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利用电子探针研究甘肃陇南赵家庄金矿载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偏光显微镜与电子探针相结合的手段是研究载金矿物的主要方法。本文采用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赵家庄金矿中载金矿物含量、形态特征及其与其他矿物的空间关系开展研究,并对载金矿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寻具有找矿意义的载金矿物和总结标志矿物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金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少量为黄铜矿、闪锌矿,这些载金矿物中Au含量依次为:细晶黄铁矿粗晶黄铁矿草莓状黄铁矿黄铜矿。不同时期的黄铁矿(粗晶黄铁矿、细晶黄铁矿、草莓状黄铁矿)中Au的分布均匀,但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细晶黄铁矿和草莓状黄铁矿中的Au含量较高(平均含量0. 14%~0. 18%),这种现象表明此类矿物为构造热液期形成,金易富集。Au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可见金"包裹于脉石矿物中,或以裂隙金的形式嵌布在矿物晶隙及裂隙中;另一种是"不可见金"以纳米级颗粒金的形式存在于载金矿物中,也是Au的主要存在形式。本研究为后期矿床的成因、成矿过程和成矿机理研究提供了佐证,同时易于根据含金矿物的特征选择合适的选冶方法。  相似文献   

2.
吉家洼金矿是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金矿田的一个小型矿床, 金矿体赋存于含矿断裂带内, 并严格受其控制, 矿体的形态、产状与含矿断裂基本一致。通过对矿区外围F1、F7断裂带开展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圈定了多个受断裂控制的高强度Au异常, 经钻探施工, 见矿情况良好。进一步对钻孔进行了岩石原生晕采样化验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矿体向下有一定的延深, 经钻探施工, 在断裂深部发现工业矿体, 矿床规模扩大至中型。吉家洼矿区外围含矿断裂带数量多、矿化强度高, 而地表Au前缘元素非常发育, 向深部矿体头部元素及矿体元素发育并伴有前缘指示元素, 矿尾元素不发育, 已发现的矿体深部不封闭, 说明矿体沿倾向具有长距离延深, 深部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白音哈尔金矿床矿石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白音哈尔金矿床矿石类型以贫硫化物含Au石英脉型为主,深部见含Au破碎蚀变岩型,主要载金矿物是石英,黄铁矿和褐铁矿,金的赋存状态为包裹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金矿物主要以中粗粒以上颗粒为主,占面积比的91.21%。矿床的形成经历2个成矿期4个成矿阶段,即热液期的石英,多金属贫硫化物及碳酸盐阶段和表生期的氧化淋滤阶段。  相似文献   

4.
东坪等金矿床中几个金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蔡长金 《矿物学报》1993,13(1):65-71,T002
笔者于1987年以来在东坪金矿床和金厂峪金矿床中发现了几个金矿物,从成分和物性看,可能为新的金矿物,暂以金矿物A,金矿物B,金矿物C代之。金矿物A可能为金-铅合金与二氧化碲的混晶矿物,即(Au,Pb)_3·TeO_2;金矿物B可能为金铅的碲酸盐Au_4(PbO_3)[TeO_4]_2;金矿物C可能为金银的碲化物AuAgTe_2。此外在东坪矿床还发现了亮碲金矿;在沃溪金矿发现了方锑金矿,系国内报道的第三个产区。由于矿物颗粒细微,都未获得晶体结构数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山西繁峙义兴寨金矿床金矿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义兴寨金矿属于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物以单颗粒的银金矿为主,有少量的自然金。粒度多集中在10~50μm;形态多为浑圆粒状、麦粒状、不规则粒状、角砾状、细脉状等。主要以包体金、粒间金、裂隙金存在于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等颗粒中。利用数量和面积两种统计方法分别对金矿物进行形态、粒度、存在状态的特征统计,显示不同类型金矿物在出现率和面积配分特征上有较大差别。化学成分中普遍含有Fe、S、Cu、Zn、Pb元素,分析得出Fe、S与Au呈不同程度的反相关关系,Pb元素含量相对稳定,Cu、Zn元素变化较大;结合Au、Ag含量与温度关系,显示金矿物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成色为510.7~887.9,平均653.6,显示浅成成矿环境。