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基于二维斜坡平面滑动失稳力学模型,引入爆破荷载因素,建立了露天爆破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失稳的尖点突变理论模型。根据建立的突变模型,探讨了爆破荷载幅值和爆破荷载频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导出了边坡的动态自稳临界高度,并提出了失稳的判据条件,结果表明:爆破荷载幅值越大,爆破荷载频率越小,后缘裂缝深度越大,边坡失稳的可能性越高;在爆破荷载作用下,边坡的稳定程度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应力波入射角的增大,边坡失稳破坏的可能性不断提高。以大孤山露天矿内的两处边坡为例,计算了边坡的动安全系数及动态自稳临界高度,利用边坡当前实际的稳定情况验证了提出的边坡失稳判据的合理性,为预防露天矿爆破在开挖过程中边坡岩体的动力失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张超  李磊  李广乾  张世娟 《测绘通报》2016,(9):87-88,111
传统意义上的沉降监测网的数据处理大多采用自由网平差的方法,需进行大量的矩阵计算,内业工程浩繁。本文以杭州市沉降监测网为例,充分利用了其监测网络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间接平差法,即按路线测站数定权对结点网先行平差,减少了计算强度,便于实现程序模块化处理;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668年郯城8 1/2 级地震,发震断层南起郯城窑上北到莒县土岭,全长为130 km,由5条北北东走向的活断层段组成。郯城地震断层南段沿沂沭断裂带内的F2断裂分布,倾向南东东,倾角为30°~60°。北段紧邻F1断裂分布,倾向不稳定,倾角较陡(多为70°以上)。南段表现为右行逆冲或逆右行的运动性质,北段则以右行走滑为主。郯城地震断层南、北两段均发育断层泥带、断层角砾带和碎裂带,南段总宽度为几米到十几米,北段总宽度为几十米到近百米,局部发育多条断层泥带。郯城地震断层的排列方式及其几何学特征表明:为老断层复活,而非新生断层。通过断层擦痕的反演同震应力场显示:北段为北东东-南西西向挤压应力场,南段为北东-南西向的挤压应力场,该地震是发生在区域性挤压应力场状态下。这种应力场空间变化可能是地震断层几何学空间变化导致的。其同震应力场与该地区现代区域应力场是一致的,这说明郯城地震并未造成震后应力场调整或震后应力场调整时间较短,未影响到现今应力场。  相似文献   
14.
黔中断裂带形成于早古生代之前,是黔中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复合带.本文通过对该断裂带特征及铀成矿关系分析研究,运用现代热液成矿理论,打破以往沉积-表生成矿思维束缚,认为断裂带内铀成矿的核心是构造和热液作用的叠合,成矿机制是幔源含U流体活动的参与和深部热液流体多次叠加改造,铀源主要为富铀的黑色岩系和晚中生代玄武岩;铀矿体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罗茨温泉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结合温泉地质环境,认为罗茨温泉由罗茨以东2200m高程一带山区为补给区,接受大气降雨补给。雨水入渗后沿震旦系灯影组溶隙及构造裂隙向深部径流,在运移过程中,随循环深度增大而不断从岩石中获取热量逐步加热,至罗茨一易门断层破碎带附近时,由于断裂沟通深部热源产生对流深循环,水温增至80℃左右,形成深部热储。在水压差和密度差作用下,深部热水沿罗茨一易门断层破碎带有利部位涌至地表。根据计算温泉补给量达到3355m3/d,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小牛群矿区银金矿是浅成低温热液石英细脉带型银金矿,矿体赋存于南北向含矿裂隙带,并由主干断裂F1.F3及配套构造F4、F5、F6联合控制。在矿体形成后F7、F8、F9断裂的活动对矿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抬升,导致矿体遭受风化剥蚀。本文通过对矿区内构造特征分析,结合地表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模拟了构造演化和矿体剥蚀过程。根据构造控矿规律及蚀变分带特征,对隐伏矿体进行成矿预测,为今后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7.
页岩储层中的裂缝和微纳米级孔隙是页岩油的主要赋存空间。岩心样品高效无损洗油是页岩孔隙结构表征和页岩油赋存研究的关键,但是目前的实验方案并不统一。通过调研总结常用的洗油方法,针对现行广泛使用的浸泡抽提法、快速萃取法以及气驱+索氏抽提法对大港油田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块样,1 cm×1 cm×1 cm)进行洗油测试,利用Rock-Eval 热解仪和气相色谱仪对洗油前后的样品以及萃取出的可溶有机质进行了实验效果对比和三种方法之间的优劣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萃取物中重烃含量逐渐增加,且低孔低渗的页岩岩心在常温常压下难以达到理想的洗油效果。升温和增压可以提高洗油效率,但长时间的高温作用会使部分重烃和吸附组分裂解,当裂解的速度大于轻烃组分被萃取的速度时,S1值会出现随着洗油时间上升的现象;合适的压力条件可以有效促进洗油速率,但如果条件控制不好会造成样品破碎或者内部孔隙被破坏。建议在洗油过程中采用较低的压力、常温或者稍微加温以加快实验速度,驱替法和抽提法结合会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多时相Landsat TM/ETM+影像分析了兖州市1998年和2002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综合考虑波段间相关系数和OIF指数,选择最佳波段组合进行图像解译,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最大似然分类器(MLC)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进而利用SVM分类结果进行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获取兖州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并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最后提取TM/ETM+影像的RDVI,基于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分析了植被覆盖的变化。结果表明,基于多时相TM/ETM+影像分析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统计数据较吻合,适合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变化,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深井钻进模拟井筒的进展,并提出了研制新一代深井钻进模拟井筒的结构方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对深井钻进模拟井筒的有关理论也逐一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中ZnS-CdS完全类质同象系列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认为在自然界中的Cd只能有限替代ZnS中的Zn。但是,近几年笔者在研究贵州牛角塘镉锌矿床时,经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多种方法的研究,发现锌硫化物中的Cd主要以类质同象存在,其含量可从0.8%增至37.93%;镉硫化物中的Zn同样主要以类质同象存在,其含量为2.43%~38.64%。锌硫化物与镉硫化物成渐变的过渡关系,并且Zn与Cd成很好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9以上,形成ZnS-CdS的完全类质同象系列。这一发现无论在矿物学,还是在地球化学和矿床学上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