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287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8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对准东煤田不同勘探区煤样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对准东煤田主要勘探区煤地球化学特征与中国和世界范围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较系统对比.划分煤中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归纳各区内煤的常量与微量元素亲和性.较系统地揭示了准东煤田煤中微量元素丰度和赋存状态,对煤田大规模资源开发利用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及煤中伴生元素工业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概述了欧盟"气候行动与可再生能源综合计划"建议草案的出台背景、核心要点和主要内容,评价了各方反应及该建议草案的优点和缺点,分析了该建议草案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气候谈判的联系及其对碳市场的影响。最后,针对中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活动,提出了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3.
介绍公盂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分析公盂岩景区进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其进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在立足于生态旅游资源本底特征及专项目标市场的旅游诉求的基础上,设计出公盂岩景区的生态旅游活动项目及生态旅游线路,并对本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产品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4.
庄心善  赵鑫  何世秀  朱瑞赓 《岩土力学》2007,28(7):1387-1391
在真三轴仪上模拟基坑开挖周边土体的应力路径,进行了排水与不排水两种卸荷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土体在不同排水条件下应力-应变关系有着显著的差异,说明排水条件对土体的变形性状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排水条件下卸荷土体广义剪应力与广义剪应变的关系,证明土体广义剪应力与广义剪应变关系曲线呈明显的非线性,并根据土体实际应力路径定义了中主应力系数,推导出了土体卸荷剪切模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5.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与古油藏均产于二叠纪生物礁的核部或侧翼.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和矿石抽提物色质谱分析均发现了大量的有机质官能团, 暗示金矿成矿过程与古油藏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金矿与古油藏的物质均来源于盆地裂陷期和凹陷早期的沉积地层, 流体来源于沉积地层中封存的建造水, 形成年龄 > 172 Ma.在随后约40 Ma(172~130 Ma)的时间里, 流体向盆地中生物礁及其他构造部位运移聚集.由于盆地中烃源岩逐渐成熟, 这一过程是油气运移成藏的过程, 也是有机流体萃取成矿物质, 最终演变为有机成矿流体并聚集的过程.燕山运动是金矿成矿作用的主要构造营力(130~46 Ma), 同时也是古油藏破坏的主要原因.正是古油藏的破坏打破了流体的动态平衡, 导致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形成矿床.右江盆地的金矿和古油气藏是同一种流体体系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86.
洞庭湖区湿地生物资源特征及生态系统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庄大昌 《热带地理》2000,20(4):261-264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景观系统,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植物资源1428种,鸟类资源216种,鱼类资源119种,哺乳类22种,两栖爬行类27种及其它大量的野生生物资源。根据生物资源的分布状对湖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类,即环湖丘岗生态系统,湖州草滩生态系统,湖岸带生态系统,浅水层生态系统、深水层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对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分类,最后对湿地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本区湿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7.
舟山海域是我国近海重要的渔场。随着扩大对外开放,国内外船舶往来增加,有不少船舶无视法规,将生活污水和机舱废水肆意排放;尤其近年来大小油库、加油站、船舶修理厂业务的增加及拆船、洗舱行业的开办,更加剧了舟山海域海洋环境的污染,海水水质每况愈下,生态和资源濒临垂危边缘。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利用2019年与2020年全球86个国家的产品贸易数据,对疫情后全球商品贸易格局进行刻画,并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全球贸易变化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论如下:1)尽管疫情前后世界贸易的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程度得到显著提升。2)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全球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重工业产品贸易数量和比重明显下降,而宝石和贵金属商品贸易量和比重却大幅增加。3)疫情爆发后,西班牙、澳大利亚、中国以及瑞士分别在运输设备、采石和采矿、电气和机械商品以及宝石和贵金属商品上展示出了显性比较优势。4)全球贸易变化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工业化水平对于维持国家贸易量以及维护国际贸易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反,国际贸易依赖程度的增加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国的贸易韧性。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危机事件中全球贸易格局的评估,以及国家贸易产业配置合理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9.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震计远程监控功能接口的实现方式,扩充了地震数据采集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胶州湾4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组分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和沉积物类型;并以沉积物组分分布和粒度特征为依据对沉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其周边河流以及海底地貌分布,对其沉积环境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类型主要有砂质粉砂、粉砂、粉砂质砂和泥;沉积物主要粒级为1.1Φ~7.1Φ,优势粒级为5Φ~7Φ,平均值为5.7Φ,粉砂的平均含量达到58.6%,砂、黏土的平均含量为23.6%和17.3%。将研究区沉积环境划为4类:湾顶及东部近岸浅水区域(I),大沽河—洋河水下三角洲区域(Ⅱ),湾西南部及中部深水区域(Ⅲ)和沧口砂脊周边及湾口区域(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