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对采自中国南方十万大山盆地中生代地层的11个磷灰石样品和6个锆石样品进行了裂变径迹分析,所有磷灰石样品以及锆石样品SS-5、SW033、SW055的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均小于样品的地层年龄,表明这些样品在沉积后所经历的埋藏温度曾经大于最大退火温度。样品Shw-1、SW027、SW025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大于样品的地层年龄,反映的是源区的锆石年龄。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进行的时间一温度历史模拟表明,十万大山地区的磷灰石样品基本反映了相同的低温段热演化史。各个样品在41~85Ma之间分别达到最大古地温值(介于98~175℃之间),此后各个样品的热演化史总体上呈冷却的趋势。自晚白垩世以来,盆地各地普遍遭受了抬升剥蚀过程,估算的地层剥蚀量在2281~4484m之间。  相似文献   
102.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侧地区15个地面观测站1960—1999年逐月降水资料和全球SSTA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发现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降水与澳大利亚东侧海温存在显著而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海温影响(165°~175°E,31°~21°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降水与前一年1~3月关键海区SSTA及其分布型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关键海区SSTA是影响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降水异常的主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3.
南方研究区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四套区域性古生代海相烃源岩可划分为7种有利沉积相:即深水泥质陆棚相、深水热水陆棚相、深水碳酸盐岩陆棚相、深水硅磷质台凹相、海湾澙湖相、近海湖盆沼泽相、前三角洲相。四套海相烃源岩的沉积—生物相图反映出这些相都不同程度与大洋相通。从早寒武世到晚二叠世,烃源岩的相类型向多样化发展。受都匀、东吴运动影响,有利相带的分布范围由大到小出现两个旋回。南方海相烃源岩的发育受板块运动、板内活动、三大古隆起、四个转换期、沉积—生物相等五个因素的控制。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模式可概括为深水陆棚—底栖藻席模式,其特点是底栖藻类发育,沉积表面氧化而埋藏环境还原,并以此区别于已有的三种形成模式。研究区北面的秦岭洋,南面的华南洋(Pz1)、八布洋(Pz2)伸入扬子克拉通内部形成的不同时期"海湾体系",是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摇篮,可作为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04.
裂变径迹、同位素年龄研究苏皖周边隆起构造抬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裂变径迹测年、同位素测年等研究了苏皖周边的江南隆起、张八岭隆起、苏鲁隆起在不同地质年代发生的不同级别构造抬升。研究表明,这些隆起虽然出露元古代地层,然而并非持久存在的"古隆起",而是有过"隆升-夷平-沉积-再隆升"经历的古、今隆起。包括三大隆起在内的苏皖下扬子区曾大面积覆盖古生界、上白垩统、下第三系等沉积物,由于印支—早燕山运动,始新世中期的真武事件(51Ma)和渐新世(38~24Ma)沉积间断等导致了目前海相、陆相盆地的分割和残存。  相似文献   
105.
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波动特征与构造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将沉积波动过程分析这一新技术方法应用于米仓山前陆冲断带的构造沉积演化和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中,通过对研究区内典型井和露头剖面的波动特征分析,得出米仓山前陆冲断带存在有2个一级沉积波动周期(220Ma),其分别与加里东-海西和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两个构造旋回相对应;4个二级沉积波动周期(100Ma),其与研究区两个沉积高峰期和两个剥蚀高峰期相对应;12个三级沉积波动(35Ma)和21个四级沉积波动周期(20Ma),它们与研究区不同时期沉积—剥蚀过程相对应.研究还发现35Ma周期和20Ma周期的波动曲线特征与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发育规律具有成因联系:生油层一般发育在"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转折部位,或是不同波动周期的波动曲线转折部位的叠加,呈现"X"型;储集层多发育在波动特征曲线的"波峰"部位;盖层多发育在波动特征曲线位于沉积-剥蚀基准线右侧的"波谷"部位.