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抗浮设防水位直接影响到地下结构的安全与建设费用,在地下结构建设中至关重要,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地下结构的抗浮设防水位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以“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大兴国际机场快线地下工程段”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位年内年际动态变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法和类比预测法确定了地下结构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建议值。结果表明,该场地区域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为5.0~20.0m,地下水水位标高一般为–10.0~1.0m。近五年场地浅层地下水水位标高一般为–5~–10 m,埋深一般为3.0~15.0 m,地下水位逐年升高,回升速率约1.0 m/a。地下结构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取值建议取使用期抗浮设防水位采用数值模拟法预测结果。该成果服务了“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项目场地抗浮设计,为雄安新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抗浮安全设计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02.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Mongolia-Russia high-speed railways is a strategic move to promot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these countries, which will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na-Mongolia-Russia Economic Corridor. However, well-planned China-Mongolia-Russia high-speed railways demand accurately identifying construction risks, scientifically evaluating risk levels, and mapp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risks. Therefore, this study established the integrated risk evaluation model(IREM)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risks of China-Mongolia-Russia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determine their magnitud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Based on this analysis, we propose designs for the east and west China-Mongolia-Russia high-speed railway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to mitigate construction risks. Suggestions include developing innovative cooperation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for resources and market", strengthening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and applying innovativ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and setting buffers; establishing collabora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to mitigate the three major ecological risks in the China, Mongolia, and Russia trans-border areas; and promot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by improving strategic coordination. In summary, this study provides scientific support for designing the China-Mongolia-Russia high-speed railways minimizing construction risks.  相似文献   
103.
石长伟  何晴晴  陈长坤 《北京测绘》2017,(5):130-132,136
当前GPS高程转换的方法较多,在进行转换时要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不同的高程转换方法,本文通过采用不同的GPS高程拟合方法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在小区域地势平坦的地区用GPS高程经转换后是否可以替代水准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简述了CORS系统的原理和单基站CORS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建造步骤,结合朱集东矿单基站CORS系统的实际测量情况,对单基站CORS系统在矿山测量中应用的精度进行分析,通过对系统的精度分析,说明单基站CORS系统具有可在地表移动监测中和矿山测量中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5.
从甲烷、氩气的来源及其化学特性入手,结合19年震例资料,分析总结了10号泉水中CH4/Ar(甲烷/氩气)比值的映震特征,结果认为:中强震近场前兆异常特征以中期趋势性变化为主;中强震远场前兆异常特征以临震脉冲式高值异常突跳或短期异常变化为主。文章最后,初步阐述了CH4/Ar比CH4具有更好映震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6.
非电起爆系统即导爆管起爆法,目前在国内外矿山和地质勘探爆破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从我们使用的情况表明,它克服了导爆索、导火索和电雷管起爆法中的不安全隐患,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起爆法,值得推广应用。它与导火索、火雷管起爆法比较,前者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07.
制作了辐射平衡仪的长波校准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现已投入业务使用.它的构造是Funk型黑体炉,为了高精度进行校准,则必须提高炉壁温度的测量精度.鉴于能达到的精度有限,而决定采用斜率法,这样可以高精度地确定出仪器常数.  相似文献   
108.
南吕-欣木金矿区位于焦家金矿带南段寺庄大型金矿床的外围,受焦家断裂带控制,探查识别矿区深部断裂构造空间展布情况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鉴于矿区成矿地质条件,采用音频大地电磁(AMT)法在欣木地区南端进行勘查试验,结合地质剖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深部断裂构造反应较好,与地质吻合,说明AMT方法在该区可行有效,为下一步"攻深探盲"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阿尔泰造山带广泛分布各种变质沉积岩并发育典型递增变质带,变质沉积岩变质之前的沉积时代与物源特征对于限定成岩历史以及造山带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采自阿勒泰组变质带中石英岩夹层样品进行了岩相学分析并采用LA-ICP-MS方法对其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年代学分析。共获得100个谐和或近于谐和的碎屑锆石年龄,表面年龄分布范围为(443±5)Ma至(2682±19)Ma。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寒武纪(486~540 Ma)并具有527~535 Ma的年龄峰值,可能源于区域内同时代的岩浆活动。新元古代年龄约占1/4,少量锆石具有古中元古代甚至太古宙年龄。结合年轻碎屑锆石年龄以及直接侵入该变质带中的英云闪长岩年龄可确定石英岩原岩的沉积时限为早志留世—早泥盆世,其后发生变质作用。古老碎屑锆石在该地区缺乏对应的岩石,可能源于区内隐伏的古老基底岩石或邻区古老陆块。  相似文献   
110.
为了从海绵共附生微生物中寻找天然高效抗污损活性物质,本文针对前期研究获取的4株具有显著抗硅藻附着的活性菌株进行活性验证和比较,选出其中最优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比较了活性菌株对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咖啡双眉藻(Amphora coffeaeformis)、碎片菱形藻(Nitzschia frustulum)附着的抑制活性,确定菌株UST050418-715为最优菌株;通过16S r DNA的测序分析,结合平板的菌落形态和扫描电镜下菌体特征,鉴定活性菌株UST050418-715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为优化该菌株的培养条件,选择了酵母粉、蛋白胨、Na Cl、p H值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对菌株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发现选择的4个因素对应的菌株发酵产物对硅藻附着的抑制活性大小不同,影响显著性顺序是酵母粉蛋白胨Na Clp H值,综合菌株发酵产物活性、粗提物产量和菌株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菌株UST050418-715基于海洋2216E培养基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蛋白胨含量7.5 g/dm3,酵母粉含量3 g/dm3,Na Cl含量10.45 g/dm3,p H值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