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北涞源─八达岭岩基段单元-超单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凤山  石准立 《现代地质》1995,9(4):409-418
涞源-八达岭地区花岗岩类是华北地区中生代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的典型代表,它对研究中国东部乃至亚洲东部地壳的形成、发展、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花岗岩类单元-起单元入手,对涞源-八达岭岩基段进行了划分,探讨了单元-超单元的主要特征,指出本岩基段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下走滑造山作用的结果,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未经地表地质作用的深变质火山岩的部分熔融,并有地幔衍生岩浆的混合。  相似文献   

2.
河北涞源─八达岭岩基段单元-超单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涞源-八达岭地区花岗岩类是华北地区中生代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的典型代表,它对研究中国东部乃至亚洲东部地壳的形成、发展、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花岗岩类单元-起单元入手,对涞源-八达岭岩基段进行了划分,探讨了单元-超单元的主要特征,指出本岩基段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下走滑造山作用的结果,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未经地表地质作用的深变质火山岩的部分熔融,并有地幔衍生岩浆的混合。  相似文献   

3.
苗儿山花岗岩体单元—超单元特征及其定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苗儿山花岗岩体单元-超单元新理论将苗儿岩体划分为13个单元,归并为两个超单元,两个独立单元。不同单元、超单元的性质特征揭示了不同构造期古老岩石重熔的岩浆,沿北东向基底断裂上侵在隆起核部冷凝成岩的演化规律。雪峰期形成猫儿界单元线浅成相裂隙喷溢型火山岩;加里东期以NE向基底断裂的中心式扩展定位形成中深成相黄金超单元主体,自中心往外,岩体由新至老分布;印支-燕山期延续 了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特征;因环状裂隙影响,印支期光旺岭单元侵入体总体呈NE向展布,且以加里东期岩浆侵位中心呈半环状排列;燕山期八角亭超单元3个NE向带,是岩浆呈岩墙式扩张定位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花岗岩类地质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江中下游安徽境内几个分区的花岗岩类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江南隆起区花岗岩类的岩浆来源于中地壳下部和下地壳上部,沿江(铜陵、安庆)隆起-凹陷过渡区和庐枞火山盆地凹陷区中性岩类的岩浆来源于下地壳中、下部,部分具壳-幔混合特征。本区岩浆活动时代均为中生代,岩体的形成与印支期陆-陆碰撞无直接联系,是印支期褶皱之后沿断裂侵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小河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其定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河岩体是一个“I”型高位深成岩体。采用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依结构演化序列将小河岩体划分为甘沟、后沟两个单元,归并为小河超单元。通过对岩体构造、包体、空间位态和区域构造特征等分析,提出小河岩体为顺基底拆离断层经基性岩墙拓宽通道—被动上侵顶蚀—类岩墙扩张式就位的复合定位机制。中条期伸展构造为岩浆生成、侵位提供了热动力及潜在空间。  相似文献   

