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9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关于生物群集绝灭的论点及其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上曾存在过的40亿动植物种,绝大多数都绝灭了.绝灭往往是呈群集绝灭形式.关于生物群集绝灭的原因,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强调生物所处环境的剧烈变化(球外事件和球内事件),另一类侧重于生物自身的演变更替.本文着重评述8种当前最流行的假说及其争议,如自然种群竞争、火山爆发、古地磁极性反转、板块运动、小行星或彗星撞击等假说作者认为,群集绝灭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仅强调一种因素.对群集绝灭应运用综合研究方法.既要研究生物自身的兴衰更替,又要研究其所处环境的变化(球内和球外的),这样才能弄清绝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2.
东昆仑造山带海西—印支期构造古地理演化的古地磁证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东昆仑造山带从北向南依次可划分出东昆北带、东昆中混杂岩带、东昆南带、阿尼玛卿混杂岩带和巴颜喀拉带5个大地构造地层带.根据对各地层带物质建造序列和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基础之上所进行的古地磁分析认为,东昆北、东昆南、阿尼玛卿3个构造单元,在海西—印支期均处于北纬14°~20°之间.迄今为止,三者由南而北已漂移了约1500~2000km.3个构造单元在不同时期的古纬度及古纬度差反映了多岛洋盆扩张和闭合的多旋回性.从东昆中到巴颜喀拉带,其洋盆的开裂、收缩、关闭和前陆盆地的演化更替,无论在时间上和地理位置上均呈现规律性的从北向南依次迁移的特点,即在时间和平面上构成定向性构造迁移和多旋回.  相似文献   
23.
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阿尼玛卿混杂岩带复理石楔岩片砂板岩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综合研究,认为复理石楔岩片砂板的大地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东段更接近活动大陆边缘在陆岛弧环境,反映出一定的古地理格局;通过对硅质岩泥岩岩片的硅质岩中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结合放射惊动中的研究,认为其是靠近大陆边缘“非热水成因”的深海沉积。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东昆仑东段清水泉地区花岗岩类的详细野外研究,提出造山带地区岩浆岩中普遍存在构造混杂现象,并把构造混杂岩浆岩分为构造岩浆岩片和准构造岩浆岩片两类,为造山带地区侵入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广东省郁南县连滩镇大尖山的下志留统连滩组岩性主要为深灰色页岩,含丰富的笔石化石。通过对连滩组笔石化石的系统采集与研究,鉴定出6属12种,分别属于①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带;②Demirastrites convolutus带;③Monograptus sedgwickii带。研究区连滩组笔石化石组合与湖北宜昌龙马溪组、西秦岭南带安子沟组、陕南宁强龙马溪组、四川城口双河场组、北祁连山肮脏沟组和东秦岭东段张湾组的笔石化石组合可以进行对比,表明研究区连滩组的地质时代为早志留世埃隆期。   相似文献   
26.
孔隙是页岩层系是否具有生烃能力、储气能力和开采价值的主要标志。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鄂西建始扬子北缘中二
叠统孤峰组硅质页岩、泥质灰岩和碳质页岩3类岩石采取二次电子模式扫描,发现并分析了5大类9小类孔隙,即①絮凝作用孔
隙;②有机质化石孔;③有机质碎片沥青孔;④黄铁矿粒间孔;⑤矿物颗粒晶间孔;⑥微型通道;⑦微裂缝;⑧钙质化石孔;⑨碎屑与
围岩之间孔。研究表明,硅质页岩中发育较多的黄铁矿微球粒以及絮凝结构,有机质孔隙从纳米级至微米级;泥质灰岩中以矿物
质孔隙为主,微裂缝比较发育,脆性矿物多;碳质页岩中存在大量蜂窝状孔洞和广泛分布的微裂缝,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纳米
孔。碳质页岩与传统储层孔隙特征具有很大差异,是页岩气勘探最为有利的岩层。   相似文献   
27.
