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物理过程随机扰动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任志杰  陈静  田华 《气象》2011,37(9):1049-1059
目前我国的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采用BGM初值扰动方案,没有考虑模式扰动方法,在技术上滞后于国际先进数值中心的集合预报系统。本文参考ECMWF的模式扰动方法,设计了我国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的物理过程随机扰动方法,并对2008年7月20—31日进行了集合预报批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T213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对物理过程随机扰动很敏感,对物理过程扰动后,模式物理量的预报情况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随着积分时间增长而迅速扩大。在水平方向上主要表现为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较赤道地区更敏感,在垂直方向上,表征大尺度运动特征的物理量(如位势高度、温度、风速等)在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低层到高层都很敏感,尤以300 hPa最为明显,垂直速度、散度等物理量在赤道地区也非常敏感。多初值集合预报加入物理过程随机扰动后,集合平均均方根误差在积分后期略有改善,对降水预报水平也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表明物理过程随机扰动方法具有较好的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2009年3月中旬新疆融雪型洪水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华  杨晓丹  张国平  赵琳娜  王志  赵鲁强 《气象》2011,37(5):590-598
利用1950-2006年的新疆融雪型洪水灾情资料对新疆地区融雪型洪水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融雪型洪水多发生在天山北坡,特别是伊犁河谷和塔城地区是融雪型洪水的多发区域.3月中旬到4月上旬为融雪型洪水的多发时期.在此基础上,从气候背景、天气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09年3月中旬融雪型洪水的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2009年2月降水明显偏多为3月中旬融雪洪水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而3月中旬冷空气过后气温持续迅速回升是此次融雪洪水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持续迅速升温过程中,平均气温由负转正、最高气温高于5℃以及暖平流中心出现时间对融雪型洪水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3.
何进  王龙  王首智  林兴元  田华 《四川地质学报》2013,(Z1):112-113,120
高边坡是指高度超过30米的岩质边坡或者高度超过20米的土质边坡。高边坡通常是人工改造地质体的工程设施,其稳定性受到自然山坡、地质条件和人为改造程度等的影响,笔者根据高边坡施工经验,对高边坡常见的各种变形病害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高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以提出勘察设计的具体方法,对于高边坡工程施工,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4.
针对中国气象局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历史样本较短、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数学模型中气候累积概率分布样本不足的问题,选取气候背景和地理地貌特征较为相似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扩展时间序列和空间范围的方法,增加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的降水预报气候分布样本数,改进模式降水预报气候累积概率分布,利用2011年6月10—20日集合预报资料进行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预报试验,分析气候累积概率分布敏感性。结果显示:扩展时间序列和空间范围增加模式T213集合预报气候样本数的方法,生成的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较单一格点方法更具代表性,能提高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的识别技巧,并提前8 d发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强降水预报信号。  相似文献   
45.
容量法等温吸附实验是测定煤储层吸附性和含气性的常用手段。实验装置中的参考缸体积V1、装有样品时的自由空间体积V2和压力表对等温吸附实验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这三者对实验影响的程度目前还没有系统的认识。为了理清实验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和提高等温吸附实验的测试精度,基于波义尔定律建立了煤储层容量法等温吸附实验稳定性和精确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吸附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吸附实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受压力表、参考缸的体积V1和样品缸装有样品时的自由空间体积V2的控制,压力表测量精度越高,等温吸附实验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就越好;压力表精度一定时,V1和V2的体积较小且匹配组合满足一定的条件,吸附实验才能达到较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利用优化方法得到的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地区中煤阶煤储层开展等温吸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组合的吸附实验测试结果稳定和精度都有所提高,吸附量的最大差值为1.45 cm3/g,远低于未经过优化的实验所测吸附量的差值5.27 cm3/g。   相似文献   
46.
用典型年合成方法分析研究了1979—2006年西北太平洋多台风年和少台风年热带大气ISO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带大气ISO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生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多台风年,菲律宾以西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较弱,东传不明显;菲律宾以东地区积云对流较强,热带大气30~60 d低频振荡也偏强,与台风生成相关的传播特征为源自赤道140~160°E附近季节内振荡的西北方向传播。这种异常的30~60 d低频振荡对周围大气环流有正反馈的作用,从而导致积云对流的进一步加强,这种强的积云对流会引起赤道西风异常,产生异常Walker环流,在菲律宾附近形成风场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增强那里的上升气流,有利于台风生成。少台风年,菲律宾以西地区低频活动较强,东传明显,菲律宾以东的低频活动较弱。这种西强东弱的低频活动形式,使得大气低层在菲律宾以西地区为低频东风异常,菲律宾以东地区为低频西风异常,导致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大气产生低层低频风辐散、高层辐合的形势,增强下沉运动,不利于台风的生成。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对现有电力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中的效率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力规划常用操作的智能化设计和实现,对规划工程方案投资估算提出了估算方法,利用GIS空间分析的优势对工程方案在各种专题数据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并生成专题分析报告文档,给规划工程方案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用观测,拍照,录像资料对黑龙江省北部出身的特殊光现象进行个例分析,提出了对特殊光现象观测记录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9.
TBB-REVEALED ANNUAL CYCLE FEATURES OF TROPICAL LF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context of 1980—1992 JMA(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GMS TBB gridded dataset,study is undertaken of annual cycle features of FFT-derived window power spectrum averaged overthe record length,with localized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of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LFO)inthe tropical atmosphere investigated alongside possible causes.It turns out that the LFO takes onsurprisingly noticeable annual cycle features marked by a wider variable range of the LFO periodsover northern tropics than the southern counterpart and equatorial vicinity.In addition,on thewhole,the signals are more intens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during summer/autumn and atequatorial/southern latitudes when northern winter/spring occur as well.Also,not all thesefeatures are identical for different segments at the same latitudes,displaying signatures on a localbasis,and the spatial/temporal locality can be qualitatively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nonlinearinteraction between tropical waves,and modulation of diabatic heating on the LFO periods.  相似文献   
50.
郜婧婧  田华  吴昊  杨静  戴至修  张楠 《气象科技》2019,47(3):386-396
低能见度是对道路通行影响最为严重的气象要素之一。随着数字摄像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以及气象和交通部门间信息共享工作的开展,利用高速公路沿线摄像头视频数据快速识别能见度成为提高能见度时空监测精度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亮度对比度和暗原色先验原理的白天道路图像能见度检测方法。首先根据霍夫变换直线检测方法提取道路兴趣域,然后根据亮度对比度方法检测人眼可分辨最远像素点,将其作为目标点,最后基于暗原色先验原理求取目标点的透射率,并根据能见度与消光系数的关系公式求取图像能见度值。利用安徽省京台高速吴玗北段和宁绩高速宁国互通段视频图像资料和邻近交通气象站能见度监测资料,采用绝对误差和能见度等级误差对能见度检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能见度的变化较为敏感,能见度等级的检测效果较好,准确度可达95%,对开展公路交通视频图像能见度识别工作具有较好借鉴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