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二连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研究程度较低,但在侏罗系发现有工业油流.本文通过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常规分析,系统研究与评价了此套烃源岩;结合原油与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与分析,探讨其对油源的贡献.结果表明,二连盆地上侏罗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成熟度较低,为非或差烃源岩;中下侏罗统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成熟度较高,为较好—好烃源岩.侏罗系烃源岩形成于淡水的氧化沉积环境,以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为主.此外,阿56井阿尔善组部分原油和图参1井侏罗系原油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由此推断二连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2.
沧源芒哈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澜沧江南段火山岩成矿带乃至三江地区较重要的一种新类型,矿体产于花岗斑岩脉的外接触带,岩体和矿体同受北西走向的构造破碎带控制。  相似文献   
43.
赣杭构造带前寒武纪构造格局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家瑞  张志平 《铀矿地质》1997,13(6):321-326
对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的认识,在长期的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本文通过对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华夏古陆是一个被肢解了的早元古代古大陆;中元古代晚期浙西-赣东北地区是华夏古陆的活动大陆边缘;武陵运动是华南一次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块沿赣东北断裂带发生碰撞,形成了统一的“华南古大陆”。由于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各地晚元古代构造演化有明显的差异;加里东期本区为浙西-赣东北坳拉槽。  相似文献   
44.
我局测报站是全球气象情报交换站,任务重、责任大。过去,由于分配制度于缺乏激励机制,站长及全站人员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质量的稳定提高。为此,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新的运行机制就显得更加迫切。1承包使式通过调查研究和对以往做法的经验总结,我们采取了测报站全额目标承包这种新的运行模式。1.是制定了较为细致且切合实际的“四定”承包方案。1.1.是定目标:规定承包期间不得出现责任性重大差错,三项铝比必须达到省定合格标准。1.1.2定人员:确定定员为七人。1.1.3定经费:工资、奖金按定员…  相似文献   
45.
宇宙尘是重要的地外物质,对它的研究是现代空间科学的重要课题,它可以邦助我们了解太阳系起源与演化、陨石消融过程、慧星的瓦解和黄道光的形成,通过微结构的研究即可获得有关信息。为此,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内蒙古、鄂、皖等五省(区)前寒武纪不同时代的宇宙尘样品,拍照150余张照片,根据表面和断面微结构特点和形成先后划分出球粒结构、文象结构、气印结构、晶洞结构和裂纹-裂隙结构以及气孔等21种原生和次生结构。这些结构反映宇宙尘形成过程经历了熔融、凝聚、重熔、熔蚀和断裂等多种作用,而这些结构对探讨宇宙尘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这些结构的存在,证明宇宙尘可能是由太阳星云尘粒凝聚或陨石重熔形成具多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浙西—赣东北前寒武纪构造格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7.
帕南岩体位于西藏桑日县马门地区,主要由二长花岗岩、二长岩组成。本文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等研究,探讨其构造背景和岩石成因。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帕南岩体的成岩年龄为80.91±0.48Ma,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帕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钠、高钾、高铝、低钛,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岩石系列。稀土分馏较明显且富集轻稀土((La/Yb)_N=8.88~11.86),具负Eu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Sr-Nd同位素显示,样品具较高的Pb、Sr、Sm、Nd含量,偏低的I_(Sr)值(0.70442~0.70486),正εNd(t)值(+1.99~+2.73)。综合帕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认为帕南岩体形成于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背景下的岛弧环境,可能是新特提斯洋俯冲角度变缓进入了平板俯冲阶段之后,由陆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正常岛弧岩浆形成,同时也预示着109~80Ma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在该区的落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