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Ⅰ测线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测区特点给出了高程校正及沉积层校正方法,利用反射波与莫霍面折射波运动学特性进行一维、二维地壳结构的正、反演计算,获得了自甘肃夏河至灵台460公里范围内的分层地壳结构,认为西部地壳厚度约51公里,东部仅为44公里,已属鄂尔多斯地台区结构,与地槽区的分界线大致对应地表陇县固关镇。武山与张家川之间在15-20公里深处存在低速层。结合地震波的动力学特性,可判定本测线通过的超壳断层有鄂尔多斯西缘-六盘山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和武山南北向断裂。  相似文献   
12.
13.
对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中长石斑晶进行了系统测量,测点密度平均4.37个/km~2,测量标志为长石斑晶长轴长度和长石斑晶线含量等。对测得数据进行了分布统计、有序样品最优分割、和趋势变化分析等处理。揭示了长石斑晶在岩体中的分布规律和数学特征,划分了趋势岩相带,从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岩相带划分原则。  相似文献   
14.
据个旧锡矿开发勘探资料,在计算机上实现不同网度稀空试验的结果、讨论了误差估计问题,提出了矿石品位、矿体厚度、矿体投影面积、矿体体积和金属储量等误差估值公式。以实例建立了不同穿透样锡品位变化系数值的金属储量误差与工程数量的回归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金属储量误差估计和工程效果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成矿预测中应用GIS的主要步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GIS在成矿预测中需要处理的成矿信息包括遥感信息,地质信息,物探信息和化探信息;GIS支持下的成矿预测包括资料收集,各类数据的准备和数据库的建立,控矿因素分析,建立找矿预测模型,空间检索与分析,特征提取与合并,结果修正的地质解释,预测成果的输出等步骤;GIS工具的应用为成矿预测提供了又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200多点次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和6条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资料为根据,结合重力测量和地热流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甘肃、宁夏和青海地区的强震孕育的深部环境。认为强震孕育在增厚的低阻层的顶部,低速层的上方以及介质在横向上电性和力学性质均剧烈变化的环境之中。这些条件的实质是在地应力作用下纵、横向地层变形不一致,在这不协调之处极有利于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四川土壤基层分类 ,选取四川紫色雏形土的几个土系 ,对土壤的水分发性能及其与土壤结构性尤其是机械组成和微团聚体组成的相关关系分析发展 ,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与蒸发历时之间总体上符合乘幂方程 ;土壤蒸发速度与〈0 .0 0 1mm的颗粒含量呈明显相关关系 ,与 >0 .2 5mm的大团聚体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颜茂都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182-186
对甘孜详细的黄土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 甘孜黄土底部的年龄大约在1.13 Ma, 在0.95~0.92和0.65~0.5 Ma期间有两次显著的气候事件. 它们共同说明青藏高原大气环流在约1.13 Ma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 在0.65~0.5 Ma左右青藏高原冰川作用可能达到最盛.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密山市密1井水位于1993年7月12日21时17分日本北海道西南海域Ms7.8级强震前4天开始出现的水位异常现象,这可能是地下水位的远场前兆效应,对强震孕育过程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科学线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