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潮致混合对海洋环流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陆架环流的数值模拟中如果不考虑潮汐作用,往往不能得到与观测相符的垂向温盐结构。本文基于调和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潮致混合参数化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垂向混合系数进行调和分析,从而得到随时间变化的潮致混合系数。将该方案用于黄海冷水团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其能够得到与在数值模式开边界直接加入潮汐强迫相当的冷水团温盐结构。和直接引入潮汐强迫相比,这一潮致混合参数化方案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大大节省数值模拟计算机时,因此有望显著提高大规模高分辨率的海洋环流及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2.
内潮耗散与自吸-负荷潮对南海潮波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FVCOM海洋数值模式,在其传统二维潮波方程中加入参数化的内潮耗散项和自吸-负荷潮项,计算了南海及其周边海域的M_2、S_2、K_1和O_1分潮的分布。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引入这两项对模拟准确度的提高有明显效果。根据模式结果本文计算分析了研究海域的潮能输入和耗散。能量输入计算表明,能通量是潮能输入的最主要构成部分,通过吕宋海峡断面进入南海的M_2和K_1分潮能通量分别为38和29GW;半日周期的自吸-负荷潮能量输入以负值居多,而全日周期的自吸-负荷潮能量输入以正值居多,因而自吸-负荷潮减弱了南海的半日潮,并加强了南海的全日潮。引潮力的作用也减弱了半日潮而加强了全日潮,但其作用要小于自吸-负荷潮。潮能耗散的分析显示底摩擦耗散在沿岸浅水区域起主导作用,内潮耗散则主要发生在深水区域。内潮耗散的最大值出现在吕宋海峡,且位于南海之外的海峡东部的耗散量大于位于南海之内的海峡西部的耗散量。对M_2和K_1分潮吕宋海峡的内潮耗散总值分别达到16和23GW。  相似文献   
33.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是在世界经济、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全球气候治理等战略格局经历着深刻调整,新一轮国际气候谈判正在进行期间完成的。本文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的主线思路论争,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的概念体系构建,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趋势与动因,实现2℃温升控制目标的转型路径,支持路径转型的体制与政策选择和减缓气候变化知识体系与方法学发展等方面,对该报告进行了评述,并从中国低碳发展战略方向与政策取向、未来如何正确解读与应用该报告的科学信息和结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滕飞  周杨 《测绘通报》2012,(Z1):365-368
基于立体正射影像对的三维可视化环境具有三维可量测功能,可以快速、简单地进行真三维环境构建,并对地物进行高精度的三维坐标量测。本文探讨了立体正射影像对中立体辅助影像的制作方法、人工视差引入所采用的投影方法,并对高差精度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立体正射影像对的真三维可视化环境。  相似文献   
35.
Cu2+和Cd2+在蒙脱石-胡敏酸复合体上的吸附及其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和水体中的腐殖酸常常与粘土矿物紧密结合成为特殊的复合体.这种粘土矿物-腐殖酸复合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既有别于粘土矿物,更有别于腐殖酸.以蒙脱石和胡敏酸分别作为粘土矿物和腐殖酸的代表,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了Cu2+、Cd2+在单一体系和共存体系条件下在蒙脱石-胡敏酸复合体上的吸附作用,同时探讨了二者的竞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一体系条件下,蒙脱石-胡敏酸复合体对Cu2+的吸附量始终明显大于Cd2+,且二者的吸附量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而在Cu2+和Cd2+共存体系条件下,Cu2+的吸附量始终略大于Cd2+的吸附量,即复合体对Cu2+的吸附有较好的选择性.在吸附过程中,复合体中的蒙脱石与Cd2+和Cu2+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在单一体系还是在共存体系中,Cd2+优先替换电价相同而半径略大的Ca2+,而Cu2+则优先替换半径相近、电价低的Na+.因此,Cd2+的存在使Cu2+在复合体上的吸附量明显地减小,而Cu2+的存在对Cd2+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将有助于深入探讨重金属离子在土壤、水体等环境中的迁移-固定行为.  相似文献   
36.