纵向上,从1350 m标高到1070 m标高,金矿物的成色平均值由778.4逐渐降低为651.7,显示逆向分带特征,指示深部1070 m标高以下仍有稳定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发现的高松山大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发育于佳木斯地块以西小兴安岭浅成低温热液成矿带。主要通过电子探针和镜下分析,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和黄铜矿,其中以石英为主。石英内的金伴生有大量银和一定量铋,其主要以自然金形式存在于次生石英粒间;矿床内黄铁矿主要分布于安山质围岩内,并具有多期次性,其内存在自然金和离子金两种形式,整体早期以自然金为主,晚期黄铁矿和黄铜矿主要为离子金。黄铁矿内大量发育As,其可能为Au得以赋集的原因;沸腾作用和围岩硫化反应是高松山金矿Au沉淀的主要机制,两种机制都是在还原条件下,以H2S浓度降低为基础,使自然Au析出。矿床内大量"明金"存在于晶形较发育的次生石英颗粒间及黄铁矿(赤铁矿)内,其暗示另一期含H2S浓度较高的流体对早期矿化及围岩的清扫,使Au发生二次富集作用。矿床内发育的晚期黄铁矿和黄铜矿含有较弱金矿化,以及大量早期黄铁矿被氧化现象,其与矿床内存在的高温流体包裹体相对应,说明晚期流体性质已发生改变。在部分晚期流纹质围岩内发现较弱的金矿化,进一步说明高松山陆相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矿化具有多期、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发现的高松山大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发育于佳木斯地块以西小兴安岭浅成低温热液成矿带。主要通过电子探针和镜下分析,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和黄铜矿,其中以石英为主。石英内的金伴生有大量银和一定量铋,其主要以自然金形式存在于次生石英粒间;矿床内黄铁矿主要分布于安山质围岩内,并具有多期次性,其内存在自然金和离子金两种形式,整体早期以自然金为主,晚期黄铁矿和黄铜矿主要为离子金。黄铁矿内大量发育As,其可能为Au得以赋集的原因;沸腾作用和围岩硫化反应是高松山金矿Au沉淀的主要机制,两种机制都是在还原条件下,以H2S浓度降低为基础,使自然Au析出。矿床内大量"明金"存在于晶形较发育的次生石英颗粒间及黄铁矿(赤铁矿)内,其暗示另一期含H2S浓度较高的流体对早期矿化及围岩的清扫,使Au发生二次富集作用。矿床内发育的晚期黄铁矿和黄铜矿含有较弱金矿化,以及大量早期黄铁矿被氧化现象,其与矿床内存在的高温流体包裹体相对应,说明晚期流体性质已发生改变。在部分晚期流纹质围岩内发现较弱的金矿化,进一步说明高松山陆相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矿化具有多期、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甲玛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最重要的斑岩成矿系统之一,具有斑岩、矽卡岩、角岩、脉状金矿四位一体矿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矿物种类和多样的金属矿化。其中,磁黄铁矿作为重要的金属矿物之一,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金矿化的耦合关系一直不明确。【研究方法】此次,以甲玛斑岩成矿系统外围和远端的不同产状的磁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镜下鉴定,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方法(LAICP-MS)对不同产状的磁黄铁矿开展测点分析和扫描分析,详细揭示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甲玛矿床磁黄铁矿主要富集Co、Ni、Cu、Zn、Ge、Se,弱富集Pb、Bi、Sb、Te、Ag、As,而Mo、Cd、In、Sn、Ba、W、Au、Tl、Th、U等元素含量较低。其中,矽卡岩中的磁黄铁矿具有较高的Co/Ni比值,能有效揭示其岩浆热液成因,而角岩中磁黄铁矿可能继承了一定的沉积特征。【结论】甲玛矿区磁黄铁矿的Cu、Zn、Pb含量变化特征与矿床空间矿化规律一致。矽卡岩中的块状磁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主要呈他形、不规则的独立金矿物产于磁黄铁矿的孔隙和粒间。同时,金的富集和沉淀可能与富铋的熔体有关。创新点:磁黄铁矿是甲玛超大型斑岩成矿系统中典型的金属矿物之一,其微区原位分析清晰揭示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矿物成因,同时,证实矽卡岩中磁黄铁矿的高品位金与成矿流体中的富铋熔体有关。  相似文献   

9.
