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川西斑岩型铜矿找矿中地球化学异常的筛选与查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旭  李佑国  黄瑞  费光春 《新疆地质》2005,23(3):264-267
川西乡城-稻城-得荣地区,切割深,地貌条件特殊,地表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复杂,梯度变化小,找矿标志不明显,找矿难度大.运用传统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可能漏掉部分异常强度不大而可能成矿的异常,而采用衬值滤波技术便可提取相对弱小的异常信息.在系统总结该区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进行异常筛选与查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与经验.  相似文献   
92.
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其独特的构造-岩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内生金属矿产.本文以冕宁-盐源-西吕一带为例,分析了金矿控矿因素和成矿有利条件,在数学模型支持下,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成矿区进行了预测,圈定了金矿成矿远景区,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3.
张腾蛟  李佑国  张月姣  赵伟 《地质论评》2017,63(4):1050-1063
世界上尚未发现过V—Ti磁铁矿和硫化物矿床共生,在川西延边县红格矿床,原认为在矿体底部存在一个富含PGE、Cr的层位,但我们在多个钻孔中取样分析,均未发现。然而我们发现在红格矿床白草矿段存在大量的块状硫化物矿体,硫化物贯入铁矿后,可叠加形成镍—钴—铁矿体。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磁黄铁矿(94%)、镍黄铁矿、黄铜矿,少量普通辉石、次透辉石、古铜辉石、普通角闪石、金云母、磁铁矿、钛铁矿、中长石等。其中Ni 0.72%~0.90%,Co 0.10%。主要赋存在磁黄铁矿中。通过铂族元素分析发现,块状硫化物(磁黄铁矿)Cu/Pd为12908~15109,含硫化物3%的贯入式铁矿Cu/Pd为24520。Cu/Pd比值远高于原始地幔值,暗示有少量硫化物在岩浆源区的残留。同时,在铁矿形成之前已发生过硫化物的熔离。红格地区样品的Pd/Ir值变化范围为2.8~30主要集中在8~14附近,可见红格地区经历过很强的岩浆结晶作用。红格矿床的PGE元素已发生明显的分异现象,暗示硫化物与铁可能在流体中有共同富集的情况。不同矿段的PGE含量有明显差异,很难用一个岩浆房进行解释,可能是多级岩浆房岩浆演化的产物。暗示深部还有岩浆房,在地下深处,还可以找Ni—Cu—PGE和Fe—Ti—V矿床。  相似文献   
94.
澜沧江结合带北段位于澜沧江以西约6km、海拔3900m的碧罗雪山东侧。由于地形险恶,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前人仅在碧罗雪山花岗岩中获得黑云母KAr年龄98.5Ma[1]。我队在进行兔峨幅等3幅1∶5万区调联测过程中,新发现沿澜沧江结合带发育一喜山期构造...  相似文献   
95.
红卓铜矿具有很好的斑岩铜矿找矿前景,研究区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铜矿床为岛弧型斑岩铜矿,成矿岩体具有壳幔混合岩的特点;通过对斑岩体、蚀变分带及找矿标志研究,建立了红卓斑岩型铜矿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6.
探究山地–丘陵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了解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大凉山区生态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西昌市普诗地区中–下白垩统小坝组4个典型土壤垂向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分析,揭示了西昌普诗地区岩石–土壤剖面中14种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的地球化学分布、迁移及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相似的环境下不同类型成土母岩形成的同类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有所不同,泥岩–紫色土剖面(PM0909)、砂岩–紫色土剖面(PM03-3)、粉砂质泥岩–紫色土剖面(PM04-4)、泥质粉砂岩–紫色土剖面(PM0924)等代表性剖面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依次为126.870 mg/kg、116.472 mg/kg、163.926 mg/kg、175.231 mg/kg,各个剖面稀土元素含量差异与成土母岩的岩性和粘土矿物含量关系密切,黏土矿物对稀土元素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研究区4个剖面呈现明显的“V”字形右倾模式,负Eu异常明显,重稀土部分较为平坦,属于轻稀土富集型,这与成土过程中稀土元素(REEs)淋溶及其成土母岩化学性质差异有关;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