6.
博格达陆内碰撞造山带挤压—拉张构造转折期的侵入活动   总被引:35,自引:17,他引:35  
博格达造山带位于准噶尔与吐鲁番-哈密前寒武纪地块之间,是一个早-中石炭世的陆内裂谷带,该裂谷带于中-晚石炭世闭合.岩相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该造山带侵入岩以辉绿岩岩床、岩株和岩墙为主,仅有少数中-酸性岩岩株.这些侵入岩的橄榄拉斑玄武质原始岩浆可能来自轻度亏损的地幔源区,并在地壳深部形成过分层岩浆房.辉绿岩和中-酸性岩分别是分层岩浆房的上部和下部层位岩浆先后上侵和演化产物.野外地质关系及上大河沿中-酸性侵入体的298.4±0.76 Ma Rb-Sr等时线年龄,不但表明博格达地区晚于海西期的侵入活动并不重要,还表明该造山带侵入岩的定位紧随博格达裂谷的陆内碰撞,并代表了地球动力学环境由挤压变为拉张这个重大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7.
许德如  林舸等 《岩石学报》2001,17(4):598-608
海南岛前寒武纪基性岩类具有的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海南岛前寒武纪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石圈的演化史。古中元古代时,琼中屯昌变基性-超基性岩,为大洋型火山岛弧低钾拉斑玄武岩,明显具有镁铁质-玄武质科马提岩特征,来源于高度亏损的地幔;与之同时代的琼西,则为一套具洋底玄武岩和岛弧拉弦玄武岩的过渡型玄武岩,是古俯冲带上部地幔楔和自消减带卷入地幔楔地壳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端元部分熔融产物,具低亏损地幔特征,产生于弧后(或弧间)盆地环境;中新元古代的琼西变基性-超基性岩具铁镁质-超铁镁质科马提岩特征,来源于较高亏损的地幔,产于大洋板块边缘的构造环境。据此,可以推测,海南岛前寒武纪岩石圈演化至少经历了古中元古代的古板块俯冲、中新元古代的裂解二次事件,并伴随洋盆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运用岩浆动力学原理探讨庄河地区光明山花岗岩复式岩体岩浆侵位的驱动力、上升通道、通道最小临界宽度和定位过程,指出光明山花岗岩复式岩体是由其岩浆在区域挤压力的作用下,沿由深大断裂所提供的最小临界宽度呈脉状上侵,并在地壳浅部以岩墙扩张的形式定位而成.  相似文献   

9.
新疆天山东部尾亚超单元组合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运用岩浆同源性及岩石区的有关理论,通过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尾亚椭圆形复式岩株进行解体,经过对其单元、超单元的归并,发现并确认尾亚复式岩株的外环及内环是两个完全不同成分系列,不同岩浆源的独立岩浆作用,沿同一通道就位的产物。因此,外环建立尾亚超单元,内环建立环形山超单元。而将尾亚复式岩株建为尾亚超单元组合。区别于将天山东部尾亚车站所在的尾亚椭圆形复式岩株外环的辉长岩、石英正长岩及内环的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统划为同一岩浆源、同一侵入期不同侵人次产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类的分类理论决定其填图方法。现行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依据花岗岩类的Ⅰ型、S型分类理论和同源岩浆演化理论而建立的。由于同源岩浆演化理论的不完善性,造山带地壳结构及地质结构特征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使得Ⅰ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在造山带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造山带花岗岩类填图方法应以基本岩石分类方案为依据,以野外可识别、易掌握的客观岩石学、矿物学、组构学为准则,客观、真实地反映造山带花岗岩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石棚峪超单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曲永峰 《地质与资源》2002,11(3):161-167
石棚峪超单元位于营口-宽甸台拱西端,与下辽河断陷相毗邻,侵位于燕山旋回早期,与分水金矿田及金山岭铅矿等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碱性花岗岩十分相似.通过花岗岩类自然矿物岩石化学换算法证明其应归于碱长花岗岩类,其主要岩石类型为黑云碱长花岗岩.其成岩物质主要是由上地幔衍生的岩浆部分熔融下地壳物质而成.岩石属非造山区的A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北部发育有大量的新元古代花岗岩,通过开展1/25万莫尔道嘎-奇乾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将其划分为3个构造岩浆阶段,共7个填图单元.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早期的中基性杂岩-花岗闪长岩系列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是俯冲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中期似斑状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系列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是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晚期正长岩主要来自下地壳,形成于造山晚期的伸展体制.整个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发展演化过程客观地反映了大兴安岭北部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田涛  万丽娟  刘瑶 《云南地质》2014,33(3):309-313
埃达克岩提出之初是指那些源于俯冲带环境下,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岩或者侵入岩.随后的研究发现,埃达克岩不仅仅只形成于岛弧环境,而具有多种成因模型:俯冲洋壳熔融、增厚下地壳熔融、拆沉下地壳熔融、玄武质岩浆的地壳混染和低压分离结晶(AFC)、高压分离结晶、岩浆混合作用以及地幔橄榄岩的直接熔融都可以形成与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相同的岩石.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我们对岛弧及下地壳岩浆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备战铁矿区内的火山岩和矿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深入讨论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该区的主要赋矿围岩为火山岛弧玄武岩,其与磁铁矿有着类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说明二者有成因上的联系。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北天山洋块向伊犁板块之下俯冲过程中软流圈上涌形成的富铁玄武质岩浆。受洋块俯冲作用影响,富铁玄武质岩浆沿北天山压扭性深大断裂底侵,并经历了一定的结晶分离或同化混染作用,最后在中地壳形成一套演化的玄武质(安山质)岩浆,并在岩浆晚期阶段发生富铁岩浆和硅酸盐岩浆的分离,此时,火山岩中的普通辉石受岩浆晚期的热液作用影响蚀变为透辉石,发生了Si,Ca,Mg的富集和Fe,Al,Ti的缺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含铁矿浆的富集。  相似文献   

