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81.
黄铁矿表面次生色:氧化程度的标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具有不同表面次生色的黄铁矿氧化表面进行了XPS、AES成分分析,认为黄铁矿表面氧化作用形成了由Fe(Ⅲ)-O组分、单质硫和水绿矾等组分组成的表面氧化层。黄铁矿表面次生色的变化取决于表面氧化层的厚度及其中Fe(Ⅲ)-O组分、单质硫的相对含量。氧化程度较弱时,或者由于氧化层中单质硫含量相对较高,或者由于表面氧化层太薄,可见光能直接透过该层,黄铁矿表面以黄色调为主;而黄铁矿表面呈蓝色是由于氧化程度增强,氧化层厚度增加到适合于可见光产生干涉作用,因而是一种干涉作用所致的锖色,而不是铜蓝致色;氧化程度进一步增强时,形成了足够厚的Fe(Ⅲ)-O组分层,使黄铁矿表面呈Fe(Ⅲ)-O组分的颜色。  相似文献   
82.
83.
湖南黄金洞金矿床植物地球化学勘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引 言随着对深部隐伏金矿床勘查的需要,国外已越  相似文献   
84.
85.
本文从晶体化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对产于花岗质岩石中铁质球粒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这些铁质球粒完全有可能是地内成因的产物,而不一定都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地外物质。球粒内部的铁质核可能是含铁矿物在变质过程中的还原产物,也可能是含铁玄武质基底岩石中的残留铁,还可能是侵位并同熔基底岩石的含铁玄武岩浆中的自然铁。随着花岗质岩浆的演化,逐渐形成Fe→FeO→Fe3O4的反应系列,从而导致以自然铁为核心,方铁矿和磁铁矿为壳层的球状颗粒的产生。花岗质岩石中铁质球粒的数量与特征取决于花岗质岩浆源区的物质成分、岩浆的氧逸度及岩浆温度的变化规律等因素。  相似文献   
86.
从黄土高原中部洛川和环县两个剖面选取若干黄土和古土壤样品,分为三种粒级(>45μm、2-45μm、<2μm),挑出>45μm粒级中的根状结核与蜗牛壳化石碎片,分别测定δ^13C和δ^18O值。结果显示,两个剖面不同粒级组分的δ^13C和δ^18O值表现出相似的分布规律。洛川剖面的根状结核和蜗牛壳与分粒级样品中的<2μm粒级中碳酸盐的δ^13C和δ^18O值最为接近,处于相同的区域内;而>45μm粒级中的δ^13C和δ^18O值与其他样品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可以认为黄土-古土壤中<2μm粒级中所含的碳酸盐可代表成镶碳酸盐,其蕴涵的地球化学信息可用以重建成壤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87.
稀土元素的四分组效应最早是Peppavd等人(1969)总结某些稀土离子的液一液萃取体系的分配比或分离因素的变化时提出的,即指将稀土元素按其性质的相似变化分成四个元素一组的四个小组:La-Ce-Pr-Nd;Pm-Sm-Eu-Gd;Gd-Tb-Dy-Ho;Er-Tm-Yb-(?)u,并可分为W型和M型。W型的分布曲线在Dy和Yb处下凹,在Er处上凸。M型则相反,在Ce、Sm、Dy、和Yb处上凸,在Nd、Gd和  相似文献   
88.
本文根据畴结构的群论原理,对有序绿辉石的空间群归属问题(P2还是P2/n)进行了讨论。通过把无序绿辉石的空间群C2/c分别相对于P2和P2/n的陪集展开可以得知,C2/c→P2相变将产生■的反相畴及■(001/2)和(■1/2 1/2 1/2)两种倒反孪晶,而C2/c→P2/n相变则仅产生■/2的反相畴,显然后者与有序绿辉石畴结构的透射电境观察结果一致。因此可以断定,有序绿辉石的空间群为P2/n,而非P2。  相似文献   
89.
徐惠芳  胡梅生 《矿物学报》1990,10(3):204-207,T001
作者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河北承德黑山绿泥石化阳起石中的绿泥石小晶体进行了研究。除一般的±b/3堆垛无序的绿泥石外,还发现了局部区域中12层重复的绿泥石多型。导致此种结构的原因是绿泥石的结构单元层之间不仅发生±b/3的位移,同时还发生±a/3位移的规则堆垛。它应是阳起石蚀变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最终将转变为1层的绿泥石多型  相似文献   
90.
湖南黄金洞金矿床毒砂中金的赋存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湖南黄金洞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毒砂进行了金含量、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和透射电镜、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及穆斯堡尔谱等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金毒砂在成分上及结构上都明显地偏离理想毒砂;金含量高而稳定;毒砂中的铁为F_e~(3+);金主要呈晶格金存在,以类质同象形式置换毒砂中的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