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210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毛乌素沙地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根系微域(即根系、根际土、根区土、灌丛间空白土)间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差异性进行表征。本研究对各根系微域间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基于OTU水平的PCA分析,探究其在根系微域间Alpha和Beta多样性的层级变化,证实了有关植物根系微域生态位分化的报道,并发现锦鸡儿属植物根系微域间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组成随着4个微域类型由外及内呈现出显著的层级差异性(P<0.05)。通过对优势细菌群组的结构组成分析,发现锦鸡儿属植物对特定细菌群组具有显著的向根系内筛选富集的作用(P<0.05)。这种植物通过根系微域对特定细菌群组的逐级筛选富集作用,是导致锦鸡儿属植物灌丛下不同生态位间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发生层级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93.
青岛劈石口煌斑岩侵位于青岛崂山花岗岩中。从化学组成上看,其SiO2含量极低(33.61%~39.81%),TiO2含量高(2.46%~3.57%),全碱含量(ALK)w(K2O+Na2O)在3.32%~5.69%之间,Mg#值在75~79之间,属超铁镁质碱性煌斑岩;岩石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Th、U、Pb等,亏损K元素;亏损Zr、Yb等高场强元素。从矿物化学上看,样品中辉石基本全部属于富Ca、Mg、Ti的透辉石;辉石具有高Aliv和低Al vi的特征表明其形成于温度相对较高、压力相对较低的环境中。劈石口煌斑岩中存在大量捕获锆石,这些锆石中包含了华北地区基底形成及多期岩浆、变质等事件的信息。综合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学、锆石年代学和区域地质背景,推断劈石口煌斑岩形成于中国东部中生代拉张环境中,与软流圈地幔存在一定成生关系。  相似文献   
94.
本文对长江与黄河口黏土粒级沉积物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相对富集Al、K、Fe、Ti等常量元素以及Cr、V、Li、Zn、Ni和Rb等微量元素,黄河以高Ca、Sr和Ba为特征;长江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高于黄河沉积物,长江与黄河黏土粒级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相同,均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上陆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中稀土元素富集,黄河沉积物的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程度较长江沉积物偏弱。长江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变化较大,而黄河沉积物中元素含量较为稳定。黏土粒级沉积物的稀土元素更接近其物源区,2μm的黏土粒级沉积物中的REE可以作为判识长江与黄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指标。ΣREE、δCe可以作为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的判别指标。长江与黄河黏土粒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受源区岩石类型、化学风化、水动力分选等因素的控制。化学风化引起河流沉积物相对其源岩发生地球化学分异,水动力分选使矿物在不同粒级沉积物中富集,从而引起地球化学组成在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的分异。  相似文献   
95.
为探究BMP-2基因在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中的功能,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九孔鲍外套膜中获得了BMP-2基因cDNA全长,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BMP-2基因在各组织和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九孔鲍BMP-2基因cDNA全长2572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123bp, 3′非编码区(3′UTR)1150bp,开放阅读框(ORF)为1299 bp,编码432个氨基酸,其分子质量为48.59ku,理论等电点(pI)为9.84;具有N端信号肽(1-39 aa)、TGF-β前肽区域(63-294 aa)和TGF-β成熟肽区域(331-432 aa),以及蛋白酶水解位点RLRR (272-275 aa)和7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符合TGF-β超家族蛋白典型结构特征。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九孔鲍BMP-2基因和耳鲍聚为一支。qRT-PCR结果表明BMP-2基因在九孔鲍的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足、右侧壳肌、外套膜及肝脏中显著高表达;在检测的7个发育时期均表达,其中在受精卵、4细胞、8细胞、原肠胚、稚鲍时期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幼鲍时期。研究表明BMP-2基因可能在九孔鲍贝壳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四大沙地地区可持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娜  赵媛媛  丁国栋  崔晓  彭玏 《干旱区地理》2018,41(6):1310-1320
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生产性生态足迹模型,评估并对比了我国四大沙地地区2000年和2015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盈余状态,以揭示区域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2000-2015年,四大沙地地区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毛乌素沙地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最高,达20.85%,增长量为79.21 hm2·人-1;人均生态足迹主要以化石能源足迹和草地足迹为主;2000-2015年四大沙地地区生态赤字程度在不断增强,毛乌素沙地地区人均生态赤字变化量最大,达79.51 hm2·人-1,造成赤字程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区化石能源的大量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当前四大沙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以自然资源大量生产和消耗为代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仍存在挑战,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维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
针对东南沿海地区GNSS大气可降水量(PWV)计算过程参数多、数据量大、效率不高且易产生累积误差等问题,本文基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2017~2018年18个CORS站的GNSS数据,分析GNSS-PWV与对流层延迟(ZTD)、地面气温(Ts)和地面大气压(Ps)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利用多元线性拟合方法建立多因子GNSS-PWV直接转换模型,为研究区提供简捷高效的PWV计算方法。结果表明,GNSS-PWV与ZTD、Ps和Ts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65和0.78;基于ZTD、Ps和Ts的多因子PWV模型RMS为0.33 mm,精度最高,明显优于基于ZTD的单因子PWV模型(4.66 mm),而基于ZTD和Ps的双因子PWV模型RMS为0.50 mm。  相似文献   
98.
岩浆流体对冲绳海槽海底成矿热水系统的可能贡献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海底火山活动区成矿热液流体来源长期存在争议,尽管海水来源说更为流行,但本文提供的下列证据表明,来自长曲质岩浆的流体对冲绳海槽现代活动热水成矿系统有较大贡献:(1)冲绳海槽JADE热水区出现异常高热流,其下方1 ̄2km处存在浅位长英质岩浆房;(2)CO2、烃类、H2等气体在热水成矿体系中极度富集甚至形成独立气流,与热水流体共存。气体的碳、氦同位素资料表明其来自长英质岩浆本系;(3)JADE成矿热水系  相似文献   
99.
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内前中生界不整合面之下下奥陶统白云岩储层具以下特证:储集岩类简单,但结构较为复杂,主要有浅灰、灰黄色厚层含粒屑中-细晶白云岩,亮晶砂屑白云岩,硅质细-中晶白云岩、细-中晶残余砂屑白云岩,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粉-粗晶白云岩,局部有灰白色硅质岩。储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有8种。其中,胶结作用、压实作用是使储层储集性能变差的主要成岩作用,而白云石化作用、破裂作用、溶蚀作用,特别是表生淡水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储层进油期孔隙以次生型为主,主要有晶间孔、晶间溶孔,胶结物内溶孔、溶洞、裂(溶)缝、晶间缝,孔隙度一般5%~8%,局部高达15%,故此其储集类型为孔、洞、缝复合型。储层含油气丰富,其含油饱和度高达75%,是重要的高产工业油气层。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提高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反演结果的精度和横向连续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AVO反演约束方法,该方法结合贝叶斯原理和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对反演参数纵向和横向的同时约束.文章首先结合反演参数的纵向贝叶斯先验概率约束和反演参数的横向连续性假设建立了与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应的AVO反演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将该数学模型代入卡尔曼滤波算法框架,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双向约束AVO反演.二维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的纵向贝叶斯先验概率约束,双向约束能更准确地刻画参数的横向变化,得到更准确、横向连续性更好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