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GPS技术的活动断裂监测——以鲜水河、龙门山断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GPS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地壳运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以青藏高原东缘的鲜水河、龙门山两条重要活动断裂为例,根据GPS监测获得的欧亚框架的运动速度场,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对其现今断裂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的整体运动速率分别为8.67±2.65mm/a、1.67±2.07mm/a;鲜水河断裂的甘孜-乾宁段、乾宁-康定段运动速率为8.88±2.74mm/a、9.73±2.30mm/a;龙门山断裂北段、中段、南段运动速率则分别为1.91±2.47mm/a、1.70±0.96mm/a、1.57±1.21mm/a。由此表明鲜水河断裂现今活动性大,而龙门山断裂的活动性相对不大。同时,断裂性质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为左旋走滑挤压断裂;龙门山断裂性质为右旋挤压走滑断裂。  相似文献   
22.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与青藏高原东部流变构造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991~1997年期间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建立了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的现代地壳运动速度场。相对成都,鲜水河-小江断裂以西的藏东-滇中地区的运动速度变动在1.57~17.49mm/a之间,总体为8mm/a以上。该断裂以东地区的运动速度小,约为0~7mm/a。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涡旋和川西地区的涡旋的认定,以及它们在地壳变形中的作用的分析,阐述了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深部物质流变的主要形式和地壳流变构造。  相似文献   
23.
黔西南微细粒金矿的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南部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其主要赋矿层位是二叠系-三叠系。容矿岩石为粘土岩,粉砂岩和不纯的碳酸盐岩,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关局限台地相与台地边缘浅滩相粒灰岩的过渡带,孤立台地边缘和盆地相浊积岩,控矿构造为背斜轴部及其倾伏端等构造应力集中的地段,层间及层内断裂或岩溶不整合面,以及与背斜相伴生,共的断裂构造,成矿热液是沉积,成岩期中封闭的同生水(热卤水)或石油水,沉积作用阶段,为初始矿源岩形成,成岩作用阶段,像汞,锑,砷、金等活泼或较活泼的元素在压实作用和温度升高条件下,随岩石的水体一起排出而形成流体,构造作用阶段,形成背斜,断裂等容矿空间,改变了压平衡条件,足使成矿流体运移圈闭,表生风化剥蚀作用阶段,圈闭构造到风化剥蚀而导致含矿流体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或其逸出地表,使太质沉淀,聚集而成矿。  相似文献   
24.
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具有特殊的构造性质。通过对交会区GPS观测,得到欧亚框架下运动速度场。利用所得的运动速度结果,采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得到川滇、川青、扬子地块运动速度分别为(19.2±2.8)mm/a、(10.7±3.2)mm/a、(9.7±1.6)mm/a,地块运动方向由SE逐渐变成SEE,呈现出顺时针旋卷特征;鲜水河断裂运动速度为(9.3±2.8)mm/a,断裂性质为左旋走滑;龙门山断裂运动速度为(1.2±2.2)mm/a,断裂性质为右旋挤压。  相似文献   
25.
川青地块在地貌上为川西高原,亦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最重要的构造单元.新的GPS监测资料表明,在欧亚框架内,川青地块及其邻近的龙门山带和华南地块西缘的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具有自西向东由25.66 mm/a递变下降到6.99 mm/a的总趋势.速度矢量表现出顺时针涡旋转动.川青地块内具有局部应变积累的非均一的区域剪切.横切鲜水河断裂带中段新的GPS测量结果揭示,两侧地块间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约8mm/a;由于局部应变积累,断裂系南西侧的主断裂的移动速率为93mm/a,其间为拉分盆地和小的横向伸展断裂.鲜水河断裂系的左旋断裂滑动作用,调节了川青地块与川滇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26.
红河断裂的GPS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河断裂带(RRFZ)是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本文利用1999年和2003年的GPS观测,通过数据反演,获得在欧亚参考框架下的速度矢量图。结果表明:在欧亚框架下,东向分量平均速度为3.726mm/a;北向分量平均速度为-9.013mm/a;由北向南,各测站的北向分量速率值逐渐减小;由西向东,各测站的东向分量速率值逐渐减小;测区内呈现明显的右旋拉张走滑运动。分析表明云南红河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特征以及断裂活动性质与构造地质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