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5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测井数据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地质信息,是迄今为止能够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地质数据之一。测井信号的时频分析将一维的测井信号变换到二维的时频域,进而使其内部的能量聚集与分布得以清晰展示,利用测井信号沿时间方向上的差异性可以获取地层的旋回性等地质信息。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对测井信号进行高质量的时频分析,运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的特性进行层序、准层序的划分。同时通过小波时频分析寻找不同类型的体系域与小波时频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层序内部的沉积特征及内部精细结构,建立了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海退体系域的小波变换能谱地质模型,方便、快捷的实现了体系域的划分。最后在测井信号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对鲁西和济阳凹陷的含煤地层进行了层序对比和分析,基本建立了山东地区晚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32.
基于小波与分形理论的地震异常检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地震异常检测精度,探讨了小波与分形结合的地震异常检测方法.首先采取功率谱密度对地震波的分形性质进行分析,得出其具有且仅在几个高频段具有自仿射分形性质,这为分形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并揭示了现有单一综合分形维方法的不足;继而提出了频率、时间有序的无次采样小波包变换(FOTO NWPT),该算法为地震波分形分析创造了优良平台.基于前两者,提出了小波与分形优势结合的地震异常检测方法:由FOTO NWPT将地震波分解在若干尺度上,依据尺度关联维分析构建地震剖面分形参数空间,参数奇异标志了地震异常.工程实验证明,该方法比现有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为实现度量参数化精细地震勘探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3.
【研究目的 】胶东是全球著名的金成矿区,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该区尚有很多断裂是无矿的,以往对断裂的深部形态及赋矿断裂与无矿断裂的区别特征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在胶东西北部实施重、磁、电长剖面和穿越主要金矿集区的广域电磁剖面、反射地震剖面,揭示了断裂深部特征,为赋矿断裂和无矿断裂的识别提供了重要证据。【研究结果 】地球物理探测表明,胶西北地区的断裂构造有陡倾角的深断裂、缓倾角的铲式断裂和陡倾角的小断裂,其中控矿的三山岛、焦家和招平断裂均是铲式断裂。结合对金矿床的研究发现,矿床主要赋存于缓倾角断裂中,矿体呈阶梯分布特征,陡倾角的深断裂中未见明显的金矿化蚀变,现今金矿床赋存的最大深度在5 km左右。【结论 】综合分析认为,低角度拆离断层和连续性不好的高角度小断层有较好的物理圈闭条件,有利于矿化富集;而产状平直、陡倾的深断裂不具备物理圈闭的条件,不利于成矿。胶东型金矿的找矿方向应集中于缓倾角的铲式断裂及其派生、伴生的陡倾角小断裂附近。  相似文献   
34.
山东省西北部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成为继莱芜、金岭和济南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富铁矿基地。与传统的矽卡岩型铁矿产于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不同的是,齐河—禹城地区李屯铁矿的矿体产于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内,富铁矿体与围岩呈截然的接触关系,并且矿体附近的围岩发生了强烈的角岩化。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上覆的煤系极低的热导率使得含矿热液能够保持高温状态,发生长距离迁移而就位于远接触带的石炭系—二叠系中。李屯铁矿的形成可能是高温的岩浆流体与低温的大气降水混合,导致温度和盐度下降发生快速沉淀的结果。另外,近矿岩体普遍发生强烈的钠长石化,导致了闪长质岩石“铁的丢失”,为出溶高浓度富铁流体以及富铁矿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幔源“高分异”的闪长岩以及浅侵位时岩浆流体的出溶,也是邯邢式铁矿形成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5.
兖州煤田小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兖州煤田3煤顶板小构造发育特征,重点分析了小断层发育的优选方位;然后分析了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4组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概论了不同性质小构造、不同类型组合以及出现在不同位置对煤层顶板稳定性产生的各种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6.
山东济阳石炭-二叠系煤成气储层沉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进行煤成气储层沉积学研究。储集在二叠系砂岩(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内的煤成气藏成为重要的天然气藏。济阳地区上石盒子组万山段、奎山段和孝妇河段,发育河流相、湖泊滨岸相为主要特色的砂质沉积,是煤成气主要储集层。主要储层沉积相为河道滞留与边滩组成的河道充填。煤成气储集空间主要是次生孔隙。本区石炭-二叠系砂岩成岩作用强烈,原生粒间孔保存较少,大部分的粒间孔隙是由于后期溶蚀作用形成的。这种次生的粒间孔隙充填在粒间孔隙之间的杂基或胶结物后期经溶蚀作用形成。二叠系气藏的直接盖层主要是下石盒子组的河漫相、山西组及太原组的三角洲平原和湖沼相沉积的泥岩、煤和炭质泥岩。  相似文献   
37.
采用细粒沉积岩宏观观察刻画与显微刻画的方法,探索基于湖相细粒沉积纹层类型及其结构特征作为关键指标的细粒岩岩相成因.提出了湖相细粒岩岩相的划分指标和原则,即以细粒沉积纹层作为细粒岩岩相划分的重要指标.用两级核心指标作为划分湖相细粒岩岩相及亚类的依据,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岩石组成类型,分为泥质岩类、灰岩类以及...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琼东南盆地古近系含煤地层的沉积体系。研究区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海底扇体系、滨浅湖-中深湖-浊积扇体系、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水下扇体系、潮坪-泻湖体系、滨浅海-浊积扇体系等沉积体系,其中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水下扇体系、潮坪-泻湖体系聚煤作用较强。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了中、短期基准面识别与对比。短期基准面对比界面主要类型是冲刷现象及其上覆的滞留沉积物、土壤化沉积与泥炭化事件沉积组合、微相岩相类型或相组合在垂向剖面上转换、测井曲线突变界面等。琼东南盆地古近系的地层中,由不同成因特征的边界所界定的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有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短周期旋回层序(A型层序)、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短周期旋回层序(B型层序)和向上变深再变浅的对称型短周期旋回层序(C型层序)。  相似文献   
3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影像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时期的演化,采用遥感技术与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方法,对CBERS和ETM 卫星影像的处理,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发现直径大于300 km的环形构造,环形中心位于甘肃省东部的东华池附近。该环形构造内西部为西峰油田,中东部有古生界—中生界大型煤田,东南和西北部都有铀矿的发现,4种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煤和铀)居于环中。地球物理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证明,该环形构造为一相对独立的块体,其活动既有升降,又有旋转,受深部控制,主要是中—新生代造山作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联合作用的结果,对多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