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碓边和武山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碓边和河北武山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进行了Co,Ni、Pb、Zn、Cu、Sr、BB2、V、Ti、Cr、Th、U、B、RE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它们沿剖面呈周期性和继承性变化,其周期性变化与地层界线一致。根据微量元素含量与组合沿剖面的变化,采用数学模型分析,可以剃分地层界线。  相似文献   
102.
103.
对新疆畜牧业碳排放进行相关研究,能够更好促进新疆低碳农业发展。运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畜牧业碳排放量,从生产效率、经济效率两个方面构建畜牧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分析考察14个地(州、市)畜牧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公平性。结果显示:新疆畜牧业碳排放总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万元GDP碳排放量下降趋势明显;少数民族集聚区、水草资源丰富的地(州、市)碳排放量较大,二三产业发达、水草资源欠缺的地(州、市)碳排放量较小;畜牧业碳排放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2和0.47,均处于“差距偏大”的不公平状态,超出了“0.4”的分配差距警戒线;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对畜牧业碳排放公平性分类结果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市四市和昌吉州属于“高-高”型,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属于“高-低”型,巴州、塔城地区属于“低-高”型,伊犁州直属、阿勒泰地区、博州、克州、和田地区属于“低-低”型。最后提出新疆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广东英德周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其矿床成因存在矽卡岩型和热液改造型的争议,并且研究程度较低,缺乏较为可靠的证据,尤其成矿流体研究是空白。通过对周屋铜多金属矿床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拉曼分析研究表明:在矽卡岩阶段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矽卡岩阶段的石榴石和白钨矿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90~≥490℃,高盐度(35.26%~40.10%NaCleqv)和低盐度富气相包裹体(4.18%~4.96%NaCl eqv),表现出流体不混溶现象,或以富气相和富液相包裹体共存为特征,温度范围为320~490℃,盐度变化范围较大(4.18%~17.08%NaCleqv),表现为沸腾现象。金属硫化物阶段,在硫化物早期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90~360℃,高盐度(30.92%~37.40%NaCleqv)和低盐度富气相包裹体(10.48%~11.70%NaCleqv),表现出流体不混溶现象;硫化物晚期以富气相和富液相包裹体共存为特征,温度范围为202~320℃,盐度变化范围较大(4.18%~24.04%NaCleqv),显示流体的沸腾现象,硫化物阶段是铜矿主要成矿阶段。褐铁矿-碳酸盐化阶段的石英和方解石中全部发育富液相包裹体,演化为相对较低的温度(Th=120~220℃)和较低的盐度(2.57%~7.59%NaCleqv),没有沸腾现象,属于NaCl-H2O成矿体系。拉曼分析结果表明:早期石榴石、白钨矿和石英中包裹体气相成分以CO2为主,其次是(或含)CH4或H2;液相成分主要为H2O,晚期石英和方解石中包裹体液相和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N2。从早期的石榴石、白钨矿到晚期的石英和方解石,包裹体中H2O的含量增多,说明在矽卡岩后期阶段,有较多的天水加入。铜矿床的成矿流体在200~490℃区间内至少发生了2次强烈的沸腾作用,改变了体系内的物理化学条件,导致大量铜的金属硫化物沉淀,沸腾作用对铜矿的形成和富集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矿床成因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106.
几种固沙植物的水分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本文研究对象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几种固沙植物和地带性旱生植物。在测定其水势、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蒸腾强度和持水力等生态生理指标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各个植物种水分关系的特点和适应干旱环境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