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318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单季晚稻插秧在即,江山市国土资源局买来2027.7吨有机复合肥,送给第六期耕地整理项目区所涉及的近万户农户,用于培植地力。近年来,随着江山市生猪规模养殖户不断增加,养殖污染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82.
描述采于云南省的金线属 鱼类一新种──犀角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rhinocerous,sp.nov)以头上长有一长角、眼小、侧线完全、体表裸露无鳞等区别于该属所有已知种。  相似文献   
83.
1984—1992年中国天文年历中恒星视位置表没有包括系统差和个别改正。本文提供恒星视位置赤经改正表和赤纬改正表,用以改正到FK5系统。  相似文献   
84.
1984-1992年中国天文年历中恒星视位置表没有包括系统差和个别改正。本文提供恒星视位置赤经改正表和赤纬改正表,用以改正到FK5系统。  相似文献   
85.
白云母矿物成分与光谱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掘岩石矿物成分与其光谱特征间的内在关系,为应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探测矿物微观信息提供依据。在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利用TSG(地质光谱专家)软件,分析了岩石样品中白云母矿物的光谱特征;利用电子探针对白云母矿物进行了微区化学成分研究。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白云母的光谱变异特征。研究表明:白云母矿物的诊断吸收特征波长位置随矿物中AlⅥ离子数的减少而呈现出向长波方向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86.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的OLR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9—2006年西南地区东部20个测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1979—2006年全球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逐日格点资料, 分析了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OLR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 按照区域降水指数可确定3个典型干旱年(2006, 1994和1997年)和3个典型洪涝年(1998, 1980和1993年), 而1998年和2006年分别是1959年以来西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和偏少最明显的年份。西南地区东部典型旱涝年夏季OLR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洪涝(干旱)年, 从青藏高原东部一直到江淮地区OLR值偏低(高), 同时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OLR值也偏低(高), 而菲律宾及其附近地区OLR值偏高(低)。从3个关键区平均的逐日变化来看, 赤道东印度洋地区对流活动典型涝年强于典型旱年, 菲律宾及其附近地区对流活动则是旱年强于涝年, 青藏高原东部至江淮流域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东部)极端涝年盛行上升运动。涝年热带地区的ITCZ以向西移动的特征为主, 而旱年热带地区的ITCZ夏季前期则以向东移动的特征为主。典型涝年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的对流北传的特征较明显, 6月中旬以后大部分时间可以传到30°N以北, 典型旱年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的对流主要呈现南北振荡、 偶有中断的活动特征, 很少时间能达到30°N。低纬热带地区关键区域OLR 5~9月一般都具有准40天左右的显著低频变化周期, 而准12~15天的准双周变化周期在部分时段也显著。典型涝年夏季OLR 40天左右低频对流经向和纬向传播在西南地区东部区域得到加强, 低频对流偏强, 引起降水偏多, 而典型旱年夏季则相反, OLR 40天左右低频对流经向和纬向传播在该区域得到削弱, 低频对流偏弱, 引起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87.
本文运用重庆市主城区1993~2007年降水pH值监测资料,分析了重庆市最近15年来酸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降水pH值较低,15年来平均pH值介于3.8~4.5之间。重庆市年降水pH值基本呈递增趋势,倾向率达0.23/10a;最近5年的月际变化中,降水酸度夏高冬低,酸雨频率夏低冬高;各季节中,秋季pH值年际变化呈明显的波动状升高的趋势,其余3个季节呈弱波动,升降趋势不明显。重庆市酸雨(pH〈5.6)频率较高,各季节的酸雨频率基本在80%以上,且有增大的趋势;各季节中春季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其余季节略升高或趋势不明显。重庆市较强级别以上强度的酸雨(pH〈4.5)频率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介于30~80%之间,变化趋势不明显。重庆市酸雨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污染源排放量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农林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构建灾害预警指标,开展风险预警并提前防范,对于有效防灾减灾减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1981-2020年霜冻灾情、气象因子、香梨种植面积资料,计算香梨花期霜冻灾害危险性指数、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数,构建了霜冻灾害风险评估综合模型,并基于格点预报开展了香梨霜冻风险预警,对评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过程最低气温、降温幅度、低温持续时间是霜冻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春季霜冻危险性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香梨遭受春季霜冻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疆西部、天山北坡的西部和中部以及南疆巴州北部、阿克苏市及其南部部分区域。基于气象实况和果园灾害调查结果表明,霜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格点预报相结合,能较好地预报香梨霜冻风险分区、影响等级,与香梨霜冻灾害实际发生区域、受冻百分率基本一致,霜冻指标和风险预警模型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9.
仲春时节,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吉家村全市首个土地整治“先建后补”试点项目区,正在翻耕的土地泛着泥土芬芳,好一幅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景色. 2015年,潼南区以米心镇吉家村为试点,实施土地整治“先建后补”项目建设.项目实施的业主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先建后补”范围、工程建设内容和布局,自主组织实施.截至目前,米心镇吉家村试点项目已建成“稻油轮作”的高标准基本农田371亩.  相似文献   
90.
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及减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16年重庆市逐日气温资料,分析讨论了重庆市主城区56年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趋势和年变化特征,并利用2009~2016年的逐时气温资料分析讨论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6年来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季节中盛夏上升最明显;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存在明显的年变化特征,盛夏的热岛效应最强,初春次之,仲春至初夏的热岛效应最弱;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具有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各季节热岛效应均表现为白天弱,夜间强。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及其变化,既受到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更由城市下垫面变化(绿地和水体的面积及分布)、大气污染、人为热排放等城市化进程因素所决定。结合重庆城市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可以减缓重庆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