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7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天然勃姆石热相变体γ-Al2O3第一次与含某些阴离子的化合物溶液接触时,可对这些阴离子及其配对的阳离子产生吸附作用,一旦γ-Al2O3已经吸附了某些化合物,再与另外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接触时,那么,γ-Al2O3吸附的阴离子及其配对的阳离于均具有可置换性。因此,γ-Al2O3既具有阴离于交换-吸附性能,又具有阳离子交换-吸附性能。这种特性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韩成  别婉林 《岩石学报》1996,12(3):455-461
  相似文献   
14.
西天山艾肯达坂组火山岩系同位素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西天山艾肯达坂地区较好发育了艾肯达坂纽红色陆相火山岩建造.它不整合在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之上,未经变形和变质,属于陆陆碰撞晚期的橄榄安粗岩系,其年龄确定是厘定从碰撞造山向陆内构造演化的关键。因此,通过16件新获得的钾氩年龄测值,确定艾肯达坂组火山岩系形成在260Ma~270Ma之间,属早二叠世,而不是过去认为的石炭纪;西天山的陆陆碰撞应在二叠纪末结束,此后进入陆内造山阶段。  相似文献   
15.
以齐齐哈尔市为例,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构建自然地表指数、地理区位指数、生态覆被指数,对齐齐哈尔市各县、区的地理国情进行综合分析和地图表达。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的总体条件较好,但区域差异较大,自然地表条件与地理区位条件均以中部的齐齐哈尔市辖区为优,而生态覆被条件则以北部和西部地区为优。  相似文献   
16.
激光-声联合探测中水表面声波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声联合探测技术在空基-水下通信、水下目标探测及海洋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于国家安全、资源勘探和海洋监测等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水表面波检测技术是激光-声探测的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了水表面波检测技术中常用的激光衍射法、光通量法、激光多普勒测振法和激光干涉法等方法,系统阐述和分析了其技术原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和迫切需求,给出了水表面波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洋预警技术及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海洋数值模式预报体系日趋完善。如何快速获取丰富、直观的海洋数值模式可视化产品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提炼多源海洋数值模式结果(以Net CDF文件格式存储)的控制参数,利用虚拟化平行计算技术,采用核心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架构,实现海洋数值模式结果可视化集成处理系统研制。该系统能兼容多类模式结果处理,不仅提高了海洋数值模式结果可视化处理速率,也大大提升了服务器硬件资源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8.
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时期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形成了广为人知的赫南特冰期。该冰期的形成不仅诱发了显生宙第二大的两幕生物绝灭事件,同样使海水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受到强烈的影响,如海洋碳酸盐与大气CO2的循环受到扰动,全球海平面的降低促使水体逐渐富氧化,进而导致海洋水体Mo、S、U等同位素值出现波动,而冈瓦纳大陆被冰雪大面积覆盖则削弱了铝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并限制了陆壳放射性187Os、87Sr同位素向海水的运移。赫南特冰期的成因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被归结于风化作用、火山活动的增强或有机碳的大量埋藏等因素,但对冰期的成因机制与持续时间仍具有较多的争论,其原因很多,比如缺乏独立的生物地层单元同时能够控制浅水碳酸盐岩及深水泥页岩区,缺少转折界限处高精度的地球化学信息与全球等时地层格架下的对比,以及未能排除风化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热事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重建时的扰动等。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三峰山铜金矿区内出露的花岗岩体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查明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并探讨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三峰山花岗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细晶岩组成,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二者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62.3±2.4)Ma和(461.8±2.7)Ma,表明岩体侵位于中奥陶世,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产物。在地球化学组成上,三峰山花岗岩体总体呈现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的Ⅰ型花岗岩特征,同时相对富集Th、U、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等,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此外,岩体具有较高的Sr含量,较低的Y和Yb含量,较高的Sr/Y值(31~108,20),属于C型埃达克岩。岩浆起源于加厚的铁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源岩可能为加厚地壳底部的角闪榴辉岩。岩石的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塔里木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构造环境为俯冲带背景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武昌路隧道洞口监测为例,从沉降、水平位移、倾斜和收敛等方面进行科学监测分析和研究,掌握建筑物关键位置的位移与变形,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必要的依据,在文物建筑的科学保护和技术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