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0万区域化探不仅在地质找矿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有益的依据,在第四系覆盖较厚的地区根据40种元素含量特征采用对比法进行地球化学分层,并且以典型元素地球化学场空间分布规律为基础,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进行区域大断裂推断.  相似文献   
12.
秦岭造山带晋宁期加里东期板块汇聚及成矿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重大地质问题野外地质调研、锆石SHRIMP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出秦岭造山带腹地明显存在晋宁期和加里东期的两期叠加板块汇聚结合带。新提出晋宁期具主次两条板块汇聚结合带,系中新元古宙古中华陆块群裂解—古秦岭多岛洋形成(1800-940 Ma),可识别出具蛇绿岩、岛弧火山岩与深成侵入岩、陆缘弧变质地层四位一体的组合,时空紧密关联。北部即古华北南缘古商丹带,沿北秦岭南缘被后者商丹带重叠,南部为古扬子西北缘板块汇聚结合带,总体延伸近北东向,从三湾(西乡)、黑木林、峡口驿、三岔子、鞍子山、马道、佛坪至小磨岭以东。其南段受扬子地块燕山期向北推挤位错,三湾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呈构造窗出露,中段遭晚期东西向勉略带构造捋顺。而早古生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原特提斯洋形成(561-447),认为消失的原特提斯洋是中国最具规模的早古生代大洋,商丹—昆南板块汇聚带,便是中国大陆造山带最重要的一条大地构造界线。研究了两期板块汇聚结合带分布与区域成矿关系,对铁、铜、镍钴等区域成矿前景赋予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北秦岭罗汉寺岩群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出露于北秦岭周至黑河小王涧黄草坪南罗汉寺岩群(弧前盆地沉积楔形体)中的英安质晶屑凝灰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该群晶屑凝灰岩形成时代为(491±5)Ma,反映该岩群跨及早奥陶世.结合商丹带北侧广泛发育的加里东期岛弧花岗岩带和前人在其他地区测定该岩群的最新年代信息,认为本次测年数据为北秦岭...  相似文献   
14.
东秦岭基底组成与构造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基本地质组成上,东秦岭构造基底可划分为华北,北秦岭、佛坪、白水江,汉南和武当六大地体,不同地体的基底组成有明显差异,它们先后于中-晚元古在不同时间段,通过不同的方式而拼合为统一的华夏泛大陆,从而完成东秦岭从原始地壳生长到典型板块构造体制上的转换,是全球Rodinia事件在本区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南秦岭铁瓦殿岩体岩石谱系单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铁瓦殿岩体划分为5个岩石谱系单位,厘定为2个超单元,即铁瓦殿超单元和马院子超单元。研究认为:铁瓦殿超单元形成于消减带活动板块边缘环境,其岩浆物质来源于上部地壳,以类岩墙扩张形式被动顶蚀上侵定位,是新元古代活动陆缘聚合作用的产物;马院子超单元形成于造山晚期-晚造山期消减带环境,其岩浆物质来源于上部地壳,以类岩墙扩张-底劈形式上侵定位,是印支-燕山造山期陆内裂槽聚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界于东经 10 8°30′~ 110°,商丹带 -勉略带 (或大巴山带 )之间的山柞旬 -安康构造带是在古生代 -三叠纪南北向裂陷 -裂谷板内海相沉积盆地基础之上转化形成的 型造山带 ,它与东、西两侧的武当 -商南带、佛坪 -汉南带的组成、结构均不相同。南秦岭的山柞旬 -安康带开始从南向北以及后来再自北向南的两次逆冲推覆所形成的构造格局 ,与目前都认为该区是从北向南指向四川盆地的滑脱—逆冲式的薄皮构造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笔者还简要讨论了 型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秦岭造山带的新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除地槽回返造山和板块碰撞造山之外,尚存在第三种造山模式,即抽拉-逆冲岩片构造造山模式,秦岭-大别造山带就是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的典型代表。文中详细介绍了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的基本概念、运动方式和在大陆造山带发展、演化中所起的作用,运用抽拉-逆冲岩片的观点对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并明确提出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是一种新的造山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哈密市北山白山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对白山北坡HS-2异常区钨矿点成矿地质条件及地化剖面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肯定了地化剖面中存在两个钨矿化蚀变带,初步判断有工业矿体存在,在此基础上对钨矿区成矿预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造山带。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不同深度的结构特征、立交桥构造、盆-山转换中的结构样式、商丹带与勉略带的构造特征以及中央造山系(秦岭)中独特的南北向构造,深入讨论这些特征在秦岭造山带中的非板块构造属性;综合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秦岭陆内造山带形成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抽拉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及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在介绍西安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