及其对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0号柴油在底泥中浓度和组分的变化及其对底栖生物群落中细菌、双壳类动物和底泥表层叶绿素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柴油后,进入底泥中柴油组分主要是高于C15的直链烷烃;细菌数量随污染油浓度增大而升高;实验开始底泥表层叶绿素a有所减少,而后明显增加;菲律宾蛤仔的重量:壳宽与污染油平均浓度成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台湾海峡西部及台湾浅滩附近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4~1985年台湾海峡底栖生物4次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峡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文中使用了聚类分析方法和群落结构指数,把调查海域分为7个群落分布区,讨论了各群落的分布、结构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首次报道在台湾海峡南部大面积深水区发现短刀偏文昌鱼为代表的底栖生物群落,为资源开发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4.
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有45 Ma、32 Ma、14 Ma等见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红色盆地可可西里为例,从古新世—中新世时期的沉积、生物、火山岩的特征等诸多方面,阐述青藏高原显著开始隆升的时间、表现特点和作用,并认为中新世初期,青藏高原有一次强烈的降温事件;在物质组分上,以钙质粘土、埃达克(Adakitic)火山岩为主;生物上以寒冷、干旱标志的裸子植物为主的植硅体;中新世中期之后青藏高原全面抬升。  相似文献   
995.
煤层气解吸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东民  韦波  蔡忠勇 《地质学报》2008,82(10):1432-1436
利用液固吸附的一般实验发现煤的孔隙分布不均,中高阶煤以0.8~15 nm孔径为主要优势。小孔表面曲率变化较大,孔径变化可用Weibull不对称函数表示,进而推导气固吸附方程。通过对山西晋城寺河3#煤、陕西韩城象山3#煤、新疆六道湾43#煤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发现其r2皆大于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所以利用Weibull函数来表征煤层气的解吸过程有利于指导煤层气排采实践。  相似文献   
996.
蔡永俊  张祥坤  姜景山 《测绘学报》2016,45(9):1089-1095
介绍了原始极化SAR三分量分解中存在的问题,如负功率和散射机制模糊,并深入分析了其改进方法中仍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三分量分解。该分解采用了更一般化的散射模型,并首次考虑了像素中存在不同旋转角的两个面或偶次散射目标,然后利用散射Alpha角确定除体散射之外的剩余主导散射机制,使面或偶次散射得到了更充分的保持。最后,从散射模型与极化相干矩阵自适应匹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对负功率进行自适应优化的措施,使得负功率像素个数大大减少,从而分解更加准确有效。试验结果表明,该分解所得结果更符合实际地物散射过程,能更好地解决基于模型的分解方法中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997.
蔡志刚  谢斌  张畅  李翔  王春晖  王洁 《测绘科学》2016,41(9):123-126,122
针对现有DOM与DEM生产模式不能满足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网络化、自动化更新需求,该文提出了基于变化检测的DOM与DEM网络化同步编辑更新方法,形成一套针对变化区域的快速更新技术流程。完成了DOM与DEM网络化快速编辑更新平台的研发,基于网络并行环境实现网络化任务分发、多人员同步编辑的生产更新模式。通过丽水和平湖两个测区的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总体效率比传统生产方式提高27%左右。  相似文献   
998.
贺兰山中段西侧沙漠戈壁沉积发育,生态环境脆弱,对探讨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与沉积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了腾格里沙漠东缘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洪积物剖面进行了初步古环境研究.在数字填图系统和野外路线调查基础上,对贺兰山中段西侧、腾格里沙漠东缘地貌第四纪沉积物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在AMS14C测年基础上,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腰坝地区Qp3-Qhpl洪积剖面沉积物中获得较丰富的植硅体化石,主要类型有方型、长方型、扇型、哑铃型、齿型、帽型、尖型、平滑棒型、刺边棒型、突起棒型、三棱柱型等.此外,沉积物中赋存的大量炭屑和燃烧植硅体反映了古人类活动的历史.运用植硅体组合和温暖指数分析重建了研究区26 ka来的古植被、古气候演化,气候变化自早至晚经历了明显的干凉-暖干-暖湿-冷湿-干冷-暖干-暖湿7个阶段.洪积扇扇缘沉积环境变化反映了气候的干湿变化,且气候干湿变化与区域沙漠化和人类活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9.
深水水道体系是近年来在白云-荔湾凹陷东缘珠江组上段深海泥岩背景中新发现的大型深水沉积体系,但是其沉积特征、沉积过程与主控因素尚不清楚.综合利用大量二维、三维地震数据以及钻井、测井资料,揭示了白云-荔湾凹陷东缘珠江组大型深水水道体系的沉积要素构成、外部几何形态、内部充填结构及其沉积演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物源供给、陆架坡折带、古地貌对深水水道体系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其主控因素,提出了“源貌共控”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珠江组大型深水水道体系由水道、天然堤和朵叶3种沉积要素构成,并以水道为主体.从北至南可依次细分为白云凹陷段、南部隆起段和荔湾凹陷段,其中白云凹陷段以侵蚀型水道为主,南部隆起段以侵蚀-加积型水道为主,荔湾凹陷段以加积型水道为主,在空间上构成了重力流流体能量逐级递减的“三级水道”充填演化特征.3个分段水道内部均可识别出两期水道事件,且充填样式各具特征.珠江组深水水道体系的发育与展布受北部珠江三角洲体系、陆架坡折带和限制性地貌3大因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赣西北中-晚第三纪陆相紫红色砂砾岩岩性横向上不太稳定的特点,提出砾石成分的来源和成因特征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因为砾石成分作为风化和搬运的最终产物,它与基底母岩区是密不可分,又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