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30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DTM的LSM算法的数学模型。其特点是,引入了辐射线条件和共面条件的几何约束,以及辐射偏差和几何变形参数的虚拟观测方程。试验表明.改善了LSM算法的收敛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因而提高了图像配准的质量。  相似文献   
52.
本文扼要阐明四川省芦山-宝兴地区花岗石石材产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花岗石石材的品种、规模和质量。  相似文献   
53.
HUMICAP湿度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的是环境计量仪器的世界性制造厂芬兰VAISALA公司开发的电容式高分子薄膜HUMICAP湿度计。一、传感器结构及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传感器由玻璃基板、下部电极、高分子薄膜、上部电极、导线构成。下部  相似文献   
54.
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坑铁矿是福建最大的铁矿床。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南京地矿所、长春地质学院、南京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地质学校等单位对该矿床分别进行了工作,对其成因则有接触交代成矿说、复合叠生层状矿床说、陆源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矿说与海相火山沉积热液改造成矿说。  相似文献   
55.
桂西北早二叠世早期地层——常么组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正> 近年来,贵州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桂西北地区开展的区调工作中,发现下二叠统栖霞组Misellina claudiae带与上石炭统马平组Pseudoschwagerina带间,发育有一套浅海相灰岩地层,含丰富的(竹蜓)、珊瑚等化石,其中以含Parafusulina,Pseudofusulina inusitata,Robustoschwagerina,Misellina,Wentzellophyllum,Yatsengia,Iranophyllum等为主要特征,厚60—95米,与上覆及下伏地层均为整合接触关系。根据该地层生物组合与马平组和栖霞组有明显差别,横向稳定,展布广,尤以广西隆林常么附近发育良好,故名为常么组,以代表下二叠统最低层位。  相似文献   
56.
这个实验是利用自然界分布极广的氧化硫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在其繁殖过程中,产生一种强氧化环境和还原环境,使硫化物发生氧化溶解与还原再沉淀的条件,以研究层控硫化矿床含矿溶液迁移和富集作用.氧化硫杆菌的繁殖形成一个强氧化环境,很快地使硫化物氧化为溶解度很大的硫酸盐,因而易于迁移;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可产生一个强还原环境,使可溶性的硫酸盐还原成为难溶的硫化物而堆积成矿.这个实验对研究非岩浆热液型金属硫化矿床,如同生沉积硫化矿床,硫化矿床氧化带以及石膏层地区硫化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境内三面环山,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绝大多数地貌以湟水两侧形成多级河谷阶地为主。本对湟中县1981~2000年大风资料普查分析,结查表明:湟中县大风的风速不是太大,但日、月、季、年际变化明显。在特征上除冬春季高空动量下传大风外,还有夏季局地强对流产生大风的特征。  相似文献   
58.
白云鄂博矿区发育的脉状稀土碳酸岩,由于其结晶迅速,矿物颗粒细微,其中的微小矿物的鉴定一直是一个难题。应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白云鄂博地区存在富稀土白云质岩浆碳酸岩脉,早期阶段形成碱性长石和铁白云石,无稀土矿化;铁白云石常常出溶铁质而自身则形成方解石。霓石和方解石形成略晚,常常与氟碳铈矿等稀土矿物共生,出现强烈的稀土矿化;而无解理的方解石则形成于更晚的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发育大量的流体包裹体,并出现强烈的铌、稀土矿化。铌铁矿分布在氟碳铈矿中和赤铁矿边缘,为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早期结晶的矿物如碱性长石、铁白云石稀土矿化弱,岩浆晚期分异出大量的流体相,稀土元素和Sr等进入岩浆热液中,并在热液结晶矿物中富集,甚至在非平衡结晶的石英中产生强烈的稀土矿化。结合岩相学显微观察,显微拉曼探针很好的揭示了这一地质过程。同时为白云鄂博矿床铌、稀土矿化的热液交代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基于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中获得的69°00'S、76°24'E附近普里兹湾夏季海冰边缘区内破碎海冰的航拍照片,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从中提取了破碎海冰的若干几何参数,得到了海冰边缘区内随着与开阔水域距离增大,海冰面积、平均钳测直径等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按其尺寸的变化规律将海冰边缘区划分为边界区、过渡区和内部区三部分,其变化和波浪在冰边缘区中的衰减过程紧密相关。圆度的变化则说明海冰边缘区中海冰磨损最充分的地方是在冰间相互作用最明显的过渡区。另外,一种改进的幂函数分布和Weibull分布用来对破碎海冰尺寸的累积频率进行拟合,分布函数中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很好的反映了海冰边缘区内破碎海冰的分布变化。其中,参数Lr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增大(说明由于波能衰减导致可以出现的破碎海冰最大尺寸的增加);尺度参数L0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增大(反映了破碎海冰平均尺寸的增加以及由于波能的衰减而导致单位面积区域内尺寸较大的破碎海冰所占比例的增加);分布维数D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减小(说明了由于波能的衰减导致破碎海冰所受约束条件的减弱);形状参数γ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减小(说明了随着波能的衰减破碎海冰尺寸分布范围的增大)。  相似文献   
60.
计算机图像处理可视化软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数字图像实施处理的可视化表达,将使复杂,深奥的图像处理原理更容易理解,文中在详细分析数字图像处理有关理论,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软件的总体框架,实现了多种图像处理功能,并辅以强大的联机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