田健  张永  滕学建  刘洋  滕飞  郭硕  何鹏  王文龙 《地质学报》2019,93(3):661-673
内蒙古狼山山脉西侧分布有零星的早古生代岩浆岩,晚志留世二长花岗岩体主要出露于潮格温都尔镇一带,侵位地层为宝音图岩群。该岩体岩性为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19.6±4.5~416.0±2.0Ma。岩石为块状构造,暗色矿物为黑云母,可见原生白云母,高硅(SiO_2=73.14%~75.76%)、富碱(Na_2O+K_2O=5.85%~8.20%)、强过铝质,未见闪长质包体,显示了S型花岗岩的特点。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K、Pb,不同程度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轻稀土略富集,重稀土平坦,Eu异常不明显;锆石负的ε_(Hf)(t)值(-8.3~-4.0)及t_(DM2)为1658~1930Ma(平均值为1759Ma),显示了古—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熔融的特点。R2-R1判别图显示了岩石具有同碰撞花岗岩的特点,因此,该岩体可能形成于同造山拼贴的构造背景,与南侧善岱庙地区晚志留世花岗岩的构造属性一致。对比白乃庙地区的晚志留世石英闪长岩,两者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似性,可能反映了相同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37.
1∶500 000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和白乃庙地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依托2016–2018年实施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和白乃庙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开展。古生代、中生代、古近纪及新近纪地层以组为单位,侵入岩时代以最新获取的777个LA-ICPMS和SHRIMP锆石U-Pb年龄为依据,按照“岩性+时代”方法表达。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数据量为210 MB,包括地层面图元4682个,侵入岩面图元1938个。所有地质图面图元和同位素年龄点均建立了相应的属性。在编图过程中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结合生物区系和重要构造边界重新划分了古生代地层分区,新建、重新厘定了关键地层单位,完善了古生代地层格架;重新厘定了区内古生代侵入岩时空分布及性质,早、晚古生代2阶段岩浆作用是对早、晚古生代2期俯冲增生造山作用的响应;新识别并在图上表达出早古生代萨音敖包、昌图及晚古生代二道井–迪彦庙、乌兰沟等蛇绿混杂岩,较为细致地刻画了早古生代大洋南北双向俯冲形成的增生造山带结构,对晚古生代洋盆的俯冲与封闭进行了限定,重新划分了构造单元。这些成果和资料对兴蒙造山带研究过程中的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晚古生代构造背景等具有较大分歧的科学问题具有限定作用。该空间数据库是目前兴蒙造山带中段资料最齐全、最新的1∶500 000地质图数据库,反映了本区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利用渤海、黄海、东海及周边区域21个GPS站的调和常数资料,对5个全球垂向位移负荷潮模式(FES2014、EOT11a、GOT4.10c、GOT4.8和NAO.99b)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周边区域的准确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周边区域,对于M2分潮,FES2014和EOT11a模式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对于S2分潮,NAO.99b和EOT11a模式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对于K1分潮,EOT11a和FES2014模式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对于O1分潮,EOT11a和GOT4.8模式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对于N2分潮,EOT11a和FES2014模式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对于K2分潮,NAO.99b和FES2014模式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对于P1分潮,EOT11a和GOT4.8模式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对于Q1分潮,FES2014和EOT11a模式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除此之外,本文还简单分析了渤海、黄海、东海及周边区域8个主要分潮的垂向位移负荷潮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9.
特大城市的能耗在全国能源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但其能耗已从生产领域转向城市功能和自身发展方面。因此,本文利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对1996-2012年间32个特大城市的能耗变化做因素分解分析,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增长、人口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5项指标,计算其对城市能耗的贡献率,分析共性与差异,以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城市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40.
以黑云母为矿物材料,以伯克霍尔德菌为微生物材料进行了矿物风化的长期培养实验。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小于1μm粒级的固相产物的矿物成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观察和测定了矿物形态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伯克霍尔德菌菌株8B不仅能加速黑云母的风化进程,而且能促进形成鳞片状和球状粘土矿物(很有可能分别是蛭石和蒙脱石)。通过对次生矿物形成过程的分析,认为蛭石是黑云母通过结构转变的方式而形成,其转化过程具继承型模式的特点;蒙脱石则可能是黑云母溶解后重新结晶而成,属于溶解-沉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