因此,应用沉积波动过程分析这一新技术方法,即可以从成因角度重新认识研究区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同时可以预测生储盖层的发育规律,对成藏条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1998年冬季南海上层环流诊断计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基于1998年11月28日至12月27日的调查航次的CTD资料,采用P矢量方法对调查期间南海环流进行了诊断计算,也对比了在此期间TOPEX/ERS卫星高度计SSH的资料,得到了1998年冬季南海上层环流的以下一些重要特征.(1)南海中部环流系统主要特征:在冬季越南近岸出现西边界南向射流.这支沿岸南向射流以东、114°E以西存在一个尺度大的、显著气旋式环流,它位于南自10°N左右北至16°N附近区域.在区域东中部存在一个尺度不大的、较弱的反气旋暖涡.该反气旋涡中心约位于14°N附近.在上述强的气旋式环流涡与较弱的反气旋式环流涡之间,存在一支强的、逆风方向的,即偏东北方向的海流.上述是冬季南海中部基本流态,并与200m处水平温度分布与密度分布有很好的对应.产生上述基本流态的动力原因有两个:1)在偏东北季风作用下,与地形变化相互作用,是本文首次提出的,并指出,其动力原因与冬季黄海暖流形成机制有相似之处;2)由于斜压场与地形的联合效应(JEBAT).(2)在海区南部存在一个反气旋式环流,在加里曼丹岛西北还有一个尺度不大、冷的气旋式涡.(3)南海北部环流系统:1)在吕宋岛西北明显地存在一个气旋环流系统,并有3个冷水中心;2)在此气旋式环流系统的一个冷水中心(约19°30'N,119°30'E)以西,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3)在海南岛以南出现一个暖的、反气旋式环流;4)在南海北部,114°E以东、广东沿岸外侧存在一支东北向流.这是管秉贤首次指出的,冬季时出现南海暖流.(4)上述1998年冬季南海上层环流的一些重要特征都与此期间TOPEX/ERS-2卫星高度计SSH分布有较好的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7.
1995与1996年夏季琉球群岛两侧海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基于1995,1996年夏季日本调查船的观测资料,采用P矢量方法对琉球群岛两侧的海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黑潮为琉球群岛以西海域的一支东北向强流,1996年夏季的流速比1995年夏季的强,在深层出现南向逆流.黑潮东、西两侧分别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暖涡和一个弱的气旋式冷涡.1995年夏季,琉球群岛以东,从表层至以下层都存在一支沿岸北上的海流,即琉球海流.该海流来自黑潮分支,为本海区的一个主要物理特征.琉球海流以下出现弱的南向流.冲绳岛以东海域,在25°~25°30'N,128°30'~129°10'E附近从表层至700m水深存在一个中尺度的反气旋式暖涡.在温、盐水平分布图上,对应的出现一个较高温、低密水块.1996年夏季,冲绳岛西南海域存在一个中尺度的反气旋式暖涡和一个气旋式冷涡,形成一个偶极子,中间为较强的南向流,该现象为本海区的一个重要物理特征,属首次报道.冲绳岛以东表层主要被南向流控制,琉球海流不明显.200m以深在近岸出现北向流,这表明琉球海流的核心位于次表层.琉球海流的下面出现南向流.计算海区东北部从表层到700m水深出现一个中尺度的反气旋式暖涡,与1995年夏季时比较,其位置向北移动.此外在1996年夏季从近表层到深层,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等温线、等盐线波动很大,例如在C断面上冷、暖涡相间出现,且暖  相似文献   
108.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法是恢复沉积盆地热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以大量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楚雄盆地海相地层热历史及地层剥蚀量。本区测试的各个样品的单颗粒年龄分布特征总体上集中程度不太好,分散性较强,反映这些样品可能均未经历125℃以上的完全退火;封闭径迹长度的分布特征反映本区具有较复杂的热史,这可能与楚雄盆地构造变动强烈并伴有多期次火山活动有关。裂变径迹反映本地区3个主要不整合(D1/O2、T3/D2、K2/J2)具不同的剥蚀量,表明楚雄盐地曾有较为复杂的剥蚀史:其中云参1井3个不整合的剥蚀量分别为220m(D1/O2)、180m(T3/D2)和105m(K2/J2);云龙凹陷露头剖面3个不整合的剥蚀量为263m(D1/O2)、149m(T3/D2)和280m(K2/J2)。  相似文献   
109.
利用1979–2021年NCEP2.5°×2.5°、MOHC1°×1°海洋等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初秋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大气和海洋异常。结果表明:(1)我国南方地区初秋气温主要表现为一致变化型和经向偶极变化型两种模态。(2)一致变化空间型主要受到高纬度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以及中低纬度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和近地面风的共同影响,而经向偶极变化型则主要受到我国东北地区与我国长江下游流域对流层位势高度反位相变化的影响。(3)一致变化空间型与前期冬季我国邻近海域以及赤道印度洋和东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鄂霍茨克海和拉布拉多海海冰异常有关,经向偶极变化型则与前期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鄂霍茨克海和巴伦支海海冰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