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遥感分类结果综合制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现有的综合制图方法,提出了一套遥感分类结果表达的综合制图方法和流程,并以小麦遥感分类结果为例,详细介绍了数据处理及符号设计过程,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制图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将综合制图方法引进遥感分类结果的表达能够提高表达结果的总体质量等级;综合制图方法对遥感分类结果表达的各方面均有一定改善,其中在专题内容质量和整饰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作用,并且能够表达更多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92.
徐超  乔云亭 《气象科学》2018,38(3):281-292
基于1979—2014年中国756个站逐月降水资料,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哈德莱中心的逐月海表温度资料,通过EOF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1979—2014年中国南方春季降水年际变化强度的年代际变化,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环流特征和海温异常信号。结果表明:中国南方春季降水年际变化强度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的年代有着明显的差异,1979—1994年间,华南(SC)春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强度较大,这与该段时间内春季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以及前期冬季南太平洋海温三极子(SPT)年际变化强度较大有关,西太平洋(WP)的冷(暖)SSTA会在局地激发出异常的下沉(上升)运动以及反气旋性(气旋性)环流,并通过一个垂直环流,使得华南地区出现异常的上升(下沉)运动,导致华南地区春季降水增多(减少),前冬的SPT则通过影响春季WP的SSTA从而间接影响华南的春季降水。而1995—2006年间,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YZR)春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强度更强,这可能是与这一时期年际变化加强的春季南印度洋偶极子(SIOD)有关,春季SIOD为正(负)位相时,副高异常偏强(弱)、偏西(东),有(不)利于太平洋上的水汽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同时中高纬西伯利亚高压脊偏弱(强),东亚大槽较浅(深),干冷空气偏北(南),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少)。  相似文献   
93.
龙宝山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稀土矿找矿靶区,1960年,地质部地球物理探矿局航测大队902队在开展1∶10万山东省中部及东部地区航空磁法及放射性测量中,在兰陵县龙宝山一带圈定了航空放射性异常(Г1860)1处,异常中心明显,规模大,放射性强度高,异常形态好,是稀土找矿的重要靶区。区内中生代燕山期碱性岩浆岩发育,形成龙宝山杂岩体,NW向、NE向、近SN向、近EW向构造发育、放射性异常突出,圈定有La,Y,Th等地球化学异常和独居石、钍石异常,矿化蚀变标志较多,发现11个稀土矿体,综合分析区内稀土找矿前景较好。本文通过对龙宝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等分析,总结了龙宝山地区稀土找矿标志、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对该区找矿前景进行分析,为今后龙宝山地区稀土矿勘查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4.
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等级的结构和格局是实现区域石漠化治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受技术手段的限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仍非常缓慢。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的地表信息获取越来越方便、且成本较低。本研究利用无人机影像,对比了基于像元的非监督和监督分类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在裸岩信息提取中的表现,发现面向对象分类结果具有更高精度。基于获得的裸岩分布信息的研究结果表明:① 岩石平均斑块面积与裸岩率呈负相关的关系,岩石斑块个数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关系;② 通过对比不同裸岩率(11%、20%、29%和48%)基质的景观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破碎度指数对不同裸岩率的景观分布的影响,从而表明了在不同的石漠化地区随着裸岩率的增加,岩石形状指数与岩石破碎度指数均逐渐增加,进而表明石漠化程度越严重;③ 裸岩率不同的地区表现不同的分布形态和斑块特征,裸岩率越高,岩石越破碎,斑块分布较为分散。小尺度斑块景观格局与区域的生态过程有着重要关系,开展小尺度景观格局的研究会深化区域尺度石漠化发展过程的理解。石漠化地区的小尺度斑块景观格局变化影响区域的生态过程,对以后的石漠化过程以及未来石漠化演变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5.
喀斯特隙流水与管流水的耦合及转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宇彬  徐超 《中国岩溶》1995,14(2):150-160
本文是以普定喀斯特水研究试验场为基地,应用人工放水脉冲和天然暴雨脉冲的观测资料,研究了马官—陈家庄地下河的空间结构;分析了水文、水化学动态,揭示了隙流水与管流水之间的耦合与转化关系。喀斯特水运动的主要模式是:降雨(扑)→隙流水(储)→管流水(排),地下河主要起着排泄功能。只有在暴雨期,局部地段(落水洞,伏流)才出现“反补给”关系,这应属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水泥土搅拌桩法在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超  董天林  叶观宝 《岩土力学》2006,27(3):495-498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其固化剂品种、掺量及施工工艺等都是影响桩身质量的重要因素。这里介绍了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法(湿法)加固的现场研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宜选用矿渣水泥作固化剂,且掺入量不应小于21 %;采用变掺入量工艺(上多下少)有利于提高桩身上部的质量,改善桩的工作性能。研究结果对于类似工程软土地基的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砌体结构的震害现象表明楼层侧向刚度不均匀分布是造成其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开展楼层侧向刚度变化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分析。以3层和6层砌体结构为例,采用等效多自由度层间剪切模型,基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定量研究了竖向刚度不规则性对砌体结构易损性的影响。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地震反应参数,借助增量动力分析及回归拟合方法,建立了基于峰值加速度的结构易损性曲线。通过改变楼层的侧向刚度值来模拟薄弱层,研究了楼层刚度变化对结构不同破坏状态超越概率的影响。通过改变底层与二层的侧向刚度比,分析了底部刚度突变对结构不同破坏状态超越概率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规则结构相比,当刚度突变位于结构底层时,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易损性相对较高;随着底层与二层的侧向刚度比从0.5增大至1.2,结构易损性逐渐降低。当刚度比为1.5时,结构薄弱层由底层转移至二层,结构整体易损性增加;当底层与二层侧向刚度比小于1时,结构倒塌易损性要显著高于规则结构。  相似文献   
98.
借助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对严格按照规范Ⅶ、Ⅷ、Ⅸ度设计的5个三跨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开展易损性分析,建立了基于峰值加速度的易损性曲线。从易损性的角度对不同设防标准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做了定量评价,并探讨了设防标准对RC框架结构易损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对应于设防小震、中震及大震水平的峰值加速度,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失效概率均在18%以内,可认为结构满足三水准的性态控制目标。随着结构设防标准的提高,其易损性随之降低,相同峰值加速度对应的各个破坏状态的超越概率均有所降低。此外,将框架结构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其“大震不倒”的失效概率会明显减小。而将框架结构的设防烈度降低1度,其“大震不倒”的失效概率会显著增加,最高可达4倍。  相似文献   
99.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全国气象台站都要组织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嘉兴市气象局于2008年初开始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在省气象局业务职能机构的指导下,以嘉兴气象观测站为实例,进行了《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经过数月的努力,《规划》已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成为全国首个由地(市)级政府批准的《规划》,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作用。本文介绍了《规划》编制的技术思路、《规划》主要内容、观测场四周障碍物控制的技术方法,《规划》完善和报批过程,提出了《规划》编制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0.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分中心, 其目标是通过联合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领域和边缘海与大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 建成具有南海特色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促进海洋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资源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 整合和共享了1985年以来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地质等多学科、多要素、多尺度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 一方面为南海海洋学各学科的科技创新提供精确、完整和可靠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 增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决策活动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