甘孜嘎拉金矿位于川西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该矿床具一定规模。笔者对该矿床自然金的产出状态,以及超显微金在黄铁矿、毒砂、辉锑矿主要载金矿物和各类矿石中的分布特征初步研究后,认为该矿床的金只有少量呈显微自然金形式赋存,大部分都是以超显微金的自然元素金混入各类载金体中,金的赋存状态指示该区金物源广,具良好的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金-汞矿化代表一种新的有前途的矿床类型,可划分四种成因模式:Au—As—Hg,Au—Sb—Hg,Au—Te-Hg和Au-Cu-Hg,与不同金矿化有成因联系,由不同的成矿系列产生。四类金。汞矿床广泛存在于东亚和东南亚。越南是最有希望发现这一工业类型矿床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滴水山金矿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西北边缘,矿床受控于近EW向展布的韧性剪切带中,并与NE向的阿尔金断裂组成"λ"字型构造。通过岩屑测量共圈定12个化探综合异常,其中AR1、AR2和Au8化探综合异常走向呈近EW向,元素组合为Au、Ag、Cu、Pb、As、Sb、Hg等,各元素异常衬度和规模较大,且分带明显,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经后期工程揭露,发现了有价值的金矿体,总结了找矿方法和找矿标志。根据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为火山岩区脆-韧性剪切带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夏瑜 《地质与勘探》2017,53(1):198-206
老挝班康姆某矿床位于老挝沙耶武里省巴莱县西南部,属于琅勃拉邦—黎府成矿带。前人已完成矿床铜、金资源量的预测,尚未对矿石工艺特性进行研究。本文利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鉴定、X射线扫面电镜能谱分析、物相分析等方法,对该矿床铜金矿石的工艺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确定矿石属原生硫化物型铜(伴生金)矿石,可选性好。选矿回收的目标元素为Cu、Au,品位分别为0.74%、0.94g/t。Cu主要以黄铜矿形式存在;Au主要以银金矿形式存在,以包裹金为主。黄铜矿为回收Cu、Au的目标矿物。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之时,选矿试验得到Cu回收率90.8%、Au回收率63.5%,铜精矿产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结果表明,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对选矿试验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胶东蚀变岩型金矿金矿物微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亚运  刘学飞  刘龙龙  周勉  李  何碧 《岩石学报》2015,31(11):3441-3454
胶东半岛金矿集区是我国主要的产金地之一,其中"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为该区两个典型的矿床类型。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的三山岛-仓上断裂带发育两个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三山岛金矿和新立金矿。这两个金矿区金矿物赋存状态以晶隙金、裂隙金和包裹金为主,呈片状、椭圆状、短柱状和板状形态赋存于载金矿物之中,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少量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物。扫描电镜背散射(BSE)电子图像和二次电子图像发现,单个金颗粒表面具有明显的凹坑或凹槽,因内部填充杂质或反光而呈暗黑色区域。电子探针(EMPA)分析可得金矿物中Au含量为63.34%~72.54%,含有较高的Ag含量(27.39%~36.34%),属于银金矿系列。银金矿单个颗粒微区能谱分析(SEM-EDS)显示,银金矿中除了Au和Ag外,还存在N(6.12%~9.79%)、O(1.89%~6.18%)、W(0.42%~0.84%)、P(6.32%~10.38%)和Fe(1.62%~3.37%)等元素。研究区银金矿与玲珑金矿("石英脉型"金矿)金矿物微区元素对比分析发现,具有相同的Au、Ag、N、O和Fe元素,但是仅在研究区银金矿中发现W元素,并且所含N、O和Fe的含量远低于玲珑金矿床。研究区银金矿中低O含量反应金形成环境为还原环境,并且与"石英脉型"金矿形成环境相对比,还原性更高。N元素的存在可能指示成矿流体中有大气降水混入,并且"蚀变岩型"金矿比"石英脉型"金矿混入量较少。P可指示成矿流体中有幔源流体的加入。W指示成矿流体可能源自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形成的初始岩浆流体。通过金矿物微区地球化学与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综合分析可得,胶东金矿成矿流体为多源混合。成矿物质来源与早白垩世中-基性脉岩具有同源性,可能源自深部地幔。Au运移过程中,主要以硫化物Au(HS)-2的形式运移。  相似文献   

14.
王世新  杨毅恒 《世界地质》2010,29(3):383-391
红石金矿床是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中的代表性矿床之一。通过对其地表、已开采中段及部分钻孔的岩石系统采样分析和计算统计,研究了各指示元素在不同位置的组合特征。结果表明:指示元素中Au、Ag密切相关,其他元素组合复杂多变,反映了成矿成晕的多期性、多阶段特点。结合实际勘查资料,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建立了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模式,即矿床轴向分带(自上而下)为Bi-Mo-Hg-Zn-Pb-Ag-As-Cu-Sb-Au。利用不同中段的7个分带评价值指标确定了矿体的叠加模型。  相似文献   

15.
