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2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31.
采煤塌陷地水域淹没范围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塌陷改变了矿区周边的地形地貌特征,使大量的耕地、园地变成水域。选择山东省龙口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软件采集五期1:1万等高线和离散高程点数据,生成1×1 m2正方形网格的数字地面模型(DEM),以地表没有发生塌陷前的1978年DEM为标准高程数据,与其他各期DEM数据进行差值运算处理,得到不同时期采煤塌陷区面积。然后根据水利部门48年来的观测数据,计算出采煤塌陷区不同频率年份丰水期水文特征值,采用"无源淹没"分析法,计算给定水位条件下的采煤塌陷区水域淹没范围。  相似文献   
32.
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坡度阀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凡伟  徐刚  李青 《地理科学》2005,25(2):244-247
对重庆市北碚区的21个坡面泥石流的实地调查表明,坡度对坡面泥石流发生具有重要的控制性作用。在对坡面泥石流流域大量原始坡度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各坡面泥石流的坡度服从正态分布规律。根据这一分布规律,将本区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坡度阀值确定为三类。文章从定量的角度阐述了坡度阀值与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关系,为生态脆弱区的划分、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3.
甘肃大水二长岩类特征、结晶条件与侵位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水地区(石英)二长岩类的岩石学研究表明,忠格扎拉、忠曲和格尔括合岩体及周围的脉岩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尽管它们结晶的温度条件相似(约700℃~800℃),但侵位深度有明显的差别,西部忠格扎拉岩体最深(20km~22km),中部忠曲岩体次之(16km),东部格尔括合岩体最浅(8km~11km),并且后二者具有次火山岩的性质。这说明浅成岩浆对金矿的形成最为有利,这就是为什么在格尔括合和忠曲岩体附近形成了大型金矿床,而在忠格扎拉岩体周围仅找到金矿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羌塘盆地作为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中—新生代盆地,是揭示特提斯域演化的关键区域,其构造属性与演化历史备受关注。然而,长期以来对于盆地是否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以及其地质构造演化等问题一直存分歧。雁石坪群作为羌塘盆地分布最广,地层出露最全的一套侏罗纪地层,其碎屑沉积物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羌塘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的重要信息。为此笔者选择位于羌塘盆地东部唐古拉山北麓温泉地区雁石坪群砂岩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以期为解决羌塘盆地基底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依据。8件砂岩样品429个有效测试点的年龄结果显示,雁石坪群碎屑锆石的年龄时间跨度大,自新太古代至中侏罗世晚期(2668~166 Ma),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10个年龄组。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年龄值大于486 Ma碎屑锆石年龄组进行了重点分析探讨,认为羌塘盆地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其形成的主要时期为1974~1666 Ma,且结晶基底还遭受了后期地质构造作用的改造,先后经历了与Columbia超级大陆、Rodinia超大陆演化相关的构造热事件、格林威尔—晋宁构造岩浆运动、泛非运动等一系列地质构造演化,支持了羌塘地块属冈瓦纳大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5.
燕山板内变形带侏罗纪主要构造事件   总被引:67,自引:8,他引:67  
对燕山地区中生代板内变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确定翁文灏75年前识别和提出的燕山运动A幕、B幕和中间幕发生在侏罗纪.侏罗纪的构造变形最终塑造了东西向燕山褶皱-冲断带的格架.通过对典型盆地的分析,燕山运动A幕以髫髻山组安山岩之下的角度不整合为标志,时限为160Ma±5Ma前,时期为中侏罗世龙门期-九龙山期,时代推测在175~160Ma之间.中间幕以髫髻山组和兰旗组火山岩为代表,时代约在165~156Ma之间.B幕强烈的冲断形成了土城子组和后城组的粗碎屑堆积,时限在135Ma±1Ma前,时代为156~139Ma.白垩纪早期,区域变形逐渐以伸展为主,古地理-古环境明显改变,火山喷发频繁、强烈,构造变形较弱.显然,早白垩世的构造发展已不属于燕山运动的范畴.燕山运动A幕是燕山板内变形带最主要的构造事件,也是东亚构造体制转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从坡面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入手,结合重庆北碚地区地质地貌和气象条件,分析了该地区从1962-2003年发生的坡面泥石流的数据及降雨资料,认为在该区域,降水是诱发坡面泥石流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具体坡面泥石流事例的分析,认为坡面泥石流的发生与前期降雨量和短历时雨强关系密切,前期降雨量对泥石流形成的贡献比较大,短历时雨强主要起到激发作用,当短历时雨强指数〉550时,应发出泥石流危险警报。最后利用发生坡面泥石流前3日累计降雨量和当日前期降雨量,得出了该区域降水诱发坡面泥石流的临界雨量方程。  相似文献   
37.
0引言坡面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地区,其发生条件包括物质条件、水源条件以及地貌条件三方面条件。由于坡面泥石流与沟谷泥石流发生源地不同,坡面泥石流的发生对三大条件的要求更高,如需要更大的降雨量,更陡峭的地形,因此,坡面泥石流爆发的突然性大大增加,造成的破坏也难以预料。重庆北碚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坡面很不稳定、崩塌、滑坡活动强烈,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物质补给,坡面泥石流是其发生的主要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在坡面泥石流中,坡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大小直接影响坡面泥石流的发生。1研究区地质地貌条件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38.
粗粒土动强度试验成果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刚  潘恕 《岩土力学》1998,19(2):63-66
介绍一种新的粗粒土动强度试验成果的分析整理方法。在对试验所获资料进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这种方法可为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分析提供方便和依据,同时,也有效地弱化资料分析整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39.
关于我国西部的西域砾岩的成因,目前有3种代表性意见:1)西域砾岩代表了上新世末-第四纪初期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黄汲清,1980;李吉均,1979,1996,2001);2)Molnar and England(1990)、王二七等(Wang et al.,2003)、张培震等(Zhang et al.,2004)等认为西域砾岩是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冷的产物,主要理由之一是西域砾岩底部与阿图什组呈整合接触,未见强烈的构造变形;3)西域砾岩是构造运动叠加气候变化的产物(陈杰,2001).  相似文献   
40.
渭北高原西段新构造活动强烈,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通过1:5万专题遥感解译和重点地质调查,全区遥感解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点共计611处,其中大型滑坡17处、中型滑坡194处、小型滑坡385处,小型崩塌15处.结合区域地理、地质环境特征,将区内大、中型滑坡地质灾害点划分为5个集中分布区、6个集中分布带.区内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受地形地貌、新构造与岩性条件的控制,以地质灾害点集中分布区、带为基础,参考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影响范围及人类活动的状况,将千阳县城关镇-崔家头镇、陇县杜阳镇-千阳县草碧镇、陇县峡口河-杨河沟地区列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