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扬子地区下古生界海相泥-页岩含气勘探远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扬子区下古生界页岩的野外露头地质剖面、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和钻井显示资料,分析中扬子下古生界页岩气资源勘探远景.研究表明,中扬子区下古生界海相泥-页岩主要以下寒武统水井沱组(或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主.上述2套泥质岩和页岩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机质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高,多数已达到成熟-过成熟阶段.是有效页岩气气源岩.中扬子区自加里东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隆升和挤压作用,改善了页岩储层的储集性能,提高页岩气聚集量.湘鄂西区和江汉平原区南部下寒武统泥-页岩可作为有利页岩气勘探选区,而鄂西渝东区钻井揭示志留系见工业性气流,表明该区志留系页岩气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2.
碳酸盐岩生气的热模拟实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半封闭外加温加压式热压模拟装置对碳酸盐岩的生烃情况进行了热模拟实验。利用自然样品和人造样品相结合,研究了碳酸盐岩生气量随成熟度和温度变化的趋势,探讨了碳酸盐岩的生气规律:碳酸盐岩气态烃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且在某一温度点(460℃)之后,气态烃产率的增大非常明显;温度是碳酸盐岩生烃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温度增高,碳酸盐岩的生烃潜力不断降低,其间有一个生烃潜力的巨变阶段;碳酸盐岩生烃过程中,总有机碳TOC变化不明显,这可能与样品本身的TOC太低有关;碳酸盐岩的气态烃产率与有机质丰度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3.
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TOC值的演变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地质观察、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三者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变化的控制因素. 由有机碳(TOC%)的损失率DTOC = (TOC0-TOC)/TOC0(岩石原始有机碳)来衡量地史过程中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时, 其变化的幅度和方向取决于源岩中有机部分和无机部分的损耗量及相对大小. 根据物质平衡关系分析导出了烃源岩成熟作用过程有机碳损失率DTOC的计算公式. 当岩石类型和成熟演化历史一定时, TOC变化只与生排烃效率有关. 在地质体的实际生排烃效率下, DTOC值一般变化在-0.05~ 0.2之间, 计算的有机碳恢复系数k值仅0.90~1.25; 只有在生排烃效率极高的理想情形下, DTOC值的变化才是显著的, k值可高达2.5. 因此, 基于有机质原始丰度恢复的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方法, 可能过分强调了“减碳”的进程, 很多情形下会美化原本比较差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44.
彩南油田:一个典型三元混合油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存在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四套烃源岩,具有形成混合原油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大量原油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等分析表明,该地区原油可划分成五种类型,其中四种类型的原油分别来源于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石炭系.彩南油田原油属于特殊类型原油,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它类型原油均不相同,与该区域内四套烃源岩均没有明确的油源关系.根据原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等结合生烃历史分析,该类原油属于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原油的混合原油,主要来源于阜康凹陷,彩南油田属于典型的三元混合原油构成的油田.  相似文献   
45.
华北地区上古生代煤系有机质热演化与二次生烃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实测和收集整理华北地区各区块约2000余个镜质组反射率R的分析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华北地区上古生代煤系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与成烃演化阶段性,探讨了其二次生烃条件,并初步确定了华北地区二次生烃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46.
碳酸盐岩系TSR系统中铁的硫化物生成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SR反应的发生可能是造成地质体中天然气耗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金属硫化物的生成是TSR反应系统中碳硫氧循环的重要连接体。对H2S-Fe2O3反应体系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手段确定了反应的途径,考察了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计算了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能够自发进行,生成以FeS2为主的含铁多硫混合物,水介质的存在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47.
借助有机酸热模拟、岩石薄片及阴极发光实验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东部地区山西组煤系烃源岩与石英次生加大边的关系。研究表明:煤系烃源岩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在热演化生烃的过程中由于含氧基团逐步断裂产生了大量的有机酸;在酸性微孔隙环境下,石英砂岩及其岩屑石英砂岩中的火山喷出岩屑、长石等不稳定矿物易遭受溶蚀,形成的SiO2提供了石英次生加大的硅质来源,薄片及阴极发光下均可观察到石英发育多期次生加大,尤以二期次生加大为主;证实煤系烃源岩中的有机酸是导致石英发生多期次生加大的直接原因,最终形成致密砂岩。   相似文献   
48.
北京西山膨缩石香肠流变性质构造研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探索了利用膨缩石香肠构造定量估测古岩石流变参数的方法,获得北京西山云母大理岩中的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3.06-7.69之间,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在8.74-20.27之间;板岩中的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2.57-4.75之间,与板岩的粘度比在94.8-175.8之间;白云岩中硅质条带的应力指数在2.25-3.93之间,与白云岩的粘度比在2.38-4.26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