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1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铋矿物及其与铜矿化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矽卡岩型铜矿石的铋质量分数最高可达0.23%,且分布较广泛,可作为伴生有用组分综合回收利用.根据化学分析,铋含量的高低与矿石类型有关.铋与矽卡岩型铜矿石的关系最为密切,铜矿化越强,铋含量越高.在垂向上,中浅部矽卡岩型矿体中的铋含量高于深部的矽卡岩,与矿化分带中的Cu元素矿化带较一致.通过电子探针分析,甲玛矿床中含铋矿物主要有硫铋铜矿、辉碲铋矿、针硫铋铅矿、针辉铋铜矿、辉铋锑矿及含铋黝铜矿和斑铜矿等.硫铋铜矿是甲玛矿床中分布最广、最主要的铋矿物,其主要呈它形粒状、叶片状或乳滴状分布于斑铜矿、辉铜矿、黝铜矿等硫化物中.根据矿物的产出形态及电子探针分析,甲玛矿床中存在不同成矿世代的硫铋铜矿:分布于斑铜矿中呈它形粒状、叶片状的硫铋铜矿和在斑铜矿中呈乳滴状的硫铋铜矿.前者是硫铋铜矿的主要产出形态,其成分接近硫铋铜矿的理论值;但后者往往成分发生变化,Bi偏低,Cu、S偏高.甲玛矿石中铋不仅应该被综合利用,且是铜矿化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3.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第一个投入开发的矿床。矿床内主要的六种成矿元素Cu、Mo、Pb、Zn、Au、Ag均可独立圈定矿体,且每一种元素均达大型及以上规模。甲玛矿区以超过120t的金资源量已经成为了青藏高原继雄村铜金矿之后的又一个超大型金矿。本文通过显微镜下观察、金矿物BSE图像和EDS分析图谱等方面研究工作,基本查清了Au及其金矿物在矿物、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并运用此次研究为目前矿山选  相似文献   
144.
1岩体地质特征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的中性-中酸性侵入岩分布较广,出露面积约占矿区面积的50%。侵入体有以闪长玢岩(δμ53)、石英闪长岩(δo53)、花岗闪长岩(γδ53)、花岗闪长斑岩(γδπ53)、花岗斑岩(γπ53)、细晶岩(Z53)等为主的一套钙碱性系列中性-中酸性复式杂岩,并显示出侵入活动的多期、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145.
西藏甲玛超大型铜矿区斑岩脉成岩时代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冈底斯成矿带上资源储量达到超大型规模的又一个重要矿床,2010年7月已正式投产。产于矽卡岩、斑岩和角岩中的辉钼矿Re-Os定年已表明甲玛矿床的铜钼成矿时代集中于17~14Ma,而成岩时代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矿区及外围大量出露的近南北向展布的斑岩脉。本文选取矿区铅山上52号平硐内的2件弱矿化斑岩脉样品,花岗斑岩(JM52-0)和花岗闪长斑岩(JM52-46.7),首次开展斑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获得的206Pb/238U-207Pb/235U协和年龄分别为14.2±0.2Ma和14.1±0.3Ma,代表了甲玛矿区地表出露的近南北向展布的斑岩脉侵位时岩浆锆石的结晶年龄。斑岩脉的成岩时代与区域上与近南北向正断层系统及裂谷裂陷带有关的冈底斯含矿斑岩侵位时代(18~12Ma)一致。甲玛的成岩成矿时代显示了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基本同期,且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主要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成矿高峰集中在17~14Ma之间,指示了冈底斯在中新世的岩浆构造活动事件,而且表明了甲玛铜钼矿化与岩浆热液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46.
由中国科学家李德毅提出的隶属云概念是对模糊隶属度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由云模型、云变换、云推理等组成的“云计算”理论与方法体系,其在地学界的应用尚未开展起来。模糊隶属云现象在资源环境领域普遍存在,例如环境污染等级的模糊评判、综合物化探异常含矿性的模糊识别、矿山安全评价、描述性地学数据的定量化处理、地学数据仓库的知识挖掘、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数据的不确定性处理、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等,迫切要求形成一系列数学假设和处理方法均符合多重模糊属性的处理方法。云计算理论与方法满足了这种客观需要,在地学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卫星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卫星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定义出发,简述了影响卫星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几种因素。根据各研究领域和研究层次对卫星遥感空间分辨率的不同需求,给出其相应的空间分辨率。从测绘制图的角度确定了不同比例尺地图所需要的卫星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大小。讨论了当前主要遥感信息源的应用范围,并结合案例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卫星遥感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8.
王崴平  唐菊兴 《矿床地质》2011,30(6):1017-1038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发育角岩,按角岩与成矿的关系,可将其划分为成矿前角岩与成矿期角岩,多属钠长绿帘角岩相,矿物共生组合主要为钠长石+黑云母+石英.成矿前角岩以细晶化为主要特征,大多斑晶矿物没有独立晶形,其岩性主要为原生黑云母角岩(具典型斑点状、条带状构造)、长英质角岩;成矿期角岩的热液斑晶矿物具独立晶形,其岩性主要为硅化...  相似文献   
149.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发育,可分为四期八个阶段,其中矽卡岩化、绢英岩化与成矿时空关系密切。通过对绢英岩化蚀变岩的质量平衡计算发现,导致绢英岩化围岩蚀变的热液为晚期岩浆分异的富挥发份的含矿硅质富钾酸性流体;并随着蚀变的发生发展,蚀变岩的主元素及成矿元素显示不同的迁移规律但表现出相似的蚀变流体运移趋势,即:以则古郎地区为中心,分别向铜山、铅山及莫古郎地区运移,由于铜山滑覆体阻挡,使得铜山地区蚀变较强,莫古郎地区较弱。  相似文献   
150.
中国钼矿中辉钼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钼矿是中国比较特殊的一个矿种,是近年来找矿突破最大的矿种之一。辉钼矿作为最具工业意义的含钼矿物,广泛分布于各种内生钼矿床中。本文尝试性地对内生独立钼矿或共伴生钼矿矿床中的辉钼矿进行了ICP-MS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各矿床辉钼矿中稀土总量在10.99~3374μg/g,集中在10.99~600μg/g。时间上,中侏罗世—早白垩世辉钼矿稀土元素含量最高;空间上,北方矿床中辉钼矿的稀土总量较南方高;矿种组合上,独立钼矿、以钼为主的多金属矿中稀土总量要大于其他伴生钼矿矿床。辉钼矿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多样性,不同矿集区内矿床成矿时代、矿床类型与矿种组合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影响不明显。辉钼矿中明显富集轻稀土,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1~0.80)、Ce负异常(δCe=0.24~1.06,多数δCe值<1)和Sm正异常(δSm=1.29~79.42)。依据辉钼矿轻稀土富集程度、Sm和Eu等稀土元素异常特征,将辉钼矿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为6类,反映了不同辉钼矿成因或成矿流体性质的差异性;依据LREE、HREE、δEu和δCe等特征,以及熔体/流体实验结果,推测成钼流体总体上是以富CO2、Cl-(个别还富含F-)和还原性气体成分的成矿流体。内生金属矿床中辉钼矿主要形成于还原性环境,但石英脉型矿床较斑岩型矿床形成条件明显氧化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