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微地震信号到时自动拾取方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用于微地震信号到时自动拾取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包括长短时均值比(STA/LTA)方法、AIC方法、基于高阶统计量偏斜度和峰度的PAI-S/K方法等,提出了移动时窗峰度的快速算法和改进的峰度拾取初至方法.对我国西部某地观测到的13359个微地震记录,采用两种时窗进行了初至到时拾取,并与人工拾取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为使所研究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采用DE全局搜索方法,以人工拾取的初至作为参照,以时差在0.3 s以内的记录所占百分比作为目标函数,自动搜索最佳的拾取参数.结果显示,在拾取时窗选为P波初至前3 s至S波初至位置时,AIC方法的结果最佳,时差在0.3 s以内的记录占比达到93.6%;在拾取时窗选为包含S波到时的时窗时,改进的峰度法效果最佳,时差在0.3 s以内的记录占比83.8%.  相似文献   
42.
煤镜质组反射率是评价煤阶、区分煤种的重要参数之一,在煤层气勘探与开发、采煤、化工和冶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以往煤阶的评价单纯通过巷道和钻孔取芯的煤样实验室测试分析获得,受取样点有限限制.本文通过6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挥发分和镜质组最大反射率的测试,配合煤样的超声弹性测量,探讨了镜质组最大反射率与地震属性参数-波速、密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煤镜质组最大反射率与地震属性参数均存在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其中以密度与纵波速度的相关程度最高.从而为利用煤田地震预测镜质组最大反射率,进而预测煤阶的三维立体分布提供了试验与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43.
应用三分量地震数据反演煤系地层孔隙含水量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芦俊  王赟  赵伟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7):1734-1740
地层孔隙水含量的计算主要受地层孔隙度与孔隙含水饱和度的影响.通过实验室煤层及其顶底板岩芯物理测试与孔隙度测量,可以获得煤系地层岩芯的孔隙度与岩芯纵、横波速度的经验公式;结合三分量地震勘探获得的纵波与横波速度,能够计算出煤系地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的计算通过实验室岩电参数测试和阿尔奇公式可以计算得到.结合淮南某矿区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及岩样的岩电试验,实现了三维空间煤系地层孔隙含水体积百分比的精确计算.该预测方法与传统的、钻孔控制的地下水评价方法相比可以提供相对精细的、三维空间的、定量化的煤系地层孔隙相对含水量,对煤炭与煤层气资源开采中所涉及的地下水分布规律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4.
煤层陷落柱散射波数值模拟与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志勇  王伟  王赟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5):1749-1756
煤层陷落柱是煤田勘探开发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非均匀地质体.由于来自陷落柱的反射信号少、反射能量弱,使得基于反射波原理的常规地震成像方法难以有效识别陷落柱.本文以散射波理论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陷落柱的散射波场特征,研究表明地面接收的波场中含有来自陷落柱陡倾角界面的散射波场.通过共散射点道集波场的模拟,可以清晰地识别散射波,获得地下散射点和非均匀地质体的信息,判断散射点的位置,从而勾画出不均匀地质体的形态.采用等效偏移距假设抽取共散射点道集,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前偏移,对陷落柱成像;模拟与实际数据成像结果对比表明此方法能够合理地提取散射点的散射波场信息,对陷落柱形态及内部结构准确成像,是一种有效的煤田陷落柱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45.
多分量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可以对地下复杂地质构造进行更准确的成像,精确成像的前提是获取准确的纵横波偏移速度。本文采用高斯束偏移方法对多波地震数据进行偏移速度分析,首先分别给出纵波和转换波共偏移距域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原理,在此基础上抽取纵波和转换波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然后根据共成像点道集拉平准则,分别对纵波和横波速度进行更新;当两种波成像深度不一致时,对纵波和转换波成像剖面进行深度匹配,完成高精度的纵横波偏移速度分析。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试算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多波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6.
关于薄层与单界面模型弹性反射透射系数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均匀各向同性水平层状介质假设下,采用位移与位移位两种不同的平面波表示方式,推导了层状介质的传播矩阵;并对层状模型逐步简化,依次给出了薄层、单阻抗差界面纵波入射时的反射、透射系数公式,指出了位移与位移位函数这两种不同形式下各公式的异同和适用条件,对于薄层地震反演精度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
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时间分布与强震活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时间变化作了分析研究,表明因高剪应力值地震在时间上的集中分布,而形成了环境剪应力场显著增强的时段。高剪应力值地震的发生是构造应力场增强的直接表征,环境剪应力场高值分布区和高剪应力值地震集中发生时段的出现,与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密切相关。追踪分析环境剪应力场的时间变化,是地震危险性中、短期预测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环境剪应力场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可能为地震的中期和短期预测提供相应的应力场前兆性变化判据。  相似文献   
48.
地下水矿化度检测的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在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时,是通过地下水的取样进行分析化验,确定含水岩组中水的矿化度。目前,在利用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西部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研究中,鉴于大多数石油井中没有浅层地下水的水样化验资料,本文介绍一种利用石油测井数据计算地下水矿化度的方法,并将之应用于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地下水矿化度估算。应用实例证明这种方法是较为可靠的,虽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基本可以满足地下水矿化度分级评价的要求,从而开发了石油测井数据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减少了地下水水质评价的资金投入,同时提高了矿化度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49.
西部地下水勘查的基础地质问题与关键地球物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介绍了基础地质问题研究对西部深层地下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意义,就西部地下水研究的特殊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地球物理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在利用已有的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基础地质问题的过程中,介绍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及研究工作步骤,针对这些方法技术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技术本身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和研发部署,针对已有资料的局限性和西部地下水的特殊性,提出研究高精度地震静校正、全波处理等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50.
Introduction ZHOU, et al (1994) collected and investigated periods of level deformation data from 1954 to 1992, and gained sequence of a picture per year (or several years) that vividly showed the vari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field of Tangshan earthquake source area around the Tangshan diamond block which was 21.3. They indicated that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source area showed de-formation gap and the hard solid characteristic of relative stabilization or relative closedown. In the investi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