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剪切作用下CMC水溶液的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聚合物钻井液重要组分之一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考虑钻井液在井底钻头与环空处所受的不同剪切作用,测试了其水溶液在相应近似剪切作用(分别为600,6 000 r/min)下的流变性,并结合冷冻干燥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这两种剪切作用后CMC水溶液相应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高速剪切作用使CMC水溶液的空间网络骨架拉伸变细,甚至破坏,溶液黏度有所降低,流动性增大.这样,热量更容易通过这些网络骨架,使充填其中的小分子物质以热传导、对流传热等方式传递到钻屑表面,分解钻屑表面的水合物.水合物分解产生的气体和水则以分子扩散的形武向内向外进行传质,但会受到钻井液微观骨架结构和其中填充物质的阻碍.  相似文献   
72.
SDS和THF对甲烷水合物合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烷水合物的人工合成是实验室内进行水合物模拟地层钻探研究的关键步骤。利用水合物合成及模拟微钻实验系统,分别进行了加入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四氢呋喃(THF)的甲烷水合物人工合成试验。通过对比实验,分析研究了SDS和THF对甲烷水合物生成速度及生成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纯水体系中加入微量的SDS和THF,不仅能够促进甲烷水合物快速成核,还可以增加甲烷水合物的合成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实验时间,这也便于对含水合物沉积地层钻探钻井液设计和水合物模拟地层微钻实验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索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微观结构中的传质传热机理,需要对聚合物水基钻井液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液氮快速冷冻干燥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获得了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微观结构的SEM图像,发现钻井液微观孔隙结构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利用Image-Pro Plus(IPP)图像处理软件对SEM图像进行了二值化处理,提取了钻井液微观结构孔隙参数信息,探讨了阈值选择方法。基于多孔介质分形理论,分析了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微观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IPP软件可作为处理聚合物钻井液微观结构图像定量分析的手段,在保证完整反映微观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合适的阈值,一般在50~120之间;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微观结构孔隙形态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可利用等效周长与等效面积的双对数关系确定钻井液微观结构的分形维数,分维数在1~2之间;钻井液微观结构孔隙形态分布分形维数与孔隙发育复杂程度有关,孔隙发育越复杂,孔隙轮廓越不规则,分形维数越大,反之越小。这为钻井液中传质传热的分形研究奠定了理论与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4.
珠江口及近海表层沉积有机质的特征和来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珠江口及近海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 总氮(TN)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几类主要有机化合物(水解氨基酸THAA、糖类TCHO、脂类lipid、酸不溶有机物AIOC), 并分析了沉积有机质及化合物的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沉积有机质主要为陆源和水生混合来源, 而近海有机质主要为当地水生来源。大量的陆源高等植物(含有较多的木质素、纤维素等)输入珠江口, 使得珠江口个别站位沉积物中糖类物质含量大幅高于近海样品; 而珠江口与近海沉积物中水生来源有机质的含量相当。氨基酸和糖类占TOC的份额在浮游生物和悬浮颗粒物中分别为56%和48%, 在表层沉积物中为19%, 说明珠江口和近海的有机质从水柱到达沉积物-水界面的过程中经历了较充分的降解。珠江口样品中活性组分氨基酸和糖类占TOC的份额低于近海, 可能说明珠江口沉积有机质的降解程度高于近海。  相似文献   
75.
对一榀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及框架的滞回性能、破坏特征、延性等抗震性能做了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该框架在无初始损伤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加固提出建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中的加固方案可行,损伤框架加固后仍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6.
当前,科技园区本身作为创新空间,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其建设过程中亦出现了种种问题,很多甚至偏离了建设的初衷。以宁波科技园区规划为例,通过对园区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若干空间创新的规划理念与措施,从而为我国科技园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7.
郑洪  余家贵  李培民  林月  张凌 《气象科技》2006,34(Z1):115-117
简要介绍了CINRAD/CC雷达固态调制器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昭通新一代天气雷达自2002年9月安装运行以来出现的故障实例,对故障成因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通过总结发现,固态调制器故障主要有可控硅(SCR)故障、人工线过压故障、充电过荷故障、SCR风机故障及反峰故障等,稳定的电源系统对固态调制器的正常工作和工作寿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8.
一种反演雷达波束内不均匀反射率场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原始雷达方程出发,提出了一种雷达加密观测方案和退卷积的数据反演方法,以实现雷达天线波束内的反射率不均匀结构信息的提取。反演方法的数值试验表明,此反演方法比常规测量方法在角分辨率方面提高约3倍,对波束内尺度为0.58-2.0HW(HW是天线3dB波束宽度)的反射率变化有明显的反演能力。观测数据的测量误差对反演质量的影响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本文还讨论了反演方法对雷达观测中的一些技术参数的要求。这些结果对于提高雷达尤其是星载微波主被动遥感器在测量降水量和云中含水量等参数中的精度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80.
理解早期成岩过程中有机质的化学和同位素分馏对于研究海洋和湖泊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很重要的。将珠江口外近海生物成因有机质分为可水解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和酸不溶四个部分,分析了有机质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借以讨论沉积有机质在埋藏的早期成岩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和同位素改变,结果表明,从浮游生物→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沉积柱内部,易降解组分可水解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占样品总有机碳的份额依次降低。沉积物及四个有机部分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在纵向上随深度保持相对恒定,而在不同有机部分之间差异明显。不同类型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差异在改变有机质化学成分的同时,导致其δ13C发生小幅度负向漂移;细菌有机质的形成和分解对有机质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演化也有重要贡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δ13C的负向漂移,其结果导致沉积有机质的δ13C略低于浮游生物;另一方面,由于异养菌生长过程中的氮同位素分馏系数与可利用氮源的特征和培养基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导致沉积物的δ15N变化范围增大。在这里δ13C可以可靠地指示该海域沉积有机质的来源,而δ15N变化范围较大且规律不明显,难以用作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