辽宁朝阳小塔子沟-东五家子金矿田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朝阳小塔子沟-东五家子金矿田范围内,北地金矿、小塔子沟金矿和东五家子金矿,因距离岩体的远近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特征.石英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位于岩体内接触带的北地金矿为中温、中-深成热液矿床,位于岩体外接触带的小塔子沟金矿为中温、中成热液矿床,远离岩体的东五家子金矿为中-低温、浅成热液矿床.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北地金矿和小塔子沟金矿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东五家子金矿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成因.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北地金矿矿石以Mo、Bi等元素相对富集为特征,小塔子沟金矿矿石以Cu、Zn等元素相对富集为特征,东五家子金矿矿石以Pb、Ag等元素相对富集为特征.矿床离岩体越远,金矿物中Au/Ag比值越小.  相似文献   

16.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三道湾子金矿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在该矿床土壤中进行的金元素富集层位及粒度试验, 确定B2层为土壤测量的取样层位和-40目为样品加工粒级, 圈定Au、Ag、As、Sb异常多处, 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与已知金矿体吻合较好。经过对异常验证, 发现了新矿体, 扩大了矿床规模, 土壤测量在该区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广西金牙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区内的一个大型微细粒浸染型矿床.本文通过对大量原生晕样品分析数据处理,总结了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认为该矿床以发育Au、As、W、Sb、Pb等元素异常为特征,其中Au-As-W组合代表了主期的成矿成晕作用,是本矿区金矿化的主要指示元素.Au、As、W元素在空间展布上沿倾斜方向往北斜列或含量变化趋势沿走向往北增高,进而提出各矿体的北西段深部具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金矿区某些植物中Au、Ag、Cu元素的富集及其与土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Au、Ag、Cu元素在招远金矿区8种植物叶中的富集系数(BAC)后发现,元素Cu在泡桐叶中的富集系数较大,Ag在麻栎叶中富集系数较大,而Au在8种植物叶中的富集系数差异较小.回归分析表明,元素Ag和Au在赤松叶与土壤中的相关性良好,均遵守植物选择性吸收和质量作用定律.可用测量植物叶中的Au及伴生元素含量的方法作为勘探金矿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金矿床中金与黄铁矿和毒砂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卡林型金矿中的金,以肉眼,甚至在显微镜下都看不到,因而称之为“不可见金”.经过金的物相分析,发现Au与毒砂、黄铁矿有关.进一步的问题是:Au在毒砂、黄铁矿中呈何状态分布,是呈微细的独立矿物?还是类质同象?是以化学键进入毒砂、黄铁矿的晶格?还是吸附在其表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其他类型金矿,如浊积岩型金矿、造山带内太古代绿岩带金矿、变质金矿、与火成岩有关的金矿,甚至含金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其中的金除了以自然金(可见金)产出外,在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等硫化物中还含有不可见金.从不可见金到可见金,需经过热液蚀变作用,在高As条件下,温度和硫逸度的升高,可溶出不可见金,在温度下降和还原条件下,Au以可见金形式存在于蚀变环带中.这种从不可见金到可见金的转换过程,反映了Au、As、S以及Fe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金矿中的黄铁矿和毒砂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在其原始生长的晶体中含有不可见金,并且在稍后的成矿阶段内形成赋存有可见金的蚀变环带.蚀变环带以As含量高为特征,并且,后期的可见金是沿裂隙或毒砂与黄铁矿的粒间分布.可见金是热液活化了矿物内的不可见金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尾若金矿位于南盘江盆地西北部,是烂泥沟金矿区外围的小型金矿床,找矿潜力较好。该矿床的黄铁矿按其矿物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可划分为浸染状黄铁矿阶段(S1)和细脉状石英-黄铁矿阶段(S2)。为了查明该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和硫化物中硫的来源,在金属硫化物组构特征观察的基础上,采用了电子探针(EPMA)和原位硫同位素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金属硫化物中Au、As、S、Fe等元素的含量和δ34S组成。结果表明,尾若金矿床的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金主要以纳米级自然金(Au0)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固溶体(Au+)形式存在。该矿床的硫同位素值介于10.6‰~14.0‰之间,2个阶段形成的硫化物具有较为相似的硫同位素值,表明2期热液中硫的来源相同,均来自于海相硫酸盐,TSR(热化学还原作用)是尾若金矿床硫酸盐的还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