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测绘学   252篇
大气科学   239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789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Aura卫星微波临边观测仪(Microwave Limb Sounder,MLS)数据,评估了ERA-I、MERRA、JRA-55、CFSR和NCEP2等5套再分析资料的水汽数据在青藏高原及周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UTLS)的质量,然后选取其中质量较好的两套水汽数据,分析它们对青藏高原及周边UTLS水汽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与MLS数据相比,5套再分析资料中在UTLS普遍偏湿,最大偏湿在上对流层215 hPa,约为165%,而在下平流层,ERA-I和MERRA与MLS的差异相对较小。总的来看,ERA-I和MERRA表征的水汽与MLS更为接近。进一步的对比表明,ERA-I和MERRA中青藏高原及周边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与MLS较为接近,夏季能够表征青藏高原在纬向和经向上的水汽高值区,冬季能够表征对流层顶、西风急流中心附近的水汽梯度带,而且MERRA的结果要好于ERA-I。ERA-I、MERRA和MLS中青藏高原地区的水汽季节演变都表现为冬季1-2月水汽含量低,夏季7-8月水汽含量高,水汽的季节变化在200~300 hPa最大。MLS资料显示,在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附近,存在随时间向上向极的水汽传输信号。相较而言,ERA-I对向上水汽传输信号的表征更好,而MERRA对下平流层(100 hPa)向极水汽传输信号的表征更好。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目前在测绘行业尚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方案,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应用要求,围绕遥感影像压缩的主、客观质量评价,从多个角度研究了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认为,如果资源3号卫星采用改进的SPIHT压缩算法,可以接受的压缩比不应超过4:1.  相似文献   
993.
异常高压气藏因为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在开发初期计算储量的不容易。根据物质平衡方程,提出了计算异常高压气藏储量的新方法,并且通过实际开发数据进行了方法可行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994.
卡拉胶一魔芋粉的协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91年观察到魔芋粉和k-卡拉胶有很强的协合作用。前者能显著增强后者的凝胶强度和弹性,并减少泌水性,在1994年研究了其最强协合作用时的配比为m卡拉胶:m魔芋粉=3:2,这一性能在食品工业上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下扬子区面积177020km^2,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上海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区域的构造属性为被动大陆边缘,通过对该区古生界中二叠统的几十条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得出该区古生界中二叠统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结核等沉积是古特提斯海中上升流作用形成的。上升流水体中富营养盐和SiO2在古生代低纬度的下扬子地块生物大量繁殖,引发缺氧事件,形成上述硅质和磷质沉积以及有机质丰富的烃源岩、石煤和磷矿层等,由于上升流水体富营养盐和SiO2,生物化石属种丰富,个体大,多营底栖或固着浅海底生活,硅质生物放射虫等丰富。区内烃源岩有机质与上升流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可见它们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96.
997.
高分六号红边特征的农作物识别与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继  郑镇炜  夏诗婷  张晓彤  唐媛媛 《遥感学报》2020,24(10):1168-1179
红边作为植被敏感波段,其红边特征的运用是遥感识别农作物并实现精准农业的高新手段之一。以黑龙江松嫩平原北部为研究区,以国内首个提供红边波段的多光谱高分六号影像和玉米、大豆、水稻总计82859个作物样本同时作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红边波段和红边指数波段等红边特征在农作物识别中的表现,并评估了农作物的识别精度。(1) 通过作物样本辐射亮度值的统计特征,初步显示了在两红边波段0.710 μm和0.750 μm处有比其他波段更好的区分;(2) 根据传统归一化植被指数形式构建了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10和NDVI750,综合两指数在J-M距离表征的作物样本类别区分度上比传统NDVI更显著;(3) 通过多种手段筛选了有效波段并且制定了支持向量机(SVM)框架下4种农作物识别的分类策略,分别在5∶5、6∶4、7∶3、8∶2、9∶1等5套随机样本分割方案下完成研究区域农作物的分类预测。在这20类分类精度中kappa系数均高于0.9609,总体精度高于0.9742;列向上5∶5分割方案的精度最高,8∶2的精度最低;横向上分类精度排序如下:SVM-RFE > SVM-RF > SVM-有红边波段 > SVM-无红边波段,该结果表明了红边指数和红边波段的参与显著地提高了作物的识别精度;(4) 由于水域等其他样本的缺少,SVM-RFE方法和SVM-RF方法的分类图像均存在少量错分现象。但从分类精度和图像细节展示上来看,SVM-RFE方法要优于SVM-RF方法,二者分类图像的交叉验证中kappa系数为0.8060,总体精度为0.8743。总之,高分六号红边特征在作物识别中表现优越,使得识别精度显著提高。后续研究者可开发更多与红边相关的植被指数,充分发挥红边特征在精准农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构建及时、有效的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是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数据统筹管理、多源数据处理、应灾信息分析及信息服务快速发布等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高效互联机制和高速数据通道,构建了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通过在四川木里森林火灾应急遥感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对灾前灾后数据的实时推送,以及灾区遥感解译图、三维地形、救援通达性及火灾变化等综合信息服务的及时发布,为四川省火灾一线救援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新时期国家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探索性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不同加工方法对百合药材质量的影响,建立一种规范的百合加工方法。方法:利用烫片法对百合外片、中片、心片进行烫片,运用不同干燥方法对其进行干燥,以百合外观性状、浸出物、王百合苷B含量、百合总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综合评分法对各类鳞片进行烫片时间与干燥方法的考察。结果:百合外片最佳烫片时间为6min;百合中片最佳烫片时间为5min;百合心片最佳烫片时间为3min;百合最佳干燥方法为115℃热风干燥;百合外片的浸出物含量最高,为31.0%;百合外片总多糖的含量最高,为35.38%;百合心片王百合苷B的含量最高,为0.343%。结论:该加工方法能有效提高百合药材的质量,为百合药材加工方法的规范化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百合药材的科学评价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以厦门及其邻域1973、1990、2000年以及2016年共4期MSS、TM、ETM和OLI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形数据,构建了厦门及其邻域海岸线分类方案和解译规则,利用人机交互方法解译研究区4时相的海岸线。分析了近40 a来该区域的海岸线变迁特征,结果表明:1973—2016年,岸线总体呈增长趋势,总长度从759 376 m增加到885 433 m,1973—1990年增长0.94%,1990—2000年增长6.29%,2000—2016年增长8.67%,其中人工海岸线长度增长最为突出;研究区岸线变化北部明显多于南部;海岸线外扩主要集中在北部石井镇至隆教畲族一线和厦门岛,九龙江湾在1990—2016年的岸线变迁亦十分突出,而金门岛岸线自1973年起变化微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岸线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对沿海用地需求大,围海造地成为人工海岸持续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