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郑珊  孙晓霞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12,43(3):445-450
采用饵料浓度差减法,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细胞密度的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对海月水母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体摄食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密度的微藻细胞密度对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体的摄食有显著影响。在实验的藻细胞密度范围内,随藻细胞密度的增加,水螅体和碟状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摄食率一直升高。水螅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最大摄食率均发生在藻细胞密度最高处,分别为4623cells/(ind.h)和4118cells/(ind.h)。碟状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最大摄食率也是发生在藻细胞密度最高处,分别为174671cells/(ind.h)和47218cells/(ind.h)。清滤率随着藻细胞密度增加而降低。在相似细胞密度下,碟状体对中肋骨条藻的摄食率高于东海原甲藻。水螅体和碟状体对同种藻的摄食情况不同,在相似藻细胞密度下,碟状体的摄食率比水螅体高。经过藻类饵料适应处理的水螅体对藻类的摄食率会有显著增加,约为未经饵料适应处理的10倍。水母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未发生摄食。  相似文献   
102.
We used long term monitoring data to evaluate changes in abundance and species dominance of small-jellyfish (collected with zooplankton net whose bell diameter was less than 5 cm) between 1991 and 2009 in the Jiaozhou Bay, China. Zooplankton samples were vertically towed with conical plankton net from near-bottom to surface, identified microscopically, and mapped in time-space using Grapher 7.0 and Surfer 8.0.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undance of small-jellyfish throughout the bay had been increasing during 2001-2009 on average of 15.2 ind./m 3 , almost 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1991 and 2000. The occurrence of peak abundance shifted from spring to summer after 2000, and two peaks appeared in spring and summer, respectively, after 2005. Both the abundance and the frequency of blooms of small-jellyfish increased after 2000 in the bay. In addition, the biodiversity of jellyfish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years with a change in dominant species. Several new dominant species appeared after 2000, including Rathkae octopunctata in winter, Phialidium hemisphaericum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Phialucium carolinae in spring, and Pleurobrachia globosa in summer and autumn, while some previous dominant species throughout the 1990s (Eirene ceylonensis, Zanclea costata, Lovenella assimilis, and Muggiaea atlantica) were no longer dominant after 2000. The abundance of small-jellyfish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nsity of dinoflagellates, and the abundance of zooplankton. We believe that the changes in smalljellyfish abundance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were the result of eutrophication, aquaculture and coastal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ound the bay. Concurrently, seawater warming and salinity decrease in recent decades promoted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small-jellyfish in the bay.  相似文献   
103.
加拿大沃伊西湾铜镍矿床是20世纪末加拿大发现的最大矿床,而且近年还有新增储量的发现。该矿床储量不仅在世
界同类矿床中排在前几名,而且是岩浆通道模式最经典的矿床。岩体控制矿体,该基性侵入体位于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Labrador)
北部中元古代奈恩深层岩套(Nainplutonicsuite)中,岩体主要由西帝普斯岩体和东帝普斯岩体组成,它们由一条隐伏的岩浆
通道所连接,矿体就位于岩浆通道中,形成典型岩浆通道成矿系统。岩浆通道的膨大部分形成了奥韦尔德矿床。对该矿成矿特征