15.
辽宁分水金矿床地质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水金矿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位于石棚峪超单元北西外接触带上,二者有着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铅同位素特征显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186±13Ma及2800Ma的两个源区.燕山早期阶段,石棚峪超单元黑云母碱长花岗岩中深成侵入活动(186±13Ma)所分异的岩浆期后热液在运移就位过程中萃取了部分围岩(约2800Ma)的成矿物质,稍晚于186±13Ma形成金、铅矿床.  相似文献   

16.
严城民  邓仁宏  王辉 《云南地质》2002,21(4):365-377
滇西北鲁甸花岗岩可分为5个单元。归并为2个序列。早期序列-拉美荣序列由窝窝底,格庄,五点石3个单元组成,生成于早-中三叠世,为壳幔混源岩浆形成,属火山弧花岗岩,是金沙江结合带俯冲消减的产物,晚期序列-打米杵序列由阿竹生,哇甫莫2个单元组成,生成于晚三叠世,为壳源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是金沙江结合带碰撞造山的物质记录。  相似文献   

17.
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崇礼-赤城大断裂继承性活动,在板块内部壳幔作用增强,形成偏碱性岩浆。偏碱性岩浆演化成4个独立的岩石系列,11种岩石类型。岩浆形成机制主要是深部物质部分熔融。岩浆多幕性活动,沿区域性大断裂侵位,形成东西向展布的线状岩基。偏碱性岩浆杂岩带与金矿密切的时空关系,为找金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中部富碱斑岩成岩成矿的大地构造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富碱斑岩是地洼阶段的产物,受大地构造位置和构造单元的控制。富碱斑岩形成于源岩的分离熔融过程,因此源岩的形成和演化又间接地控制斑岩的成岩成矿作用。构造历史-动力分析表明,源岩的形成是构造长期演化的结果。早在太古代初本区就形成雏陆壳,而后晚太古代原陆壳活动阶段超基性岩浆侵入构成了富碱斑岩的源岩,同时富集了部分成矿物质。地洼激烈期深部流体上侵引发源岩的重熔,使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成为含矿岩浆。不同岩区构造背景的微小差异,造成源岩的组成、深度和重熔程度的差异,直接影响富碱斑岩的岩石类型、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丰度和成矿作用,形成与富碱花岗斑岩有关的铜钼矿和与富碱正长斑岩有关的铅银矿两个成矿亚系列。  相似文献   

19.
东秦岭上宫金矿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宫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之中,是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本文对上宫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对其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氢-氧-碳同位素体系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并非来自燕山期岩浆热液,也不是来自于太华群或者官道口群和栾川群的变质脱水作用,而主要来自深部地幔或者由幔源岩浆派生,并在成矿的过程中逐渐向大气降水演化.硫-铅-锶同位素体系指示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地幔和太华群可能均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印支期华北与扬子板块发生碰撞对接时导致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并驱动深部流体向上运移,上官金矿正是在这种构造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