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381篇
地质学   503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对用爆炸地震资料研究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速度分布的τ法反演进行了探讨,并且在Bessonova提出的平均值方法的基础上,就减少解的不确定性及简化反演过程提出了新的作法:1.τ(p)的上下界各自独立地参与反演而后再将所得到的结果合并起来;2.在τ法反演中,抽去地壳模型中的低速层。根据以上两种计算方案,改进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还用Bessonova的平均值方法计算了我国东部地区地壳-上地幔爆炸地震探测剖面的实例。该地区地壳厚度约为31 km,在18 km深处存在着低速层,厚度约6 km,速度为6 km/s。  相似文献   
52.
本文根据马鞍山、常熟两地井中组合爆炸激发的地震波,在马鞍山-常熟-启东长约300余公里的测线上,利用相遇和单支观测系统得到的记录,进行了数据处理、走时拟合和反演计算,并通过射线跟踪和理论地震图等,探讨了地壳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建立了该区成层地壳结构与速度分布的初步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不同界面的首波和反射波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走时的间断、跳跃,视速度变化,频谱形态与主频率分布,Q值变化与振幅特征表明,在江苏省溧阳地震活动地区,地壳内部存在着深断裂和介质疏松破碎地带。 在该测线所辖地区,地壳由成层介质组成,其平均厚度为32-28km,在该地壳中存在着低速层,向东陆缘地带地壳缓慢变薄。 本文最后讨论了剖面所经溧阳地震地区的深部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3.
(一) 晚稻生育期农业气候概况我省连作晚稻一般于六月中旬——下旬播种,七月下旬——八月上旬移栽,九月中、下旬齐穗,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收获。现将我省六至十月农业气候概况作一简要评述。我省连作晚稻生育期间农业气候资源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优越的。尤其是日照充足,太阳辐射量大,有利光合作用与有机物的积累。降水总量不少,但各月分配不均匀,七、八月降水量少且年际相对变率大,常有伏旱和秋旱出现。  相似文献   
54.
由于寻找砂金矿有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所以目前找砂金矿的队伍愈来愈多,砂金找矿占整个金矿找矿比例也越来越大。而物探方法在砂金找矿中的作用和效果也是不该忽视的。物探方法几乎能运用于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的全过程,它不但能直接找矿,而且通过确定地质构造及其形态,利用矿体赋存部位与构造的空间联系,也能间接指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5.
通过检查航电异常方法找金矿,目前是个重要的找矿方法之一。能否找到矿是个随机事件(亦是综合事件)并非必然事件。这个综合事件是与工作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航电异常反映的断裂构造的含矿性、测线布设的网度和位置等诸局部事件有关。归纳起来有两类性质的因素:一个是成矿地质条件,这是客观上的因素;另一个是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利用PS反射波探测了雅鲁藏布江北侧局部地区莫霍面的深度和起伏。在亚东—当雄测线的径向方向上记录到一个尚为清楚的PS反射波,视速度为8.35±0.28公里/秒,在同一莫霍面部分使用了PS和PP震相的走时,求得下地壳结构。莫霍面的倾角为-0.83°~0.84°,该面的深度为68~69公里左右,从结果表明该地区莫霍面起伏不大,地壳基本上是水平的。作者认为利用PS反射波测定莫霍面起伏状态是很有用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7.
本文根据中国东部陆缘地区--郯庐断裂带两侧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特征,阐述了其与一串含油气裂谷型盆地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其沉积和演化。 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含油气盆地,分布在上地幔顶部的隆起地区,均具有异常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这些盆地中有着巨厚的中、新生代的沉积,具备了良好的生油与储油条件。它们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并且受着深部地幔物质运移的制约。  相似文献   
58.
喜马拉雅山北部地区的地壳结构模型和速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1年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人工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了震相对比,分辨出t1、t2、t3、t4、t5和t6六组地壳中和莫霍界面的反射波,并用理论走时曲线、绘制速度曲线图、射线跟踪和综合地震图等方法得到了主测线(PP)上各地段的地壳结构模型。初步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西段较薄(约73公里),东段稍厚(约77公里),平均总厚度约为75公里。地壳的平均P波速度约为6.2-6.3公里/秒。 地壳为高低速相间的多层结构。在中上部有一低速层,其厚度为数公里,速度为5.6-5.7公里/秒,与上层速度差为0.5-0.6公里/秒。低速层在测线东段比较肯定,在西段则不甚明显。结合藏南定日、岗巴一线有强烈水热活动的事实,低速层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地壳中存在部分熔融的高温物质。下部地壳的速度为6.7-6.8公里/秒,且比较均匀。从莫霍面反射波的特征来看,在紧靠其上方可能有一个速度反转带,其厚度亦为数公里。上部地壳的结构在横向上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在地质历史上,西藏特提斯带曾经历过强烈的地壳变动。  相似文献   
59.
喜马拉雅地热带的活动特征与板块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藏高原地热活动强烈,喜马拉雅地带是一条走向近东西向延伸的地热带。这里没有近代火山活动,但却具有水热爆炸、间歇喷泉、沸泉和种类繁多的热泉及温泉等典型的近代火山活动地带的特色。 根据喜马拉雅地热带的分布,水热地球化学与其活动特征、地质构造与地球物理场背景等说明这种地热活动具有板块边缘的特征,它是印度板块早期俯冲与两大陆板块近期持续碰撞与挤压作用下的结果。反映了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过渡带的水热活动标志。  相似文献   
60.
中国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壳与上地幔是人类居住与获取各种资源、能源,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重要场所,是地球科学的基础与生长点,六十年代以来发展迅猛。中国大陆、海域和过渡带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物理探索,在全球板块构造和驱动机制的研究具有特殊地位,文中分别就1)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壳结构,2)青海、甘肃地区地壳结构和地壳中的高速块层,3)中原地区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4)京津及外围地区的地壳结构,5)隋县—南京—启东和隋县—安阳人工地震探测面的观测,6)利用面波和远震P波确定中国地壳和上地幔结构,7)中国地壳结构的基本轮廓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