及其成矿模式的总结,对于寻找与岩浆通道成矿有关的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荒漠土壤微生物碳垂直分布规律对有机碳库的表征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漠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碳含量,以分析它们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土壤微生物碳(SMC)含量与有机碳(SOC)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线性相关(R2=0.63,p=0.0003)。(2)SMC出现了2个明显的改变界面(20 cm,80 cm),0~20、20~80、80~500 cm值分别为:2.24~3.06、0.19~0.72、0.0017~0.0097 mg·kg-1;0~20 cm和20~80 cm的SMC差异极显著(p<0.0001),20~80 cm和80~500 cm的SMC差异显著(p<0.05)。(3)对应于SMC的土壤层划分,SOC在0~20 cm、20~80 cm和80~500 cm同样具有一定的分层性。(4)我们把具有不同微生物活性的有机碳层分别定义为活性、惰性、稳定性有机碳库,土壤垂直剖面上微生物碳的分布很好地表征了土壤中活性、惰性、稳定性有机碳库的分布;通过对这3种碳库所在土层进行合理划分,可以定量分析土壤中3种有机碳库的储量。  相似文献   
105.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由3坳、2隆5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扎贲诺尔坳陷、嵯岗隆起、贝尔湖坳陷、巴彦山隆起和呼和湖坳陷, 其中贝尔凹陷是贝尔湖坳陷南部的1个二级构造单元。贝尔凹陷的控陷断层为1个上凸、2个上凹断层转折组合构成的犁式正断层,在深部发育伸展双重构造。在犁式正断层上盘由于上凸断层转折产生的活动轴面与断层面为同旋向剪切,而上凹断层转折产生的活动轴面与断层面为反旋向剪切,在断层上盘形成2个背斜中间夹1个向斜的构造组合。由活动轴面与固定轴面之间滚动面的宽度确定控陷断层F1在早白垩世南屯期晚期的水平伸展量为6 850 m。贝尔坳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反映了断层滑移速率、构造沉降速率和沉积速率对凹陷内沉积地层变形特征的影响和构造活动对沉积作用和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贝尔凹陷南屯组上段内部角度不整合的形成与变形作用中的剥蚀作用和沉积间断无关,而是由于半地堑从略欠补偿充填向过补偿充填状态转变时,沉积速率相对于构造沉降速率显著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06.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部署,近几年多个省份开展了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从加强抗震设防到应急预案编制、志愿者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工作。但现有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还没有统一建设和评价标准,建设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对于推进这一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本文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调研,结合在大连市开展的具体实践,对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综合各省市实践经验和行业管理办法,参考安全社区建设方面的标准和管理规定,给出了地震安全社区的定义、建设标准应包含的要素及主要内容,讨论了应用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制定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太阳黑子和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水文要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剖析"太阳-气候-水资源"体系作用机制对区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探究太阳黑子运动和厄尔尼诺(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对研究区域水文过程显著影响分别发生在11 a和2~7 a周期上;太阳黑子运动能量以ENSO为"媒介"作用于流域降水和河川径流,但对地下水位波动影响不明显;太阳黑子活动在不同时频域对研究区域水文过程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太阳黑子的"直接"影响可能通过调制ENSO外的气候模态来实现,其"间接"作用则通过"ENSO-西太平洋副高-东亚环流-水汽运动"系统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08.
地形畸变对偶极-偶极电阻率测深拟断面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偶极-偶极剖面方法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物探方法,但就地形对该方法的实质性影响及修正研究得比较少.我们就几种典型的地形畸变情况进行了正演计算,并绘制了拟断面图.通过对这些图形分析,可以看到在地形畸变处的拟断面图不能反映地下地质体的情况,且有效拟断面图是不连续的,需要分段处理,分级解释.  相似文献   
109.
2021年7月5日,凉山州木里县项脚沟暴发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和特征参数计算,研究了本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暴发过程和暴发特征。根据实地考察判断,泥石流主要在森林火灾、短时强降雨和沟道地形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暴发,为暴雨径流冲刷引发的火后泥石流。暴雨形成的洪水冲刷坡面、侵蚀沟道,导致沟道两岸坍塌滑坡,堵溃效应明显,泥石流规模扩大。项脚沟过火面积达74.61%,高烈度火烧区面积达57.98%,泥石流临界降雨强度为77.84 mm/h,累计降雨达141.60 mm。根据泥石流特征参数计算结果,此次泥石流密度范围为1.83~1.93 g/cm3,属黏性泥石流,主沟下游出口流速为7.22 m/s,峰值流量759.08 m3/s。结合雨洪法和形态调查法结果分析,此次泥石流重现周期为百年一遇。结合泥石流发育趋势,文章认为流域仍有可能暴发大型泥石流,提出了上游固坡、中游调控、下游排导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为了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以及保留数据的可靠频段,通常采用频率域滤波的方法.但是,传统的频率域滤波方法是基于傅里叶变换,在窗口与窗口之间的接合部位会出现假异常.且在滤除噪声的同时,很可能同时也将有用信息一起滤除掉.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将小波域分频处理与重构的方法应用到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在提高信号信噪比的同时又可兼顾其它频段信息,使处理出的地震剖面信噪比提高,频带有所拓宽,从而达到最佳重构.文中先后给出了小波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数值计算方法以及最佳小波和最佳重构系数的求取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际应用效果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