苏浙皖交境地区沉积了一套岩性比较稳定的早石炭世地层——金陵组 ,保存于该套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有腕足类和孢粉化石。孢粉组合中的主要分子 Densosporites、Cymbosporites、Dibolisporites、L ycospora通常分布在早石炭世 ,可与我国许多地区 (如新疆准噶尔盆地滴水泉组 )的孢粉组合对比 ,反映该区金陵组属早石炭世杜内期(Toum aisian)沉积物。综合生物化石和岩石学特征 (包括沉积构造、岩石组分等 )的研究 ,金陵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8.
循化-化隆盆地新生代沉积及盆地基底和周缘山系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白垩世以来经历过3期隆升剥露事件: (1)盆地基底及拉脊山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普遍记录了晚白垩世-始新世中期相对快速的区域性的隆升剥露事件, 西秦岭北缘快速抬升的起始时间为84Ma, 受控于向北的逆冲抬升; 向北到循化-化隆盆地中部的拉目峡抬升的起始时间为69Ma; 更北的拉脊山一带快速抬升期主要为40~50Ma, 从而反映晚白垩世-始新世中期的快速抬升由南向北逐渐扩展.这一期构造隆升事件导致循化-化隆盆地和临夏盆地缺失了北部西宁-民和盆地古近纪所具有的西宁群沉积.隆升剥露结束于31Ma左右, 此时化隆-循化盆地向东与同时期的临夏盆地相连为一个统一的大型西秦岭山前盆地, 两者具有相同的构造、沉积演化史, 因此循化-化隆盆地他拉组底部地层年龄最老不会超过临夏盆地最老地层的古地磁年龄, 即29Ma.(2)渐新世晚期约26Ma拉脊山开始双向逆冲隆升, 并可能延续到中新世早期约21Ma, 隆升作用使循化-化隆盆地成为挟持于拉脊山逆冲带和西秦岭构造带之间的山前挤压型前陆盆地, 循化-化隆盆地开始大规模沉积巨厚的他拉组冲积扇相粗碎屑岩.(3)通过循化-化隆盆地咸水河组和临夏组的沉积相分析、古流方向和砾石成分分析, 揭示出拉脊山构造带在中新世8Ma左右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双向逆冲隆升事件, 这次事件直接导致循化-化隆盆地由前陆挤压盆地转变为山间盆地, 形成现今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盆山地貌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9.
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底板地层黄龙组类化石及铝土矿层大竹园组、梁山组的孢粉化石限定,大竹园组的时代为早二叠
世。大竹园组铝土矿的沉积环境为向北半封闭的海湾或海泛湖。铝土矿形成于低纬度热带气候条件下,气候具旱季、雨季之分,
盆地水体为弱酸性还原条件,陆地植物生态系统和盆地微生物生态系统对铝土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铝土矿的主要物源为志
留系韩家店组和石炭系黄龙组双重物源。陆源区风化的铝质通过胶体作用搬运到盆地中形成铝土质岩。铝土矿层形成之后,又
经历了多期次暴露地表的风化淋滤。淋滤作用分别在渗流带和潜流带形成土状、半土状铝土矿和致密状铝土矿,盆地内部铝土岩
破碎和胶体凝聚分别形成碎屑状、豆鲕状铝土矿。风化过程中多数元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丢失,而SiO2 的流失程度明显大于
Al2O3,从而形成铝土矿矿层。因此,盆地的沉积体系和古地理控制了铝土矿矿系的分布范围和厚度,多期次的淋滤作用控制了铝
土矿的品质和矿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30.
河流阶地作为河谷中常见地貌, 其堆积物特征对气候变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循化黄河Ⅲ级阶地剖面沉积特征、粒度、磁化率、孢粉以及光释光测年的研究, 初步厘定循化黄河Ⅲ级阶地形成时代为75 ka.循化盆地晚更新世气候演化可以大致划分为6个阶段: 120~114 ka, 气候暖湿; 114~105 ka, 气候较为干冷; 105~98 ka, 气候较暖湿; 98~85 ka, 气候转为温凉; 85~75 ka, 气候暖湿; 75~63 ka, 气候干冷.这6个阶段分别与MIS5e-4段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